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年培养天才儿童 的实践总论》(第一部分)
首先让我们重温人类近代300年内大师们的语录:
什么叫‘天才’,蒲丰说:‘天才就是毅力’;歌德说:‘天才就是勤奋’;叔本华说:‘天才就是完全的客观性’;我们说:‘天才就是兴趣,’‘天才就是入迷’。人刚生下来时都一样,仅仅由于环境,特别是幼小时期所处的环境不同,有的人可能成为天才或英才,有的人则变成了凡夫俗子甚至蠢才。
----爱尔维修
今日教育的现状是,在应当开始教育的时候我们错失了良机,而在孩子的究理精神白白枯死之后,我们才开始急急忙忙、乌七八糟地向他们乱灌一通。这就是所说的填鸭式、注入式教育。因此,在这种教育方式下,厌恶学问也并不奇怪,这样的教育有害于幼儿神经也是很自然的。
反之,若从两、三岁时就开始教育,幼儿便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由于有了幼年时期的良好基础,他们在10岁左右就能够获得不次于优秀大学毕业生的学力,这样教育孩子也是很经济的。试想想,在现行的教育方式下,学生和老师花费了多少时间?如果综合计算一下,这笔花费的确是相当可观的。如果他们在10岁左右就能获得相当于大学毕业生的学力的话,这不非常经济吗?但现实的情况是,我们的孩子甚至在小学学习了8年后,还不能进行一般的读写。当然,算经济账是次要的,我这里主要是为那些潜藏在孩子们身上的能力被无情地泯灭而惋惜。
----塞德兹
对于孩子来说,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赋.孩子成为天才还是庸才,不是决定于天赋的多少,而是决定于出生后到五六岁时的教育.对孩子的教育必须同孩子的智力曙光同时开始 。
----卡尔·威特
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
----爱尔维修
教育的基础主要是在五岁以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的百分之九十.在这以后,教育还要继续进行,使人进一步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五岁以前就已绽蕾。
----马卡连科
孩子生来都是天才,但往往在他们求知的岁月中,错误的教育方法却扼杀了他们的天才。
----爱因斯坦
超常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的一大进步。人类历史中,少年出众,而成年寻常的人比比皆是,究其原因,往往在于成长环境不佳,而主要则是未能在超常教育理论指导下施以特殊教育的结果。
-----华罗庚
我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让儿童学习大学课程教育理论并完善了系统教育方法的人。我研究中发现:人的学习能力与年龄成反比。
1992年,我做为一位父亲,我不得不认真研究西方培养天才儿童教育理论并付诸实践摸索,历经几年的实践,实现了我当初的预测。1998年,我在广州、北京推出培养天才儿童的“日出计划”,并获得批量培养的巨大成功。2005年,我先后接受加拿大广播公司、法国费加罗报、瑞典日报等众多国际著名媒体采访,并得到好评。同年,我也遭到国内众多教育专家与媒体的狂骂。2006年,我暂停执行“日出计划”的推广(不再招收新会员孩子)。
2008年初,我重新设计教育的培养对象,设计了大多数家长都可以享受的《种子计划》(个体培养)与《儿童大学》(集体培养)方案。
在此我转载马来西亚记者的来信:
致:攸武:
您好!
我是马来西亚的记者,名字叫谢淑凤。
从本烦报章及网站上,得知贵校“日出计划”是一套非常出色的初学教育计划,本人对贵公司所提供的教育系统感到非常的兴趣。
请问,可从什么网站得到更多有关贵公司的教学方针,如可能的话,是否能到贵公司多了解这项杰出的课程,从而为大马的父母,多一个新的教学方针。
谢谢!
谢淑凤
0060163311131
603-76202118
该封是2005年底的来信,因当时我暂停了对外活动,我没接受谢淑凤记者的采访请求, 借此博客我向谢淑凤记者表示万分歉意。
借此博客,我感谢一直支持我理论的于友西教授(于友西教授系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常务副所长)。
现在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儿童(网恋、厌学、内向、早恋、追星甚至自杀、吸毒等等),最近又出现几起骇人听闻的学生杀死老师、杀死同学、杀死父母事件。问题儿童得不到帮助,成长为少年后就会走向更加极端。
我为已被毁掉的孩子感到惋惜,如果当初的教育少许得法,今天最少这些孩子是不会被毁掉的。
越来越精彩的社会文化对孩子是把双刃剑,给孩子带来快乐的同时又在侵蚀孩子,造成了现在越来越多的问题孩子,而传统教育理论与方法对此无能为力束手无策。我忠告家长,不要等问题孩子出现时再去寻找解决方案,那就为时已晚。要铲除问题萌芽,要从早期科学教育科学引导入手!我为教育部门为解救问题儿童、问题少年所树立的几个“知心姐姐”、“知心哥哥”心理专家感到悲哀,因为他们压根就不清楚今天造成越来越多的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的成因所在。这些心理专家轰轰烈烈踏遍全国各地演说了几年,而这几年问题儿童、问题少年不但没有减少相反确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
现在幼儿园赶时髦都以学电脑为教育特色,我预计五年后,患网隐的问题小学生、中学生会全面爆发泛滥成灾,家长和孩子最终成为受害者。
“我不知道教育部是怎么想的?他们的思想陈旧,60年如一日,我实在难以忍受。”昨日政协致公党分组讨论会上,教育成为讨论的热点,委员们纷纷轰教育部,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政协副主席黄因慧更是忍耐不住,大骂教育部(摘自南方都市报2009年3月11日报道)。 其实教育部门是个最难做的政府机构,教改、高考改革等事谈何容易。教育改革朝哪个方向走都会遭人骂。我也骂教育机构,同时我也理解教育机构的苦衷,教育部门是个吃力不讨好还遭人骂的机构,谁做教育部长谁头痛!
孩子是没有错的,错在传统教育方法毁了孩子。传统的教育思想走入了两个极端,要么强压孩子每天从早晨到夜晚反复学习学校书本,要么就要求孩子什么也不学的解压,这两种教育思想对孩子都是有害的,是违背儿童神经发展的,是造就问题孩子的祸首之一。每个儿童当初都好问“十万个为什么?”爱学习追求学习是儿童的天性与共性,但是传统的错误教育方法却毁灭了儿童爱学习的天性! 再者,传统教育注重半脑教育而忽视全脑的综合教育,例如:学数学的(左脑教育),一门心思就是学数学;学钢琴的(右脑教育),一门心思就是练钢琴。所以传统教育培养出都是半脑优胜者,而这种人才已不适合未来上层社会需求,当然一两个尖子是能成功的,但没有普遍性的成功。
纲举目张,只要培养儿童爱好学习的兴趣,抓住这条主题,以后很多问题就迎刃而解。例如,现在很多儿童存在内向问题,传统教育思想是“脚痛治脚、头痛治头”结果无济于事越搞越糟,甚至给儿童进行药物治疗,最后害了儿童。对于内向的儿童,如果早期不切入正确的教育方法,那么以后会越来越严重,脱离社会、自闭、甚至自杀等。对于内向的儿童,早期抓紧培养学习兴趣,那么这个儿童以后升入中学后就会比别的同学优秀,别的同学就会把他当成老师多多请教他,自尊、自信、自强来自于他受同学的尊重、来自于他比别的同学懂得更多的学识。同学都拥戴他为“小老师”,在与同学的交流中,自然而然地改变了他的内向问题。
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用电脑上网在学校里用手机上网,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虚幻世界里,造成了性格越来越内向越来越孤僻。这是值得我们家长警惕的!
