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

2008年12月2日

中华茶文化的对外传播历史


    
中华茶文化因其特定的内涵,具有很强的民族性,而越具有民族性的文化,也越具有世界性。中华茶文化在不断丰富发展的过程中,也不断地向周边国家传播,不断地影响着这些国家的饮食文化。
⑴茶入朝鲜半岛
    朝鲜半岛在四世纪至七世纪中叶,是高句丽、百济和新罗三国鼎立时代,据传六世纪中叶,已有植茶,其茶种是由华严宗智异禅师在朝鲜建华严寺时传入至7世纪初饮茶之风已扁及全朝鲜。后来,新罗在唐朝的帮助下,逐渐统一了全国。
    在南北朝和隋唐时期,中国与济、新罗的往来比较频繁,经济和文化的交流关系也比较密切。特别是新罗,在唐朝有通使往来一百二十次以上,是与唐通使来往最多的邻国之一。新罗人在唐朝主要学习佛典、佛法,研究唐代的典章,有的人还在唐朝做官。因而,唐代的饮茶习俗对他来说应是很亲近的。
    新罗的使节大廉,在唐文宗太和后期,将茶籽带回国内,种于智异山下的华岩寺周围,朝鲜的种茶历史由此开始。朝鲜《三国本纪》卷十,《新罗本纪》兴德王三年云:"入唐回使大廉,持茶种子来,王使植地理山。茶自善德王时有之, 至于此盛焉"。
    至宋代时,新罗人也学习宋代的烹茶技艺。新罗在参考吸取中国茶文化的同时,还建立了自己的一套茶礼。这套茶礼包括
一、吉礼时敬茶;
二、齿礼时敬茶;
三、宾礼时敬茶;
四、嘉时敬茶。
    其中宾礼时敬茶最为典型。高丽时代迎接使臣的宾礼仪式共有五种。迎接宋、辽、金、元的使臣,其地点在乾德殿阁里举行,国王在东朝南,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或国王在东朝西,使臣在西朝东接茶,有时,由国王亲自敬茶。
    高丽时代,新罗茶礼的程度和内容,与宋代的宫廷茶宴茶礼有不少相通之处。
⑵茶入日本


    中国的茶与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最为深刻,尤其是对日本茶道的发生发展,有着十分紧密的渊源关系。茶道是日本茶文化中最具典型性的一个内容,而日本茶道的发祥,与中国文化的熏陶戚戚相关。
    中国茶及茶文化传入日本,主要是以浙江为通道,并以佛教传播为途径而实现的。浙江名刹大寺有天台山国清寺、天目山径山寺、宁波阿育王寺、天童寺等。其中天台山国清寺是天台宗的发源地,径山寺是临济宗的发源地。并且,浙江地处东南沿海,是唐、宋、元各代重要的进出口岸。自唐代至元代,日本遣使和学问僧络绎不绝,来到浙江各佛教胜地修行求学,回国时,不仅带去了茶的种植知识、煮泡技艺,还带去了中国传统的茶道精神,使茶道在日本发扬光大,并形成具有日本民族特色的艺术形式和精神内涵。中国茶叶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浙江的佛教对日本的影响和日本遣使、学问僧在浙江的游历。在这些遣唐使和学问僧中,与茶叶文化的传播有较直接关系的主要是都永忠和最澄。
    都永忠在兴仁宝龟八年(唐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777年),随着唐使到了中国,在唐朝生活了二十多年,后与最澄等一起回国。都永忠平生好茶,当弘仁元年(唐宪宗元和十年,公元815年)四月,嵯峨天皇行幸近江滋贺的韩琦,经过梵释寺时,作为该寺大僧的都永忠,亲手煮茶进献,天皇则赐之以御冠。同年六月,嵯峨天皇便命畿内,近江、丹波、播磨等地种茶,作为每年的贡品。后来,茶叶逐渐成为宫廷之物,深受皇室宠爱,并逐步向民间普及。

