宝贝我要嫁给你  
有些事情我们无法控制
日历
<2005年5月>
24252627282930
1234567
891011121314
15161718192021
22232425262728
2930311234
统计
  • 随笔 - 69
  • 文章 - 41
  • 评论 - 46
  • 引用 - 0

导航

常用链接

留言簿(3)

随笔分类

随笔档案

文章分类

文章档案

e-book

MY LINKS

报刊杂志

我的好友

赞助单位

搜索

  •  

最新随笔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评论排行榜

 


蒲松龄

蒲松龄故居

        5月2号,下午三点开考务会,去不成富华游乐园了,于是决定去淄川蒲松龄故居玩--我和丁丁。
        早上七点从家里出发,中午在蒲家庄吃过午饭一点钟往回返。两人全程花费100元,玩的高兴,吃的舒心,而且没有晕车。要是太阳不那么晒,或者我记得带把太阳伞的话,呵呵,真是很完美的一天。
        从淄川汽车站转公交车(好像事26路)到蒲松龄故居,大路两边是一些店面,还有在路两边摆地摊,架桌子卖东西的,丁丁说要买个挂在包上的小玩意送给我,我挑了一只系着蓝丝带坐着的小狗,心里暖融融的,买来后就把它带在我背包的拉链上,现在也还在上面。然后帮丁丁挑了两只小狐狸的钥匙坠,他带回去送舍友,他说大慧的外号就是狐狸。我的心里甜甜的,想起做测试题时丁丁选的爱情和朋友。
        昨天含含问丁丁这次来有没有买东西送我,我说那个穷鬼啥也没有买,现在想想有点冤枉丁丁了,丁丁给我买了小狗狗,还象以前那么讨我高兴。丁丁从哈尔滨来给我买了一盒水晶之恋的布丁,美得让我舍不得吃。丁丁还带了两条太阳岛牌的烟,爷爷和老爸各一条。我心里头都记得了,宝贝,就不跟含含再解释了,夯。
        到了聊斋城门口,拿了人家一本介绍蒲松龄故居和聊斋城的精美画册,人家就一本了,我真有点不好意思拿。正巧有很多导游带团进了蒲家庄,我们就也跟着进去了。庄里的主道上很多卖小玩意的,在主主道的中段,上面右图中的院落就是蒲松龄故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室名聊斋,淄川蒲家庄人。生于明末,卒于清初,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晚年成岁贡生。其文言小说《聊斋志异》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饮誉海内外。

“聊斋”正房


         一进院门,影壁前是蒲松龄老先生的半身塑像。正屋三间,空间很小,分别是客厅我是和书房,陈设极其简单。就书房里的一个搭衣服的架子很比较象样,那是在人家家里做家庭教师时毕家送的。出了正屋,屋门口有一个全身铜像,还有一株不高的小树。
        院里的展厅大概有三四个,其中一个是把聊斋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放在橱窗里,这些广为流传的故事或歌颂伟大的爱情,或揭露黑暗的社会,或讽刺科举制度。还有一个展厅是讲述蒲松龄的生平,少年聪慧,19岁中秀才,之后屡试不中,终生科举不第,以教书为业,卒于清初,晚年被封为贡生(就是秀才里的最高一级,相当于现在的高级知识分子)。展室的橱窗里还展示了他的四枚印章的印迹,有一枚图形章很特别:山,水,人,柳树。另外两个展室分别是聊斋志异的各种版本和译本,以及蒲松龄在其他方面的成绩。
        故居里有好多幅对联,包括堂屋里的“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木三分”,但深深的印在我脑中的是以教书为业的蒲松龄晚年很无奈的一句话,也就是题目中写的“但有一条路,不作孩子王.”,导游小姐讲到这一段的时候,和丁丁轻轻牵着的手被紧捏了一下,会意的相视而笑。不作孩子王,这也是我要说的话,不同的是,我现在当老师还是一个过渡,我绝对不会象他一样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清贫,一辈子不得志,虽然他在几百年后的今天为世人景仰,他的著作《聊斋志异》流传世界各地。但现在是一个功利的社会,我也功利,我要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两手抓,我也要享受生活,也要及时行乐。总之,现在我要努力,我也要改变。
        参观完蒲松龄故居,我们买票进了聊斋城,柳泉就在正门不远处,让人想起先生在泉边与行人促膝而谈,搜集故事素材。现在旁边假山上修一凉亭,有桌有凳,可以在亭里乘凉喝茶说故事,颇为惬意。顺着弯曲的小道一路上山,一个个聊斋故事用真人实物演绎出来,让人迷恋那些可爱的妖精和美丽的神仙。山的另一测蒲氏墓园里人特别的少,我和丁丁进去认认真真的看一块块碑上的留言和书法。也别有情趣。由于是五一黄金周,还有一些特别的节目,搬砖王的街头卖艺,演义场里正在彩排的节目,从北京请来的文化艺人展示他们的即兴漫画、面人、布做的小毛驴、十二生肖等。还有十几只漂亮的小狐狸,被关在小小的笼子里,我们去探望了一下这可爱又充满灵性的动物们,但愿它们能早日又一个大一些的活动场地。
        园子里还有一个什么寺,香火很旺,我向来是不去拜的,进寺里逛了逛,那些普萨、罗汉还有壁画都很精美,而且寺庙有三重大殿,很是气派。寺院门口有一石头刻的大幅字,闭着眼睛走过去会有不同的说法,我试了一次,左手摸平安,右手摸财宝,非常吉利。高兴!之后丁丁说他不会去摸,因为“福”不是摸来的,我说只要能摸来我也要,一直牵着丁丁的手就那么摸着不放。
        先写到这里吧,明天再来。