惊闻:“《信息时报》11月8日报道:广州大学城内近日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婚前性行为、同居、性压抑、守贞等问题的辩论和探讨。广州市计生局副局长建议家长亲自将“安全套”放进12~15岁孩子的书包里的观点,更引起了与会家长的热议。”教育形式是严峻,计生局长说的话是依据数据统计。我敬佩计生局长敢于说话。计生局长此话一出,遭到全社会的谴责,计生局长替教育局长背了黑锅。
现在面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怀孕问题,社会在呼吁学校近早切入性教育,但教育部门又不知如何切入该教育话题,左右为难。我说的和谐一点是教育部门黔驴计穷,我说的不和谐一点是教育部门麻木不仁,无所作为。
我向社会及家长献计:讲性教育话题,首先要建立孩子的精神免疫力,由讲自然科学、讲生物学及生理学入手,先培养孩子追求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与爱好,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论述大多数动物生命是由精子与卵子的结合而形成受孕的,让孩子从科学的角度认识新生命从孕育到诞生的全过程。否则,将出现反效果。
孩子的大脑既神奇又脆弱,教育方法得当可以培养成材;教育方法失当就毁了孩子。无论家长是做什么事业的,培养孩子是家长的第一事业。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如果孩子毁了,那么家庭的希望也就熄灭了。
我呼吁家长,要把最好的教育质量投放在孩子12岁前的教育中,12岁前的教育奠定了孩子的终生健康发展方向。如果12岁前教育得法,那么12岁后孩子进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阶段。看着孩子追求学习,这是任何金钱也换不了的带给家长的喜悦,这喜悦不是短暂的而是终生的喜悦!
《十五年培养天才儿童的实践总论》(第二部分)
在年龄黄金期内(黄金期年龄为0-6岁,由于受音乐刺激环境影响,黄金期的年龄可能会延长至10岁或12岁)可以轻而易举地学习世界上任何最难的高级知识,这些高级知识在儿童大脑里产生高级思维为今后高速学习奠定基础,即建立神经回路的高级链接。10岁前的大脑具备自我完善自我链接思维神经回路系统的功能(就像婴儿很随意地接收母语教育环境,一年后就自我建立了母语思维神经回路系统基础,然后在该基础上再接受更高级的教育后逐步向更高级的文学系统进化一样。但是向更高级的文学系统进化的层次是有区别的,层次进化的高低取决于婴儿期接收母语的知识水平含量),神经回路是信息流量的通道。母语(文学)只能建立婴儿的平面思维体系,在平面思维体系基础上,给予儿童综合的高级知识教育(乐理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美术学、艺术学、数学、自然科学数据库等),可以建立儿童神经回路的更高级的链接网络既建立立体思维体系基础,为今后应付巨大的信息量在神经网络里畅通无阻地流通做准备。早期建立的思维体系基础平台是不变的,以后的学习能力与创造力高低都是建立在这个基础平台之上的。
传统教育思想过份注重早期的识字教育(平面思维开发)而忽视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教育(立体思维开发),错失了最佳教育开发时间,所以受这种教育的孩子上了中学后普遍对学习理科感觉特别吃力,尤其是特别惧怕数学。如果不在黄金期内给予孩子最高级的知识教育,那么孩子以后升入中学后就会出现学习困难与厌学,到那时候家长会后悔莫及。
目前人类对大脑的认识只限于%10,其余%90还在继续探索中,我们只能凭有限的知识对大脑进行科学分析推理出适合儿童神经发展的教育方法,通过对多数儿童的培养实践,取得了大多数的成功,我认为是接近科学的。总之五十年不变的传统教育方法(变化太慢),早已实践证明对儿童是有害的,应该开辟新的教学方法了。
很多家长看了我的理论与方法,感觉是我的很多东西都很超前。我只能对家长说,不是我的东西超前,只能说我的理论在认识儿童大脑的发展进程中更接近了科学、更适合儿童大脑神经的需求。
以前我接受过媒体对参加“日出计划”培训的北京、广州儿童的采访要求,结果是儿童与家长都受到了媒体的伤害。保护儿童,不再公开他们的智力成果与姓名是我现在的原则。
我忠告家长千万不要错失儿童早期教育的宝贵时间,儿童的时间是按分秒计算的,不然后悔莫及,永远不可能有第二次的早期教育!
2009年,家长把显微镜与分子模型当成玩具送给孩子们,这个最新奇的玩具是孩子们最需要的礼物。家教老师(大学生)与孩子一起玩(一起动手组装)分子模型,孩子在玩中了解了宇宙万物的组成的,在玩中轻松愉快地记住了化学元素表中各个元素名称、原子量、化合物的化学式和主要性质。这些知识象“种子”一样埋入了孩子的大脑并开始成长,等孩子上了初中,这些种子已长成大树(孩子自觉追求学习),等孩子上了高中,这些大树开始开花结果(孩子成了化学科目的尖子生)。
同理,早期埋入孩子大脑的生物学、物理学、数学、音乐、美术等等“种子”都开始同步成长,到了高中,结出累累硕果,孩子自然而然成为各个理科科目的尖子生并远远超越他们的老师。
创造力来源于两个条件,一是综合智力的开发;二是大脑记忆库里早期科学图案的储备量。例如《种子计划》里要求每天让孩子观看一眼显微镜下的微观景物(每个孩子都喜爱观看),然后让孩子在纸上画下微观景物(每个孩子都喜欢画),这个简单的教育动作,达到了几个目的:一,孩子大脑记忆库里储备了微观景物,为今后的创造力储备自然界的图象信息;二,精彩的微观图案,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自然科学兴趣;三,建立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四,增加了孩子的画画兴趣,为今后绘画训练打下兴趣基础;五,是培养孩子不受文化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六,建立了孩子的艺术思维、想象思维训练。
儿童组装分子模型也是训练十个手指与神经中枢相互协调的最佳“玩具”。
对于八岁以下参加“种子计划A”的孩子们而言,他们今后上了中学后,他们对理科的兴趣是十足的,他们盼望平时考试遇到难题,越是难题他们越是兴奋,因为难题给了他们新的学习机会;如果题目是简单的,他们反而是提不起精神感觉是“食之无味”。他们升入高中后,他们解决难题与分析难题的能力将大大超越学校里他们的老师。
对于八岁以上参加“种子计划”培训的孩子,他们在学校的理科成绩与其他同龄孩子(学校同学)相比,他们是非常优胜的。
最早接受“日出计划”培养的孩子们,他们现在已上了初中和高中。他们的综合素质表现大体是近似的而且是非常棒的。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广泛的,他们对学习丝毫感觉不到压力,他们都是学校里理科的尖子生。除了学校之外,他们在家里喜欢探索科学、喜欢阅览百科全书、喜欢绘画、喜欢弹奏钢琴(八级至十级)、喜欢创作钢琴曲、喜欢编写电脑程序、喜欢设计电脑动漫等等。 我大概介绍一下这些孩子升上重点高中,尤其是高三时理课(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的在校表现。每次新学期开始,他们对新发放的理课教材书花费一小时浏览并挑出几道难题做一下,以后他们会将这些教材书束之高阁不再看了。他们上理课时,老师们会允许他们在课堂上看文课教材书或者趴在课桌上呼呼睡大觉(他们养精蓄锐充满十二分精力投入几门文课的复习中,迎接高考的来临)。他们理课考试成绩一般都毫不费劲保持在全级前三名内。他们受到同学们、老师们的尊重,同学们都尊敬地称他们为“大师”,他们自尊、自信、自强、自豪来自他们卓越的综合素质!他们非常轻松地“吃”下世界上任何有价值的知识,他们把追求学习当成了最大的快乐!我预测,这些孩子将来大学毕业后肯定是世界各个领域里的精英!