    传播中国茶文化的另一个重要人物是日僧最澄。最澄到浙江后,便登上天台山,随从道邃行满学习天台宗,又到越州龙兴寺从顺晓学习密宗,永贞元年(805年)八月与都永忠等一起从明州起程归国。从浙江天台山带去了茶种,据《日本社神道秘记》记载最澄从中国传去茶种后,植于日吉神社旁(现日吉茶园)。最澄在将茶种引入日本的同时,也将茶饮引入了宫廷,得到了天皇的重视,具有与都永忠同样的功绩。
   


最澄之前,天台山与天台宗僧人也多有赴日传教者如天宝十三年(754年)的鉴真等,他们带去的不仅是天台派的教义,而且

posted @ 2008-12-02 15:39 茶人 阅读(5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和七碗茶就能变神仙 唐朝人是怎样喝茶的

        大唐是中华民族的鼎盛时期。随着唐帝国强大的国际影响和频繁的国际交往,中国的茶香、茶艺,远播海外。

  大唐皇帝在六迎佛骨时,曾将一套价值无与伦比的宫廷茶具,奉献给法门佛祖。1987
年4月3日,这批稀世珍宝重见天日,立即引起世界轰动。这说明,唐代已是我国种茶、饮茶以及茶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茶叶逐渐从皇宫内院走入了寻常百姓的家庭,因此无论是宫廷茶艺、宗教茶艺、文士茶艺和民间茶艺,不论在茶艺内涵的理解上还是在操作程序上都已趋于成熟,形成了多种多样各具特色的饮茶之道。

  唐朝人到底是怎样喝茶的?这是一个人们感兴趣的问题。西安福宝阁根据我国茶文化专家、学者的研究,及陆羽《茶经》的记载,艺术地复原了“大唐茶韵”,其中包括“清平茶”、“大唐贵妃茶”、“大唐文士茶”、“大唐禅茶”、“大唐民俗茶”等,让今人了解了大唐的茶文化。

  大唐君臣清平茶说的是唐明皇李隆基邀请大学士李白品尝全国各地进贡的新茶贡品之事。李白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大唐君臣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是盛唐时期的宫廷茶艺。

  长安汇萃了大唐的茶界名流文人雅士,他们办茶会、写茶诗、著茶文、品茶论道、以茶会友。高僧皎然在《饮茶歌诮崔世使君》一诗中就写道:“……一饮涤昏寐,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世人饮酒多自欺。”唐代饮茶诗中最著名的要算是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所论述的七碗茶了:“一碗喉吻润。二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章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轻。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腑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喝了七碗茶就能变成神仙。

  文士茶道分为备器、净手、焚香、礼拜、赏茶鉴茶、鉴水、烹茶、闻茶、观色、谢茶等。受邀参加茶会的文士用弹琴、吹笛、舞剑烘托茶会气氛和答谢主人。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大唐宫廷茶具,证明唐代佛门禅茶已经非常兴旺。钱易曾说过这样一个故事:唐宣宗曾问一位130多岁老僧,吃了什么药能这么长寿?

  老僧说没吃什么药,唯一的嗜好是饮茶。法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茶道程序繁多,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

  所谓“吃茶”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熬成粥吃,在唐代已经非常流行。陆羽在《茶经》中就记载了这种吃法。

  大唐时期“茶道”的出现表明,饮茶已不仅仅是一种生活方式,还是一种境界,一种修身养性的方式。

posted @ 2008-12-02 15:02 茶人 阅读(5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历史与空间 茶的小史(图)


环球在线消息:茗,本指天色较晚时采摘的茶叶,泛指茶叶,又指用茶叶泡制、烹制或煎制的饮料。

宋人苏东坡在《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诗中将好茶比作美女:“仙山灵雨湿行云,洗遍香肌粉未匀。明日来投玉川子,清风吹破武陵春。要知玉雪心肠好,不是膏油首面新。戏作小诗君勿笑,从来佳茗似佳人。”
 
茶树古已有之。茶树原产地有两种说法:一说是在云南,一说是在西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云贵高原地区。是谁发现茶的呢?传说上古的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又一说,“黄帝食百草,得茶解毒。”《尔雅.释木》中记载:“槚,苦荼。”晋人郭璞注曰:“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煮羹饮,今呼早取为荼,晚取为茗,蜀人名之苦荼。”明确地描述了茶树的特性。
 