附:   蒲松龄纪念馆简介
        淄博市淄川区城东数里许的黄山南麓有一个叫做蒲家庄的幽僻山村,那里就是我国十七世纪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诞生的地方。蒲家庄本叫“满井庄”,因村东沟底有一水井,常满常溢,俗称“满井”,故得其名。由村西平康门进入蒲家庄,所见民居民情颇有些儿古意装人。走过三棵葱郁的古槐,就到了蒲松龄纪念馆。门檐上悬挂着郭沫若先生题写的匾额“蒲松龄故居”。

  进入门楼,一个古朴典雅、清新别致的院落便呈现眼前。一连四进的院落,瓦舍茅屋相间,月门花墙错落。院内处处青砖灰瓦,垂柳依依,古藤莺萝,花木扶疏,翠竹摇曳,石榴火红,独有历代书香、农家小会的清雅情趣。蒲松龄在《聊斋志异》的名篇《婴宁》望曾为他所喜爱的人物形象婴宁虚构了个世外桃源:“乱山合沓,空翠爽肌,寂无人行,止有鸟道……舍宇无多,皆茅屋,而意甚修雅。…门前皆丝柳,墙内柳杏尤繁,间以修竹;野鸟格磔其中。…门内白石砌路,夹道红花,片片坠阶上,曲折而行,又启一关,豆棚花架满庭中。”蒲松龄虚构的理想国如今可在他的故居寻到踪影。
 
  穿过八角门,就是“聊斋”正房,并东西厢房各一间。均为土坯墙、草项、海青檐。公元1640年,蒲松龄就诞生在这里。蒲松龄排行在三,生性聪慧,史称“经史话集过目成诵”,因此深得父亲喜爱,蒲家人把家族重兴的希望寄托在了蒲松龄身上。他十八岁时,连以县、府、道三第一考中秀才,深得当时的山东学道、著名诗人施愚山的赏识。蒲家八个经历了家族的一蹶不振后似乎又看到了一线希望。然而此后他屡试不第,一生中饱尝了多少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他在科举道路上苦苦挣扎了一辈子,生活的困难使他接近劳动人民,对所谓“康乾盛世”时期的阶级矛盾和计会矛盾体察颇深。他把自己的满腔才华都倾注到《聊斋志异》的创作上,才有了这部举世瞩目的传世之作。这是他的不幸,也是他的大幸。曾有人说,蒲松龄的不幸,使我国少了一个平庸的封建官僚,但多了一个伟大的作家。
  出蒲氏故居大门往东有一口水井,名曰“柳泉”。过去这里翠柳百章,合环笼盖,田园风光旖旎动人,井水外溢,清冽甘芳。相传蒲松龄曾在此设茶待客,与过往行人作促膝之谈,听他们谈狐说鬼,搜集写作《聊斋志异》的素材。因他爱恋这个地方,故自号“柳泉居士”。今日柳泉,旧景依稀,井围绿柳成荫,旁有石碑一座,上书“柳泉”两个娟秀的大字,系沈雁冰的手迹。井北新建一亭,背依十阜,面临大路,使人联想到蒲松龄当年设茶待客的情景。从柳泉往东走,上沟便见一片苍松翠柏。这里是蒲松龄的长眠之地——蒲氏墓园。
  《聊斋志异》是部雅俗共爱的异书,蒲松龄亦为后世所敬仰,甚至被尊为“蒲仙”。有多少学士文人、平凡游客在蒲松龄故居赏看流连,似乎想抓住一丝半毫的仙风灵气,毕竟奇情异恋的浪漫或种幻莫测的怪趣种种,实在是能惹人动容,引入寻探的。
 
 
 

posted on 2005-05-10 13:41 七七小八 阅读(228)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
 
Copyright © 七七小八 Powered by: 博客园 模板提供:沪江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