虽然社会很多人在骂高中老师,我认为高中老师尤其是广州的老师还是很开明很人性化很负责任的,没有市俗的铜钱味!
在此,我可以告诉家长们,一旦孩子按我的教育方案学习,不出半年孩子将喜欢上在校的大学生讲解大学课程,并且在兴趣上与精神上感觉到学习大学课程是一种最高的享受与快乐。现在,周末在家开辟新的学习天地也是对学校厌学的补偿。平时孩子在学校学习书本的知识,周末孩子在家里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这是对学习的互补,是现代教育的趋势。
请家长看看我博客里的录像,老师(中国农科院研究生)在教一个七岁北京男孩上大学生物学课程。如果你是孩子的家长,你会反对孩子这样学习吗?希望家长让自己的孩子观看一下录像,鼓励孩子向录像里的男孩学习,给孩子一个好的学习榜样。
大学老师都特别热衷支持我的教育思想,统计接受“日出计划”教育的二千多孩子们,40%的家长是大学的老师。
以下展示几张参加日出计划培养的十岁儿童创作的昆虫图画(版权所有),以后将陆续展示参加日出计划培养的儿童们创作的钢琴曲:以下展示几张参加日出计划培养的十岁儿童创作的昆虫图画(版权所有),以后将陆续展示参加日出计划培养的儿童们创作的钢琴曲:
2009年2月25日,我惊愕在网上见到此高中生惨状
2009年2月25日,我惊愕在网上见到此高中生惨状,有12岁以下孩子的家长,你们还来得及挽救孩子:高中生不堪学习压力当街裸奔 。
一、天才儿童能批量培养吗? 什么叫天才?
“目前,世界强国都在下大功夫培养天才儿童.例如,日本千叶县有一间非常著名的幼儿园——“日本创才学园”。它专门招收2岁的幼儿,目前建园20年,毕业孩子的智商平均在140以上(130以上即为智力超常)。这些孩子在入学园时的智商并非超常,而是经过专门的培养后才达到超常发展的水平。学园园长小井先生介绍说:“由于收费昂贵,入园的都是富家子弟,如果普通人家的孩子能入学,将会有更多高智商的孩子出现。”小井先生还断言:“智能的70%是环境造成的”。
“ 2005年,韩国政府投入了十几亿启动培养天才儿童计划。”
2003年底,在北京也开办了超常儿童培养项目。一间名叫幸福时光陶然幼儿园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超常儿童研究项目组合作,做培养超常儿童的实验,所长为施建农。他们对报名的孩子千里挑一,选出最优秀的孩子进行再培养。他们的教学内容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大纲,授课老师是一群上了年龄的老太太。
当记者和家长问他们关于培养超常儿童的问题时,他们从不敢正面回答问题,他们除了东拉西撤引开话题外,就是搬弄从书本里学来“术语”沽名钓誉,把超常儿童蒙上一层从天上掉下来的神秘面纱。施建农说:“按3%的比例测算,中国14岁以下的超常儿童有500万”。
智力基因的优劣在民族之间的差异很大,但是在民族内个体之间的差异不大。 中华民族是世界公认的最优秀民族之一,他们却把百分之九十七的中国孩子判了“死刑”,他们的结论是对中国孩子的犯罪。权威一旦变成科盲,就会阻碍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强盛发展的进程。说到底,中科院少儿所没有掌握把普通的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的科学教育技术。把普通的孩子培养成超常儿童那才是真才实学。
他们在其错误的理论思想指导下,仅凭学历与书本照葫芦画瓢培养超常儿童的实践必然是失败的。首先,他们错误认为被选的超常儿童都是天生的,其实这些超常孩子是家长早期培养的成果;其次,他们选一群老太太做孩子的老师,隔代教育对孩子是有害的;第三,他们的教学内容并没有什么创新,只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第四,他们没有教学目标,更没有培养指标;第五,施建农一身兼任国际、国家大大小小头衔几十个。经验告诉我们:在科学界,头衔越多的人越是不务正业;第六,施建农撰写的诸多学术著作,除了东抄西拼国外的理论术语外,基本没有他自己的实践理论与方法。施建农生搬硬套地把重点学校的教育方法引进到了幼儿园教育;第七,他们收取高额的报名费与学费。收学费没错,但是要有同等价值的效果回报给家长与孩子,可是没有。这实质是借培养超常儿童旗号在进行商业操作。
每当民间出现一种新的教育理论与方法时都会遭到这些专家们的疯狂打压,这是中国的一种怪现象。我不是一个好斗的人,我是一心研究、探索、实践培养天才儿童的理论与方法,但是我受到国内的专家蛮横无理的狂骂几年了。为了儿童的明天,今天我向这些凭头衔只会骂人不学无术的专家们开始反击。
科学研究不是靠头衔更不是靠书本,而是凭最少十几年的实践经历。儿童大脑是一门既神奇又脆弱的脑科学,教育方法得当就能培养孩子成才,教育方法失当就毁了孩子。对儿童大脑没有十几年的潜心研究与实践,仅凭头衔他们就断定中国只有3%“天上掉下来”的超常儿童,这是对下一代的犯罪。不可否认他们也经历过实践,但由于他们在错误的原始理论指导下,他们也必然走了一条错误的实践路线而且离科学越来越远,所以他们永远也不可能通过实践获得科学的理论。
我要对这些专家说一句,以后少在家长面前搬弄从国外书本里学来的术语,其实这些术语里包含的科学连专家自己都没搞懂。家长不需要术语,家长需要切实可行的培养方法。为何国外很多关于“素质教育”“天才培养”“英才教育”等好的教育理念一经引进国内,再优秀的理念与方法只要经过专家的手就变味了,原因就是这些专家只凭学历获得的头衔就自以为是的胡乱搞给搞臭了。这些专家确没有一点负罪感。
智力开发(启蒙教育)与传授知识(学校教育)是两个范畴的工作,智力开发的主要工作是在母语思维的基础上开发综合思维,类似于冶炼业与制造业的区别,类似于摩天大厦的结构与砖瓦的区别。智力开发凭的是经历,传授知识凭的是学历。就象一位出色的钢琴教授只能选拔教已经掌握了演奏钢琴技巧的孩子一样,教授可以把这孩子培养成出色的钢琴家。但是,让这位教授去教初学钢琴的孩子(孩子都是满怀喜悦参加),那么这教授教100个孩子就会毁掉99个孩子(孩子都产生惧怕心理逃窜了)!
