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学文的人来说,辛亥革命是以前的一个考点,是在历史书上被讲了不知道多少遍的过去,他们是在风里化成灰一样的尘埃,存在却已经消亡的人和事。
  我喜欢电影的镜头,可能是因为导演张黎作为一个拍过太多的出名作品的摄像师出身来说,他保证了镜头上处理的干净漂亮,充满张力,昏暗但是并不低沉的色调,苍白但是明朗的人物处理,让干巴巴的历史在镜头中有了那个时代独特的美丽。
  但镜头的美丽并不能掩盖这个电影在故事上的无力感。
  这是一段没有敏感点的历史,不像建国大业或者建党大业一样在影评人的风口浪尖上,但是同样也是这样一段历史,也没有得到那样主旋律电影的重视程度,漫长的历史按照时间顺序缓缓铺陈开来,我没有看到人物的交流,人性的善恶,属于生命中明媚或者黑暗的东西,这个电影里都没有,它中规中矩地去描绘历史,只是把那些平面的,在历史中是躺着的人站了起来,但是仍然是纸片人,缺乏历史的实感。
  太想要去叙说那段历史,漫长的时间跨度,过多的历史人物,想要面面俱到的希望,混合在一起,就是到最后还是流于平庸的一个电影。
  但是这些除了跟创作者有关系之外,这个短暂又漫长的时光中发生的事情,实在太多,表现的情感也实属复杂,对于指导拍摄这样一个重大历史题材的人来说,我们所要求的那样充满了人的存在,尽管勇敢,但是面对革命、死亡和失去的选择,毅然,但是仍然充满着浓重的悲哀。这是人性,也是神性,历史其实就是人不断追求永恒的瞬间的记录,不管如何去推崇它到一个多么高的位置,它仍然属于是人的过去。
  我上高中的时候,在课外选读的文章里面,看到过林觉民的《与妻书》,他换她意映卿卿,言语温存,念起旧事,仿佛那个年少轻狂的男子活灵活现出现在我眼前,作为一个没有办法预知自己的未来的人,不知道自己能够活到什么时候的人,尽管是那么渴望能够在新的世界里活下去,但是还是毅然决然地带着爱赴死,那种对于爱情与未来的美好想象,那样坚定也残酷的信仰,终于让他年轻的生命在枪火中瞬间绽放又凋谢。
  这样的细节在电影里,被导演从电影开头一直拖到电影的结尾,对于林觉民的失去生命的悲哀,直到最后陈意映的声声哭声中,才缓缓溢出,这样的处理将原本革命烈士的痛失生命的悲痛,从神性的伟大降到了人性的缠绵苦痛,然而它的一句“把这个流传下去”瞬间也毁了这个应该属于两个人之间的永远。生硬地去拔高这个本来让我瞬间温暖的美好细节。
  因为总导演是成龙的关系,作为主演之一的成龙在表演上就塑造了一个完全压制了孙文气势的男一号,这种压制以我的眼光来看其实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这部电影的可看性,对孙中山的了解已经很多,对于伟人的表演模式已经谙熟到顶点的观众来说,来看成龙如何来把一个同样推动了历史进程发展的黄兴进行演绎,会更具新鲜感,也因为这样一个双主角的设定,从海外募捐,广州起义开始的双线行进故事的叙事方式,两块相同的怀表的计时线索,都是这部电影的亮点。相比于完全教科书版的孙文来说,那场硬闯四国银行宴会的戏中所述理论如同生搬硬套教科书上的条条框框,我更喜欢成龙这个人性化的黄兴,在与李冰冰扮演的徐宗汉之间的情感处理也算是比较细腻。
  不过也是因为成龙的加盟,这个历史戏中还是加上了功夫的味道,但是处理地还是与整部电影没有太大的违和感,接受度还是可以的。
  整部电影中除了激进的革命党人之外,还有那么一些活在当时体制中的人,在叙述这样的一些人的时候,导演的镜头反而比对于革命党人的拍摄要更加细致。从隆裕太后还作为当家人的优越感,到她终于还原了一个女人的苍白无力,她最后粉白面孔,鲜红嘴唇中吼出的一声退位,她不得不委曲求全以图保存自己和儿子性命的可怜,她凄凄艾艾的哭声,在这个女人身上,能够看见末世王朝的最后一点繁华和尊严。而尚且年幼的皇帝在他童真的“完了,这么快就完了”里,敲响了这末世最后的警钟。
  在太后宣布退位了之后,镜头瞬间颠倒,这个世界终究还是覆灭了,不复存在了,过去了。
  这是令人着迷的历史,也是无法复制的历史,我们永远无法去猜测那些曾经活着的人的心,到底在那个瞬间都想过些什么,《辛亥革命》用尽可能的方法去还原了,重现了那段时光,尽管并不是尽善尽美的,但是仍然可以从那些或明媚或热烈的镜头中看到这样一个诚恳的制作之心,来用这样的笔触和视角来留下那些我们没有见过的过去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