茶最初是作药用、食用和祭祀用,然后才作饮品。炎帝、黄帝中毒,得茶而解之,即是茶的药用。秦汉时期《神农食经》中说:“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三国魏华陀《食论》说:“茗久食益思意。”汉代之前茶主要用作食品,《诗疏》云:“椒树、茱萸,蜀人作茶,吴人作茗,皆合煮其中以为食。”现在的腌渍茶、打摆茶、油茶、烤茶、罐云茶等,均沿用古习。
 
茶作为饮品不过二千余年,西汉巴蜀有饮茶时尚,有专用茶具,还有茶市。公元前59年西汉人王褒在《僮约》一文中记载了家僮每天要做的事情,其中有“烹茶尽具,武阳(今四川彭山县)买茶”,可见当时饮茶已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了,并且茶叶已成为商品,形成了武阳这样的茶叶集散地。
 
南朝齐国人王肃投奔北魏,不吃羊肉及酪浆(即牛奶或羊奶),常吃鲫鱼羹,渴则饮茶。有一次他拜见北魏高帝拓跋珪,却开始食羊肉、酪浆。魏高帝感到很奇怪,就问他:“羊肉与鱼羹比怎样?茶汁与酪浆比又怎样?”王肃回答:“羊是陆产之最,鱼是水族之长。羊好比齐鲁大邦,鱼好比邾莒小国。惟茶不中,与酪为奴。”彭城王拓跋勰插嘴:“卿不重齐鲁大邦,而爱邾莒小国。明天我们为你设邾莒之会,亦有酪浆和茶。”后来人们就把茶叫做“酪奴”。
 
唐朝有一种名茶,产于安徽安庆县天柱峰。唐朝宰相李德裕有一朋友被朝廷授予舒州(今安徽舒城县)知州,李德裕对他说:“你到了舒州,天柱峰的茶叶请你寄三数角(角是贮茶器)给我。”那人一到舒州,便连忙托人带了几十斤天柱峰的茶叶给李德裕。

可李德裕不受,退还给了朋友。第二年,朋友被罢去舒州知州,临行前,他精心挑选了几角天柱峰的茶叶送给李德裕。李德裕高兴地收下了,对朋友说:“这茶可解酒肉毒。”说完,他叫仆人煮了一壶茶,然后把茶倒进盛着肉的银盒子中,盖上盖子。第二天早上,李德裕与朋友一起打开盒子,肉已经化成水了。众人都服其广识。
 
唐人喜欢把茶叶加工成饼,用黑茶叶包裹,中间打一个洞,用绳子串起来,便于携带,这称为串茶。
 
南唐京都开封禁苑有北苑使董源,世称“董北苑”,善制茶,人以为贵,称此茶为北苑茶。其后福建建州(今建瓯市)凤凰山所产之茶,亦称北苑茶。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赵光义始制龙凤模,以此造团茶,称为“龙凤团”,专供宫廷饮用,以别于士民所饮的茶。

宋仁宗赵桢庆历年间,福建转运使蔡襄又制出小团茶,用作贡品。小团茶极为贵重,宫人往往在茶饼上镂上金子,二十余饼重一斤,值白银二。但这种茶不易得,宋仁宗每次到南郊祭拜天地时,赐中书省和枢密院各一饼,四人分一饼。
 
南宋时期,日本僧人慕名来到中国,在不下100座寺庙中学习中国茶文化。后来荣西和尚将茶种带回日本种植,形成了日本的茶文化及茶道,荣西和尚被日本人封为“茶祖”。多数国家“茶”字的发音都是从汉语“茶”的字音变化而成的。英文tea从厦门话茶字音te转变而成,而英文俚语茶就是cha,这与茶的符中文读音更接近;俄文则是我国北方话茶叶的译音;日文的“茶”字读“恰”,完全是照汉字读音。 (萧养田 来源:香港文汇报)

posted @ 2008-12-02 14:53 茶人 阅读(6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泉州情结下产生的武夷清源茶饼