从卡尔·威特到蒙台索利都不是教育者出身的“门外汉”,他们确奠定了天才儿童培养的理论基础。
培养天才儿童是有条件的,人6岁前称为敏感期或称为关键期, 六岁前的大脑是非常神奇,今后的大脑容量决定于6岁前的早期智力开发。现在科学环境的进步,家里都具备了音乐环境,大脑受音乐的刺激,可能会延迟敏感期的关闭年龄,6岁以后可能会进入软关闭状态,但软关闭状态绝不会超过12岁,所以对7岁至12岁的孩子,还是有希望激活潜能的,完全可以培养优秀儿童。
0至2岁的孩子如果不给予人类的环境,那么2岁后,大脑的容量永远象一个茶杯, 大脑的容量就固定了,今后无论投入多少资金教育他也是徒劳的。例如“狼孩”一生中只能装进去几十个字。
0岁至2岁时,我们都不记得的父母对我们说过了什么的话,偏偏这些宝贵的话帮助我们在2岁前建立了终身受用的母语思维。
基础思维一旦建立将永远发生作用并不断进化。例如鲁宾逊在荒岛生活十八年,十八年的岁月可能消除了他很多的记忆,但是不能抹灭他的思维。
如果给孩子建立一个更加高级的环境,那么孩子的大脑容量可以象宇宙,如爱因斯坦的大脑已经装下了宇宙。我推测,如果爱因斯坦没有早期的钢琴音乐熏陶和5岁时获得他父亲赠送的指南针,那么爱因斯坦绝对成不了伟大的科学家。总之,大脑是神奇的,年龄越小被开发的高级智力效果越大,其效果可能象宇宙一样甚至是无限的,如果耽误了孩子最宝贵的年龄,那么将永远关闭了天才大门!
社会上有很多神童,如数学神童、音乐神童、文学神童等等,这些神童的出现具有偶然性但也是必然性,所谓偶然性是指在神童早期时候,极可能是这方面的潜能释放时正好遇到某种偶然性的环境激活了这方面的潜能,所以当潜能闪现时遇到适应生长的环境时,潜能被激活了,以后就发挥了天才作用,这是必然的结果。社会上一些人包括教育界都忽视了早期环境对大脑的作用,他们错误地认为神童是天生的结果,这是中国教育界的科学盲区。最好的例子是湖北的舟舟,舟舟天生弱智,“舟舟的父亲叫胡厚培,是武汉乐团的低音提琴手。3岁的舟舟,跟着父亲走进武汉交响乐团的排练厅,从此,舟舟的生命之舟,就载着他的梦,在音乐的海洋里起航了。舟舟像一株无人在意的植物在乐团宿舍大院自由自在地生长着,音乐进入他的生命一如阳光雨露之于世间万物。从两三岁起,他就随父亲泡在排练厅里,像随意摆放的一张桌子、一把椅子,舟舟的存在再自然不过。性情温和的舟舟从不捣乱。”舟舟的音乐指挥天才从表面看是偶然现象,但从脑科学的角度看又是必然结果,如果舟舟早期不是生活在音乐的氛围,那么舟舟也不会出现音乐指挥的能力。有些人会提问,很多人早期都生活在音乐氛围里,为何确没有音乐神童的表现?大脑是神奇而复杂的,6岁前140亿脑细胞生长完成,每个脑细胞在生长中都有一次的潜能释放,,当舟舟音乐细胞释放潜能时正好遇到适合音乐潜能发挥作用的环境,如音乐波形、音乐频率及接受音乐刺激的时间跨度等等因素,早期的音乐环境是促成舟舟成为音乐指挥神童的决定因素。
大脑是非常奥妙而复杂,很多科学研究也只能是科学推理的假说,千百万种潜能在什么时间释放还是未知数,但是不管什么样的潜能在什么时间释放还没有一个准确的答案,我们只能凭科学推理给千百万种潜能创建一个尽量丰富的科学环境.越早创建科学环境激活脑细胞的潜能就会越多。
天才是可以批量培养的,人的早期有千百万种“潜能”释放,一个“潜能”就象一块沃土良机,如果把握机遇播下一粒种子,那么种子就会发芽成才。如果错失播种良机,那么种子就会枯萎死亡永远不可复活。例如音乐,每个孩子早期都有音乐“潜能”,由于教育方法不当或没有进行培养,以后成了乐盲,音乐细胞永远关闭了。
什么是天才?孩子从小养成了追求学习的兴趣与习惯就是天才,潜能被激活发生终生作用就是天才!就象0岁至2岁时,幼儿被激活了母语思维,母语思维能发生终生作用一样,只不过是具备母语思维是司空见惯的,人人都具备的思维就不认为这是天才了。当千百万种“潜能”闪现时,给予孩子创造一个激活“潜能”发挥作用的综合科学环境,使千百万“潜能”存活发生作用,一旦潜能被激活就会永远发挥作用,发生作用的“潜能”越多,天才的效果越显著。
把天才形容成“神童”是教育界的误区,天上掉下来的“神童”是不存在的,“神童”的名词是传统学术界专家为开脱自己无所做为的挡箭牌。后天的早期教育环境优劣决定了一生的智力发展水平的高低。如果这群不学无术的专家还瞪眼说瞎话否认后天培养结论的话。我可以做一个很简单的试验来证明这个科学的理论(当然是要用这些专家们的后代来做这个试验,我不否认做这个试验违反了道德规范)。随机选送一对刚出生的双胞胎,将一个新生儿留在北京居住生活;送另一个新生儿到西藏的边远山区,寄养藏民居住区里六年。六年后将生活在西藏的孩子带回北京,让这双胞胎再聚集一起生活并同上一所小学、中学学习。我断定,到中学后这对双胞胎的智力发展水平的差异是天壤之别,生活在西藏的孩子是远远跟不上北京任何一所最次的学校里的学习进度。最近俄罗斯发现了“狗孩”,点击查看《3岁女童被狗带大四肢爬行学狗叫》。 由于错过了0-2岁的最佳母语思维开发期和训练直立行走的脑平衡期,以后再投入100年的训练,对这“狗孩”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的,这“狗孩”将失去人的基本思维与直立行走的功能。 这说明一个科学道理:在年龄期内用简单的教育方法就可以轻而易举达到目的,但是错过了年龄期后就是花费一辈子的教育也变成几乎不可能的事了
二、让孩子学习比较难的知识是拔苗助长吗?
孩子从会说话开始就不断地追问家长“为什么”,最后问得家长心烦为止,证明每个孩子都是追求学习的。孩子大脑就像一张白纸,教什么孩子就能学会什么。6岁前的孩子学习比较难的课程,孩子凭借优秀的大脑,不出几年就能超越家长。但是心理生理的成熟是逐渐形成的,如果把一个十岁非常优秀的孩子跳级送入大学,让孩子跟比自己大十几岁的年青人生活学习在一起,这才是拔苗助长!因为孩子失去了与同龄孩子在一起学习生活的环境,失去了父母亲情的呵护,孩子丧失心理生理成长的环境,那么孩子的心理生理就会发生扭曲,这也是很多天才儿童进入科技大少年班失败的真正原因。
当然在儿童学习上也有很多种情况属于拔苗助长。例如社会上有很多奥数班让儿童学奥数的问题:学好奥数需要具备三个条件也是三个基础,一个条件是孩子需具备追求学习的兴趣;第二个条件是孩子需要先学自然科学,首先要具备自然科学的知识基础;第三条件是孩子需要建立立体思维。奥数是从自然科学中发展出来的。每个孩子一开始都喜欢学自然科学,学习自然科学可以开发孩子大脑的立体思维。如果孩子没有以上三个基础,急功近利一开始就学习“枯燥乏味”的奥数,不但学不好奥数相反会造成孩子的厌学与恐慌。这属于拔苗助长。
家长必须两条腿走路,一条腿在家庭给孩子建立一个丰富的趣味性的高级的科学环境,目的是建立孩子的各项高级思维(摩天大厦的结构);另一条腿必须让孩子回学校,学习掌握学校的基础知识(摩天大厦的砖瓦),心理生理必须与同龄孩子在一起,逐渐成熟同步成长。
三、家长应该两条腿走路
原本每个孩子都爱学习,可是,孩子每天回学校八小时,晚上回到家又要写作业甚至到深夜,枯燥乏味的“增压”学习使孩子厌恶了,而后又是“减负”,什么都不让孩子学。“增压”“ 减负”都是两个极端的做法,都是不利孩子身心健康的。例如,让6岁前的孩子浪费大量时间认知几千或几万个字(其实6岁前的孩子以开发智力为主,识字不属于开发智力范畴, 识字只是增加记忆内容,认识几百个字足够了。把握敏感期开发智力,比如让孩子看显微镜,让微观图案成为孩子记忆内容,今后高级创造力来源于综合智力水平与大脑记忆库在早期对自然科学图案的储备量),对孩子是无益的甚至会毁掉孩子,因为6岁以后孩子上小学,语文课主要是识字,重复地学习识字会让孩子形成惰性或骄傲或厌学,这样的孩子在升入小学五年级后,成绩会直线下降,尤其是升入中学,这些孩子理科成绩只能保持中下水平,很难提高。学龄前儿童识字过多可能是造成小学厌学的根源之一。
目前,中学生、小学生厌学、自杀的现象越来越多越来越低龄化。孩子的心灵非常脆弱,早期教育方法不对很容易使孩子误入歧途,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因素很多。应该从早期教育入手防止这种恶性膨胀现象的继续(骇人听闻的社会悲剧:2007年12月18日,南昌一名10岁女童因早恋跳楼自杀殉情),解决的方法是着手于防患于未然上,不要等问题出现时才去被动地解决问题,那已经晚了。 2008年初,发生了陈冠希艳照事件,2008年2月16日的羊城晚报报道:“用失控来形容目前的局面,教育界人士警告,许多中小学生已轻易接触到大量的不雅照片,问题十分严重,可能扭曲学生对偶像和两性相处的价值观,造成道德危机”。我忠告家长,“艳照事件”是可怕的精神病毒,它对下一代造成的危害是不可估量的。
惊闻:“《信息时报》11月8日报道:广州大学城内近日在大学生中进行了关于婚前性行为、同居、性压抑、守贞等问题的辩论和探讨。广州市计生局副局长建议家长亲自将“安全套”放进12~15岁孩子的书包里的观点,更引起了与会家长的热议。”
社会都在骂计生局长,其实计生局长是替教育局长背了黑锅。
建立孩子的精神免疫力是刻不容缓的当务之急,“种子计划”的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给孩子建立能抵制精神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
早期教育环境就象支架,孩子就象树苗,轻柔的支架就能调整树苗的成长趋势。首先要在孩子年龄小入手,培养能抵御精神、文化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防止孩子升入初中后误入网恋、早恋、厌学等等歧途,防止今后承受不了学习竞争压力而自杀的恶果,具体工作就是给孩子建立一个家庭的科学环境,让家庭的科学环境引导孩子追求学习的稳定习惯与兴趣(具体的家庭科学环境不在此一一介绍)。希望每个中国家庭都能培养出优秀的儿童。
现代社会义务教育普及了,学校的知识“地球人都知道”,建议家长两条腿走路,平时让孩子回学校学习“点”上的知识,周末让孩子在家里学习“面”上的知识,如果家长这么做了,那么你的孩子肯定是未来社会所需要的优秀人材。家长必须把眼光向前看,不是为学校培养奴隶,而是为今后的社会需要培养优秀人才,让孩子今后能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立足。
我极热衷于让在校大学生做儿童的业余老师。在校大学生年龄都在20岁左右本身就是孩子,孩子教孩子是最佳的选择,大学生与孩子都朋友关系,在轻松的氛围里不知不觉地已将大学知识教给了孩子,让孩子建立了大学思维。孩子今后凭早期建立的大学思维加速了学习进度与效果。
今天我们用前瞻教育思想与前瞻教育方法教育孩子,明天我们将收获前瞻教育成果,几年后孩子升入初中或高中,以前我们传授的前瞻教育内容将在孩子大脑里发挥作用,孩子肯定成为学校全级里的尖子生!