前世篇

  武夷清源茶饼源于武夷山,说起来历,还有一段佳话。武夷山僧人多为泉州人,由于都有泉州情结,他们便将密制的茶饼命名为武夷清源茶饼。清朝光绪年间,在武夷山清源洞为僧的南安人郑青松带弟子倪志元到泉州省亲。
 
 
 
倪志元又名倪鸿贵,自幼拜郑青松为师。

  茶饼成就了一段佳偶,也造就了一段佳话。郑青松不仅将茶饼传给外甥女庄密娟,还将外甥女许配给倪志元,夫唱妇随,夫妻俩都成了制作茶饼的“高手”。

  今生篇

  茶饼泉州情结

  郑青松和倪志元师徒在武夷山清源洞制作茶饼,每年回泉州探亲,都带些自己制作的茶饼馈赠亲友,武夷清源茶饼的功效,逐渐在泉州广为流传。

  1914年,郑青松在武夷山病逝,倪志元将制作茶饼工艺传给其胞侄,但制作工场仍设在武夷山清源洞。1926年,工场移至武夷山麓赤石街。

  叶落归根。离乡日久,思乡愈切。1930年,回到泉州后,倪志元在泉州市中山中路开了家“倪鸿记”茶店,专门经营清源茶饼,随后茶店又迁至中山中路67号。

  1932年,倪志元在泉州病逝。同年,其妻庄密娟将茶饼工场移至建瓯。

  泉州人依然割舍不掉茶饼情结。之后,倪志元传人——泉州民主爱国人士倪郑重先生继承了武夷山茶饼工场和泉州“倪鸿记”茶店。倪先生扩展各种销售渠道,武夷清源茶饼被传到漳州、厦门,并分别设立了代销点,同时又向东南亚、新加坡、印尼等华侨聚居地“进军”。武夷茶饼的年产量从4000多斤增加到两万多斤。

  1956年,茶叶全行业公私合营,“倪鸿记”茶店归泉州市茶叶总店(泉州市茶叶加工厂前身)管理。倪郑重先生将珍藏的武夷清源茶饼秘传手抄本献给国家。庄密娟也亲自到泉州市茶叶总店向职工传授制作工序,使得武夷清源茶饼在泉州得到传承。

  “非典”抢购风潮

  “一到了夏天,这是我们工人最忙碌的时候。”泉州市茶叶公司办公室主任张智彬告诉记者,工人们要冒着60多摄氏度的高温在烘烤车间里赶进度,十分辛苦。泉州茶叶公司目前隶属供销系统。

  “每年夏天,茶饼基本要脱销。”张智彬说,武夷清源茶饼生产出来后一般都需要储藏二三年再卖,因此仓库一般都有库存。

  惟独是在2003年非典时期,武夷清源茶饼遭到泉州人的抢购,这次抢购潮,让茶叶公司的员工又喜又惊。

  “那几天,泉州盛传武夷清源茶饼可防治非典,我们在中山路的店还没开门,就已经有很多市民在排队了。”张主任称,那段时间,公司几年的库存一扫而空,工人们几乎要天天加班才能满足市民需求,而武夷清源茶饼的销量也达到了顶峰。

  茶叶公司目前职工(含退休职工)共有一百多人,对于茶叶公司而言,集体企业体制的束缚注定了其发展只能是循序渐进。立足于本地,覆盖城区,渗透乡村,“用城市包围农村”成了“武夷清源茶饼”发展的路线图。

  茶饼“冷热不均”

  与灵源万应茶已经获得国家医药GMP认证相比,武夷清源茶饼至今还没获得国家医药管理部门的认证。“我们与灵源制药厂,以前都是兄弟单位,来往也比较密切。”张智彬说,茶叶公司在2002年就购买了先进的设备,提升了武夷清源茶饼的生产能力,也使得生产更加卫生和规范。

  而竞争对手灵源公司在2003年改制后也大举购买设备,实行机械化运营。

  “武夷清源茶饼定位为保健食品,我们销售网络除了供销系统外,大多进入了超市和商场。”张智彬说。

  武夷清源茶饼由于其美誉度和知名度在坊间得到了许多市民的认可。但其在医药领域与食品领域均没有得到国家的相关认证,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