“美国心理学家特尔曼对1500名智力超常的儿童进行了30年的追踪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人的死亡、健康不良、精神病和犯罪发生率都低于同龄人,在成长过程中,尤其到青少年后期没有发现一个有愚蠢行为。这些人进入中年后,特尔曼对他们中的800人进行了研究,他们的智力仍然是出类拔萃的。他们所取得的成就,与任何选择的800名同龄人相比,几乎多了10~20倍,甚至30倍。 ”
惊闻:最近网络和各大媒体都在热炒1500名硕士竞聘”猪肉佬””职位,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剧。如果只有“点”的知识,那么上了大学也是图劳的。
四、中国能拿奥林匹克奖为何拿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及孩子能承受学习压力吗?
如果把世界上的知识比喻为“面”,相对来说把学校的知识比喻为 “点”,从孩子开口说话开始孩子就对“面”充满了好奇,不停追问“面”的知识,可传统观念只让孩子停留在“点”上不断地兜圈子,如写一个字要写上几十遍等等,总在“点”上加大量的深度练习,白天在学校学习“点”,晚上回家还要在“点”上重复,令孩子产生厌烦心理。如果我们尝试一下,让孩子回到家里移到“面”上来学习,那么家长会发现原来孩子的求知欲望是那么的强烈。
家长坚持用我的方法教育孩子,过了一至两年后,孩子不但爱学习了,而且孩子在学校的成绩也越来越好,升入初中后,孩子开始显露以前所学的“面”的知识,成为全级尖子生。家长开始收获执行了我的教育方法的喜悦成果。这就叫“事半功倍”。
孩子的学习形式与成人是完全不同的,成人只能“一心一用”孩子可以“一心万用”,你同孩子说话时,你看见孩子好象是在玩没有听你讲话,其实孩子大脑在接收你话音信息,可是家长确误以为孩子调皮不学知识。孩子学到的知识是建立思维,几年后才会发生作用,而且终身不忘,成人学到的知识是增加记忆,可能过几年就忘了。如果你是老师,你同时教一群老人和一群孩子学知识,我可以推理你的教学结果:一群老人当天就学会了你的知识,可是第二天这群老人都会把知识忘的一干二净,以后你再教他们,其结果也是一样,最后你这老师会劳累沤血而死,其结果也是一样的。而这群孩子确不同,你教这群孩子半年甚至一年两年,可能这群孩子对你的知识毫无反应,但是过了几年后,这群孩子就会将你的知识运用发挥至更高的层面,你的知识将终身作用于孩子的大脑。
忠告家长:不是孩子不爱学习,而是传统的指导思想与教育方法发生了错误,孩子是冤枉的,孩子是受害者。
为什么我国总在奥林匹克竞赛上获奖,而和诺贝尔奖无缘,症结就出在没处理好“点”与“面”的学习关系。奥林匹克奖获得者都是从做小学生时就开始在几个“点”上下功夫, 诺贝尔奖获得者都是从做小学生时就开始在“面”上下功夫。诺贝尔奖获得者在研究一个科学课题过程中,往往附带发现其它科学领域里的科学成果,而只有“点”的知识的人是不具备发现“面”的综合素质能力的,这就是社会常说的,中国的培养成果是高分低能。
最近网络和各大媒体都在热炒1500名硕士竞聘“猪肉佬”职位,这是应试教育的悲剧,是国家资源的浪费,是国家教育战略的失误。如果把这1500名研究生安排在幼儿园做幼师,用他们的思维与知识教育培养下一代,我认为这才是教育强国之本。让中国的下一代接受最好的早期教育!
“ 费曼是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在科学上的造诣自不用说。钻研物理学之余,这位天才还留下了种种轶事:在巴西嘉年华会演奏桑巴音乐,在美术馆给裸体模特儿画素描,在电视上做实验演示“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的原因……。”(转载《财经》杂志记者李虎军博客)
美国教育与中国教育的本质区别就是“面”与“点”的教育区别。
2001年8月,美国总统布什参观美国当地一家幼儿园,他对幼儿园的孩子们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美国国家导弹防御(NMD)系统》。美国总统给孩子们演讲这么高深的题目,目的就是为了给美国孩子们的大脑里埋下一粒爱国的种子,这就是美国保持强盛国家的早期教育之灵魂。但是这样的题目在中国是理解不了的也是不可接受的非夷所思痴人说梦。(注:该段落的感触来源于我2001年8月收看香港翡萃台(TVB)的新闻报道。)
如果家长把学校的“点”与家庭的“面”结合起来,那么家长会发现,孩子的大脑会轻松地装下整个宇宙的知识。物理学上有个压强原理:如果力作用在一个点上时,压强特别大。同理,如果把“点”改为“面”,把“面”扩大至地球的面积(所有人类的知识),再把“面”扩大至宇宙的面积……,压强将是多少呢?结论是孩子将会轻松吞下整个宇宙的知识量,而一点都没感觉到学习压力。
五、如果教育方法得当,那么十岁前的孩子其综合思维能力完全可以超越大学生!
美国最新的脑科学证明,人在6岁前大脑已学习完成了整个人生的80%的知识量。
在6岁前学习的知识越多,今后的20%知识量就会变的越大,即100的百分之20是20,1000的百分之20是200,10000的百分之20是2000,以此类推。人在0岁至6岁年龄段是大量吸收知识的宝贵时间,是大脑最发达的年龄段,该年龄段的大脑能轻而易举地吸收各种知识。孩子认知“桌子”与认知“化学元素周期表”,这两类知识对孩子没有难度上的区别。传统教育观点是让孩子步步为营,从易到难。其实这种方法坑害了孩子,现在越来越多的初中学生感觉到学习的压力越来越大,感觉到大脑僵化了学不进去了,最后被中考、高考淘汰。传统教育“步步为营”的方法,错失了孩子大脑吸入高级知识的最发达年龄段,导致孩子上中学后经受不起学习压力的恶果。
如果教育方法得当,那么孩子就会轻而易举地快速地学习知识,而不会感觉丝毫压力,因为此时的大脑处于最发达的时期。掌握一种语言不亚于掌握大学知识难度,一个大学生和一个孩子同时从北方来到广州,孩子在广州幼儿园里“混”上一年,孩子就能轻易掌握一口流利的粤语,而这个大学生日夜苦学粤语,还是感觉学习粤语非常非常难,几年后大学生还是没学会粤语。如果是年过三十岁的人学粤语,可能花一辈子时间也学不会了。二十岁的人几年内可以学完大学课程,但是在几年内根本无法学会粤语。这个简单的实验证明了我的理论:人的学习能力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学习的效果越好。 越接近0岁,教育的效果越优秀越接近一致。
专家们总在指责我的教育理论,专家们"理直气壮"地质问我:“你给那么小的孩子讲大学的课程,孩子能听懂吗?”我是很倔的人,我宁愿和家长说一万句话,我也不愿意跟专家们说一句话,话不投缘半句多。在此,我要反问专家们:你们0-2岁时,你们还记得你母亲对你们说过的话吗?你母亲当初就不该给你们说话,因为你们什么也听不懂!如果当初你们母亲不跟你们说话,你们现在肯定是一群在野地上跑的嗷嗷乱叫的“狼人”。我忠告专家们,不要以为多读几本书凭个头衔就胡说八道,你们的信口开河会害死几代的儿童!