  由于保健品并不是药品,只是起到保健的作用,国家从今年起已经放宽了对保健品的审批权限。目前,泉州市茶叶公司也正积极争取国家的相关认证。

  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灵源也不例外。由于“灵源万应茶”属于国药准号的处方药,这就意味着消费者必须凭医生处方方可购买,这对其销售范围的扩大是个致命的打击。

posted @ 2008-12-02 14:51 茶人 阅读(100)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中国茶文化的历史讲述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随着饮茶习俗的普及扩展,中国茶文化闻名海内外。在茶叶历史上,茶叶向边疆各民族传播,主要是与藏民进行茶马互易。藏族由于地处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大量的高脂肪,由于没有蔬菜,需要用茶叶分解体内脂肪。故藏族特别嗜茶。茶是藏族人民生活的必需品,自然成为藏族地区所需的大宗商品。
唐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文成公主进藏,茶作为陪嫁之物而入藏。《西藏政教鉴附录》称:“茶叶亦自文成公主入藏也。”随之西藏饮茶习俗蔚为时尚,以使奶与肉食为主的边民得茶之大益,西藏高原,地势高亢,气候干燥、寒冷,藏族同胞主食以糌粑、牛羊肉、酥油及奶制品为主。由于长期的生活习惯和自然环境的影响,茶品成了当地人民日常生活的必须品。据《滴露缦录》记载:“以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热,非茶不解。”藏族民间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之说。可见茶叶在藏族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了。可是西藏地区由于它的特殊地理环境,认为不适宜生产茶叶,所需饮用茶叶全靠内地运去,千里迢迢,马驮车载,从唐时开始,已有千年。 在中国的大西南,有一条被誉为“第二条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这条滇藏贸易的重要通道,远在西汉时已现雏形。它东起云南和四川,会合于西藏昌都地区,并穿越西藏中南部。藏人“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而中央王朝则需要战马来赢得战争,于是茶马交易成为汉族同游牧民族之间经济交流的重要形式。“茶马古道”地势十分坎坷,完全是纳西族和藏族的马帮一步步走出来的,他们逢山开路、遇河搭桥,用他们的血汗铺成古道。

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的20多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茶文化有了一个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国内很快兴起了“茶文化热”。茶文化的各个方面都有了迅速的发展,现简要介绍如下。

1.各种形式的茶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1985年杭州“茶人之家”成立后,经常举办茶会;1989年在北京举办了“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展示了大量中国茶的历史文化图片和名优茶产品,吸引了33个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人士参加;1990年在杭州举办了“茶文化节”,同时举行茶文化展示、研讨与表演,内容丰富。此后,各地纷纷仿效,举办形式多样的茶叶节和茶文化节。通过这些茶文化活动,既普及了茶文化,也展示了各地的名优茶,促进了茶叶消费,对地方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利。

2.茶文化的研讨与交流顺利开展

自1990年在杭州举办第一届国际茶文化研讨会之后,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每两年举行一次国际茶文化研讨会。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茶文化专家学者踊跃参加,对茶文化的各方面展开深入的研讨,这对促进茶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3.茶文化著作等出版物不断涌现

自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全国各地的茶文化专家,在对茶文化深入研究的基础上,著书立说,茶文化出版物不断涌现。诸如《中国茶经》、《中国—茶的故乡》、《中华茶文化(光盘)》、《中国茶文化经典》、《中国茶叶大辞典》、《中国名茶志》、《中国茶文化大辞典》、《中华茶叶五千年》等大型茶文化著作纷纷出版。此外,茶文化的普及性读物和系列丛书也大量涌现。

4.茶文化社团纷纷建立

从1985年开始,先后在杭州、厦门、福州、上海、成都、济南等地纷纷建立了“茶人之家”之类的茶文化团体。1991年在杭州建立了“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随后在北京、上海、山东、四川、江西、广州、湖北、辽宁、新疆、宁夏、云南等地,也纷纷建立了茶文化研究会、促进会之类的社团。台湾、香港、澳门地区也先后建立了相应的茶文化团体。这些茶文化社团的建立,为弘扬茶文化、普及茶文化知识、开展国内外茶文化交流、推动茶文化事业的发展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5.茶馆业蓬勃兴起