我们谁也不记得2岁前,我们的父母对我们说过的话,偏偏这时候父母的话语给我们建立了终生发生作用的最宝贵的母语思维,以后的一切其他思维都是在母语思维的基础上进化完善的!
家长给予孩子创造的最优质的教育条件,不是在大学也不是在中学,而是在12岁以前。12岁以前的教育成果是优秀的,那么今后孩子升入重点高中、名牌大学甚至哈佛大学是顺理成章的事。这就是我们祖辈常说的“八岁看到老”,蒙台梭利说的“三岁决定一生”。
传统专家的误导使家长进入了一个误区,以为让孩子玩才是快乐的事。其实不然,学习是人与其它动物的本质区别,儿童对学习更是充满了饥饿感。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维持生命的生长靠食物、水、空气、阳光等等,但人们确忽视了大脑所需要的生长条件,知识是大脑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早期让儿童在一种纯粹玩的环境中成长,那么这个儿童就会毁掉。
我不知道家长有无留意博客中我大头像的背景,背景是一张经我设计的《趣味性化学元素表》,原本枯燥无味的《化学元素表》经过趣味性的加工,将《趣味性化学元素表》挂在儿童的卧室里,儿童就特别喜获研究化学元素的奥妙了。不出一年,全部化学元素不知不觉地都装进了儿童的大脑。
我十五年的研究与实践,我证明了一条科学理论:人的学习能力与年龄成反比!任何高难知识只要进行“趣味性”加工,那么儿童会在短短几年里“吃”下全部知识。儿童的学习能力是成人的千百万倍。如果把目前世界最高的物理工程《强子对撞机》理论经趣味性的加工,那么儿童凭大脑的优势可以在短短几年里“吃”下全部理论。
儿童的思维上升类似台阶一样是跳跃式的,对儿童大脑而言,没有知识的难易之分,但是儿童不喜欢重复太多的学习,这是儿童大脑的特点。
传统理论认为儿童思维是螺旋式上升的,在这错误理论指导下生成了错误的反反复复的灌输方法,造成今天儿童的厌学情绪。反反复复的灌输方法在20年前马马虎虎还是适用的,因为那时候文化生活比较单一,20年前的孩子不上学就没了精神色彩。而今天时代不同了,今天已进入文化色彩千奇百怪的年代,千奇百怪的文化色彩在跟学校掠夺孩子的兴趣。如果学校的教育还是几十年一贯制,那么孩子的兴趣就会向社会多彩的文化偏离,造成了厌恶学校学习的情绪。厌学是造成问题儿童、问题少年的根源。
正如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由225个大公司领导人与大学校长组成)所说的:“如果美国的孩子不能受到良好的早期教育,美国就无法在未来全球市场中竞争。很难想象出有比学前教育有更高效益的投资项目!”
六、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开发孩子的综合思维能力?
天才儿童的表现往往是升入中学才开始显露的,他们对学习不会过份感到压力,尤其是在高中表现的天才效果更为突出。重点高中里的理科尖子学生,基本都不是靠死记硬背来获取全级尖子的。在同学眼里这些尖子对学习很轻松,有些尖子生甚至比别的同学花费在书本上的时间少之又少,有些尖子生甚至在课堂上看课外书,他们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数学考试成绩都是非常出色的。其实他们都是早期培养的结果,是早期建立了高级思维发生作用的成果。
音乐思维、逻辑思维、导向思维、艺术思维、想象思维、空间思维等思维构成了综合思维。导向思维是我新提出的一种思维,例如盲人是依靠思维辨别方向的,正常人依赖目视而使导向思维关闭了,如果有意识地训练孩子的导向思维,那么可以提高信息在脑神经中枢里的流通速度,提高脑神经中枢的反应能力。各思维之间是相互贯通相互作用的,音乐思维是综合思维的领头雁。让音乐思维带动其它思维,是开发综合思维的关键。我花费了近十五年的时间,完善了开发综合思维的整套科学方法。研究如何简化方法降低成本,使低收入家庭也可以实施的方法。以下是我多年的研究课题,这些研究课题已转化为系统的简便的家庭操作方法(家庭操作方法集中体现在《种子计划A方案》里):
研究大脑波形与哪种音乐波形近似?
研究让孩子听什么音乐,就可以非常容易地开发音乐思维?
研究如何让音乐思维带动其它思维?
研究如何培养孩子作曲能力?(此项只适用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在培养三年的时间里,让儿童具备创作钢琴曲的能力。)
研究如何让孩子喜欢演奏钢琴的问题?(此项只适用有经济条件的家庭,对初学钢琴的儿童是百分之百成功的。)
研究大脑不受文化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
研究儿童过早接触电脑,对儿童造成的损害问题?
研究大脑记忆库里储备什么样的信息将对今后学好数学起到作用?
研究如何激活导向思维提高大脑反应能力?
研究如何扩大大脑的装载容量?
研究高级创造力形成的条件?
研究手指与大脑的协调训练问题?
研究肢体与大脑的协调训练问题?
研究如何进行美术训练?
研究如何让孩子在家里学会一口流利的美国口语,而不用聘请外籍教师或家教老师?
研究如何安抚孩子紧张了一天的神经问题?
研究孩子的学习方式问题?
研究如何让孩子学习大学课程的问题?
研究让孩子选读什么图书的问题?
研究如何让孩子利用有限时间在快快乐乐中充分学习的问题?
研究如何把枯燥的学习变成趣味性的孩子喜欢的乐事?
研究如何培养增强孩子心理承受力的问题?
研究如何改变内向性格问题?