随着经济的发展、时代的进步,文化休闲气息浓郁的现代茶馆,在各地

posted @ 2008-12-02 14:36 茶人 阅读(8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茶艺.茶道.茶文化

        这是其他餐饮业所不能比拟的。对在茶艺馆从事茶艺工作的人员,在文化素质上的要求也要比餐厅服务员更高一些,她们除了服务顾客之外,还肩负着普及茶艺知识、推广茶文化的高尚任务,应该具有一种使命感和荣誉感。

 

    那么,茶文化到底具有哪些社会功能呢?前述的众多有关茶道、茶德的论述,已包括这方面内容,也就是说,那些茶德所要求做到的,就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就是茶文化对社会的贡献。

    唐代刘贞亮在《茶十德》中曾将饮茶的功德归纳为十项: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心,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心”、“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范围。因此,除了增进人们健康、促进茶业经济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之外,还可以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简化归纳为下列三个方面:

    1. 以茶雅心——陶冶个人情操。茶道中的“清”、“寂”、“廉”、“美”、“静”、“俭”、“洁”、“性”等,侧重个人的修身养性,通过茶艺活动来提高个人道德品质和文化修养。

    2. 以茶敬客——协调人际关系。茶道中的“和”、“敬”、“融”、“理”、“伦”等,侧重于人际关系的调整,要求和诚处世,敬人爱民,化解矛盾,增进团结,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 以茶行道——净化社会风气。在当今的现实生活中,商品大潮汹涌,物欲膨胀,生活节奏加快,竞争激烈,人心浮躁,心理易于失衡,人际关系趋于紧张。而茶文化是各雅静、健康的文化,它能使人们绷紧的心灵之弦得以松弛,倾斜的心理得以平衡。以“和”为核心的茶道精神,提倡和诚处世,以礼待人,对人多奉献一点爱心,一份理解,建立和睦相处、相互尊重、互相关心的新型人际关系。因此,必然有利于社会风气的净化。

    范增平先生在《茶艺文化再出发》一文中曾将茶文化的社会功能具体归纳为下列几个方面:

    探讨茶艺知识,以善化人心。

    体验茶艺生活,以净化社会。

    研究茶艺美学,以美化生活。

    发扬茶艺精神,以文化世界。(范增平:《台湾茶文化论》51页,台湾碧山岩出版公司出版)

    范增平先生是以另一视角,从四个层面来论述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他这里所说的“茶艺文化”,实际上就是茶道精神,也就是茶文化的社会功能,与我们上面所述基本精神是一致的,可以互相参照,互为补充。我们每一个从事茶文化事业的茶人,都应该自觉地以此作为我们的最高指导原则和最高追求,为祖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posted @ 2008-12-02 14:33 茶人 阅读(86)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半截子茶客人生

 1986年的秋天,师范毕业的我,成为贾平凹先生归类的九类人——“穷教员,山珍海味认不全”的乡村教师。每天从早到晚,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如同深山里小沙弥诵经一样,重复而平淡。闲暇时间,苦茶一杯,看远处的青山,听近处的泉声,成为每天约定俗成的功课。坐在房
  我是一个缺少意志力的人,还得感谢我已亡故的父亲,要不是他老人家,想必现在也是一个兼茶兼烟兼酒之人。我的父亲是一位乡镇企业的木匠,每天重体力劳动,养成了用烟放松自己的习惯,逐渐成为一位“九段”烟民,一块二一包的“梅园”,一天一包多。记得我小时候,早上起来,父亲痰声如鼓,仿佛一只夏天的蝉,响声一片。为此,母亲常常与他闹矛盾。父亲是一位心细的人,为了他的子女不再像他一样成为“烟”的后代,1983年,我上师范时,父亲特意捎好一包粗茶,叫我带上。父亲说:“学习累了,喝喝茶,好提提神”。久而久之,我对喝茶产生了兴趣。每每月底,家信中不忘四个字:钱少茶缺。特别提醒父、母。