等等。。。。。。。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差别出自是否科学利用了时间。
时间对孩子更是非常宝贵的,错失培养年龄是多少金钱也无法挽回的。要在有限的几年内,在孩子身上完成以上的研究成果,必须要创立科学的方法,要创立一举几得的简易培养方法,用最简单的方法连接各种思维相互作用相互推动的逻辑链条。做一件教育工作,要让孩子获得多种思维开发效果,这就是我为家长献上的《种子计划A方案》。
例如《种子计划A方案》里,要求让孩子观看一眼显微镜下的微观景物(每个孩子都喜爱观看),然后让孩子在纸上画下微观景物(每个孩子都喜欢画),这个简单的教育动作,达到了几个目的:一,孩子大脑记忆库里储备了微观景物,为今后的创造力储备自然界的图象信息;二,精彩的微观图案,培养了孩子的学习自然科学兴趣;三,建立了孩子的逻辑思维训练;四,增加了孩子的画画兴趣,为今后绘画训练打下兴趣基础;五,是培养孩子不受文化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六,建立了孩子的艺术思维、想象思维训练。
我的理论可能从根子上铲除了传统早教理论或者是动了他们的“奶酪”,2005年期间,我成了全国媒体与早教“专家”们攻击的焦点。 2005年是我感触最深刻的年代,一但学术腐败学术造假的“权威”们把持了幼教“国门”,真学问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 他们不但断章取义我的理论更是无中生有地编造一些莫须有的东西强加在我头上,我是哑巴吃黄莲有口难辩,因为舆论掌握在他们手中,他们肆无忌惮地玩弄社会。某些记者在2005年某日蹲在自家茅坑里编造出了“无经筛选,只要按我的计划做,就能达到××××的效果。”的臆想。我现在博客的《相册》里公开十份2003年至2004年间的旧报纸(北京青年报、北京晚报、北京晨报等),报纸里面有 “日出计划”刊登的招生广告,广告中特别声明参加“日出计划”的孩子必须符合四项条件:“1、符合相应级别的年龄限制;2、身体健康;3、智力正常;4、色觉正常。”来证明这些记者的彻头彻尾的谎言。
我是深受媒体造谣之苦,但静下心来一想又不值与这些无赖兼无知的记者与专家们动肝火,以后这些谎言是不攻自破的。这也是我不愿意公布培养成果的原因,我不希望孩子们受到媒体的伤害。
如果教育部门都象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一样关心、关怀、扶持“民间智库”的话,那么中国在不远的将来会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
我在博客里只公开我的实践理论而不公开成果,我不喜欢去说服别人信我的理论,我更不喜欢拿什么成果来说事来包装自己。
我在广告里的思想是非常鲜明的,因为我有实践的大批量成果与成熟理论做后盾,所以我敢于在首都大报上说出:“让十岁孩子综合智力超越大学生”的培养目标。今天,我重提媒体造谣惑众一事,我只是为了给家长说明情况给家长一个交代。想了解如何参加种子计划的家长请看博文《种子计划A方案》。
“种子计划”是攸武以个人名义借助网络平台,推广其全新培养天才儿童的理论和方法的总称。“种子计划”是针对全国家庭培养优秀儿童的既简易又便宜的方法。“种子计划”是每个家庭都能享受的培养孩子成才的简易计划。
“种子计划”,就是给孩子创建一个综合的科学的家庭环境,让这个环境熏陶孩子,这是培养孩子成才的最简单直接有效的家庭方法,这个家庭环境将对孩子一生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家里的老人、保姆都可以按《家长手册》操作。让孩子看看图书(家长按目录到书店购书),每一张图片就是一粒“种子”;让孩子观看显微镜,每一幅微物景观也是一粒“种子”;让孩子按照说明书,亲手组装彩色大分子模型,也是一粒“种子”;让孩子听听音乐(家长手册里规定给孩子听什么音乐),每一首音乐也是一粒“种子”;家长手册里还规定了让孩子听那种英语,花一百多元钱到书店里买那套英语CD,就可以掌握一口流利的美国口语等等。
如果家庭经济条件好的,还可以给孩子聘请个大学生做家教老师,学习大学的生物学。攸武并不是让孩子此时掌握多少大学知识,只是为了给孩子大脑埋下一粒“种子”。孩子听老师的每一句话,也是一粒“种子”。孩子与老师一起组装分子模型,一起观看显微镜下的景观,孩子在学习科学过程中始终保持趣味性的环境,不知不觉地接受了高级知识的熏陶,埋下了逻辑思维的“种子”。
这些“种子”将深深埋在孩子的大脑里,今后“种子”遇到“土壤”等条件就会“发芽生长结出累累硕果”。这些孩子升上初中后,孩子将会“大口大口”地“吞”下学校的知识,孩子已忍受不住学校的授课进度之缓慢,此时孩子进入了自我学习状态,将远远超越了老师的授课内容。
攸武从全新的角度解答儿童的大脑科学, 人的学习能力与年龄成反比,年龄越小接受教育的能力越强,随着年龄的增长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越弱,最后丧失接受高级知识的能力。如果不抓住儿童期大脑最发达的时机,给予儿童一个最高的知识传授环境,等孩子长大后再乌七八糟地给他们灌输高等知识,,那时候才发现他们的大脑已经“僵硬”了,高级知识已经很难装进去或者装入的速度很慢。
如果按循序渐进的传统思想,那么孩子学100年乃至1000年,也永远是个不及格的学者,而且年龄越大越落伍。
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小时候,听的事或见的事记忆最深刻,虽然我们每人都不记得0-2岁时,父母对我们说过什么?但是,0—2岁时,父母对孩子说的话确建立了孩子的母语思维,母语思维在影响作用着我们今后的一切。。。。。。!
很多家长都认为自己孩子还小,结果一晃就是几年,把最宝贵的黄金时间耽误了,另有一些家长并不抱有把孩子培养成人材的想法,认为只要孩子开心快乐成长就满足了,但是,这天真幼稚的想法,很快将被残酷的竞争现实打破,孩子没能力竞争,孩子也会抱怨家长终身, 家长后悔莫及。
随着科学环境的进步,人类早期的智力潜能随环境进步(外界信息越来越精彩,越来越强烈)而被激活的越来越多,学习的能力也越来越强,完成掌握知识(完成大学学业)的周期越来越短,成才(出科学成果)的年龄越来越小。科学的发展(信息量的爆炸)使人类一代胜过一代,同时,科学发达又是一把双刃剑, 科学发达带来的文化垃圾侵蚀孩子大脑也越来越严峻,精神垃圾无处不在,稍不留意孩子就被俘虏,使得今天出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生厌学、网痴、自杀,而且比率逐年增大,去年中小学生厌学率是30%,如果社会找不到解决良方,那么厌学率将会以每年10%递增。所以攸武提出了全新的理论之一,给予孩子建立能抵御精神文化垃圾侵蚀的超强免疫力(如追星、厌学、网痴等等)。
儿童大脑既发达又脆弱,给予儿童大众教育的同时还必须给予儿童个体的教育机会。儿童需要大众化的普通教育,也需要个体化的优质教育。
“种子计划”是让大众家庭花费最少的钱,使孩子获得最优秀的成果并达到“种子计划”所设计的目标。。"种子计划"只不过是给孩子大脑发展创造一个科学环境,孩子大脑通过"种子计划"的熏陶,使孩子进入自我学习自我完善的状态,这就是种子计划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