  小时候,奶奶教导我,做人不做半截子人。但不知怎的,在奉茶这事上,还是难逃熟语,成为客人来了雅茶待,朋友一走喝粗茶的半截子茶客,想必还是验证了中国的古训——穷人的孩子会当家呢。
平淡的岁月,清茶悠悠情悠悠。

  一晃17年了,“九段”烟民的父亲已驾鹤仙去,留下孤苦的母亲和几个嗜茶的子女。成家后,单职工变成了双职工,每月的收入呈几何级数增长,再加上运气好,赶上小平同志的“科教兴国”重教育时代,我们这个教师家庭的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如同秋天一片高粱地。妻说:“茶鬼!买几斤好的吧!”我却说:“不可,不可,‘三条泥鳅赛上一条黄鳝’。”还是粗茶淡饭吧。不过,妻财权不放,每年明后雨前,总不忘让人从皖南带几斤春茶,放在冰箱里。而我每年也总瞒着妻子,偷偷地从巢南银屏山、黄山蕻里买几斤当地的炒青,味重,劲大,20元一斤,不贵。接下来,就是前文说的,“半截子”茶客的故事了。

  尽管阅历深了,知识多了,收入涨了,但我对茶还是不怎么开窍。喝茶17年,还是一个村野俗夫。喜欢大杯倒满,大口大口地,如牛饮。“浓、热、满”成为我的习惯。妻说:“茶鬼!能不能喝慢一点,你看人家妙玉饮茶,如蜻蜓点水,美得很!”讲得我汗颜面红。也读过张岱的《陶庵梦忆》,也读过陆羽的《茶经》,更不必说研究了半年的《红楼梦研究》了。刻意地学学雅人,“惠泉吃茶去”,也有必要。

  学着讲茶叶、泉水、火候,还讲究茶具,特地托人从江苏宜兴买来一套紫茶壶。把粗瓷锈缸藏起来。再看看几本道教的养心书籍,修养修养自己。一年下来,还真有点儿长进。现在饮茶,心变细了,动作慢了,饮量小了,有时“东施效颦”地小口小口尝,用舌尖品着滋味吃。
  对茶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无须抽烟,案头有清茶一杯!无须养犬,窗外有鸟语盈耳!

posted @ 2008-12-02 13:11 茶人 阅读(52)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茶匠的心

 17世纪时,日本北方的土佐国,有一位贵族叫山内侯,当他要到江户参拜的时候,随身带着一位茶匠前往,因为这位茶匠在茶道上的造诣极深,山内侯一方面只爱喝他泡的茶,一方面有带他到江户夸耀的意思。

          林清玄


  茶匠虽然内心不愿意,还是勉强奉命前往。当时治安不靖,茶匠只好脱去茶匠的衣裳,带着长短刀剑,扮成武士的模样。

  到了江户,茶匠大部分时间都留在主君的邸内泡茶。有一天,主君允许他在户外走走。他才出门不久,就在池塘边,看到一位容貌猬琐的武士,看来品性不佳的样子,茶匠内心有些畏惧,因为一路上担心遇到恶棍的事终要发生了,这使他踯躅不敢走到池塘边。

  果然,那位状似浪人的武士迎上前来,对茶匠说:“你看起来是来自土佐的武士,如果能让我领教一下你的本领,将是我的荣幸。”那武士手按剑柄。

  茶匠一阵心虚,说:“我虽然穿着武士的衣服,但我并非武士,我只是一个茶匠,比剑一定不是你的对手,你放过我吧!”

  浪人听了,知道茶匠的软弱,更欺生逼迫他,要他比剑,或交出身上所有的财物。

  茶匠本想交出财物,一走了之,但他立刻想到这样会破坏主君的令誉和自己的名声,便迎头准备一死。他又觉得这样死了很兴值,突然想到刚出门时曾路过一个教习剑道的道场,说不定可以去向剑匠学几招,以便能在比剑时有一个体面庄严的死法,像是第一流茶师赴死的姿势。

  于是他向浪人托称:“既然你非和我比剑不可,我也乐于试试你的本事,不过,我随身带着主君的重要信件,必须先去复命,等回来时再和你比剑。”

  浪人答应了。

  茶匠急忙跑到剑道馆的门口,求见剑匠。剑匠听了他的事,当他知道茶匠是来学一个体面的死法时,就说:“来我这里的徒弟都是来学求胜的剑法,你是第一个来学求死的剑法,我必须破例教你。既然你是茶匠,我教你求死之法,条件就是请你为我表演一次茶道吧!

  茶匠心想这可能是一生里最后一次泡茶,便一口答应,瞬时忘记即将赴死的事,全神贯注地泡茶,就好像泡茶是全世界惟一重要的事。他泡茶时那清朗、无念、庄严、绝俗的表情令剑匠深受感动,并喝下他深信是这辈子喝过最好的一盅茶,他感叹地说:“你已经不必学习什么死的方法,你刚才泡茶的心境,无论与任何武士决战都能取胜呀!当你去赴浪人之约时,首先就像茶道的准备工作,先郑重地向他问候,并道歉自己来晚了。告诉他你已做好决胜负的准备,然后脱下外褂,小心折叠好,再将扇子放在上面。系上缠头,围上腰带,把裤裙的口子找开。最后抽出长剑高举过头,摆好将对手砍倒的姿势,闭上眼睛,一听到喝声,就举剑向他劈去,这整个过程,一一专注,就像你方才泡茶的样子。”
茶匠道谢之后,向浪人约定的地方奔去,好像去为朋友泡茶,一点也没有恐惧。他按剑匠的忠告一一做了。当他最后举刀而立,那浪人仿佛看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格:无畏、无我、无念,浪人连喝声都叫不出来,对立了一分钟,浪人扔下武士的长刀,趴在地上求饶。茶匠原谅他,浪人连滚带爬地逃走了。

  我喝茶时,常会想到这个故事,想到我们的生命历程也许会不时遇到猥琐的浪人,纠缠不清,我们是不是都能庄严、无畏、优美地举刀而立呢?我们是不是都愿意像茶匠的心,人眼前这一刻,展现一个完全不同的人格呢?

posted @ 2008-12-02 13:08 茶人 阅读(5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谈茶与友谊

 从人类的文化和幸福的观点上看来,我并不觉得人类史上有一样比吸烟,饮酒,喝茶更有意义,更重要,而且对于闲暇,友谊,交际与谈话的享受更有直接贡献的发明了。所有的三种事情都有几个共特点:第一,他们对文化的影响是多么的重大,以致我们的火车除了餐车之外也还

        林语堂
  对于烟,酒,茶的适当享受,是只有在闲暇,友谊,与亲睦的氛围中才得有所发展的。因为只有具有伴侣生活感觉,慎交友,爱闲暇的人,才能享受烟,酒,和茶的。没有了社交本质,那么这些东西便也没有什么意义了。享受这些东西与欣赏月亮,白雪、以及花草一样,必须要有相当的友伴,因为这一点我是觉得便是中国的生活艺术家们往往所最坚持的。某种花必须与某种人共赏,某种风景又必须与某种女人共览,雨声如果要欣赏的话,也必须在夏日躺在深山寺院里的竹榻上欣赏;总之,最注重的便是情调,每种东西都各尤其适当的情调的,而不适调的友伴则会把那种情调完全破坏。因此,一个生活的艺术家所最坚持的第一点,便是凡希望要享受生活的,其必要条件,便是必须去寻找一些情投意合的朋友,而且要不殚麻烦地去增进友谊,保持友情,像一个妻子拉住她丈夫一样,或像一个高明的棋手跋涉千里去访另一棋友一样。这样的心旷神怡,周遭又有良好的朋友,我们便可以吃茶了。因为茶是为恬静的伴侣而设的,正如酒是为热闹的社交集会而设的。茶又一种本性,能带我们到人生的沉思默想的境界里去。在婴孩啼哭的时候喝茶,或与高谈阔论的男女喝茶,是和在雨天或阴天摘采茶叶一样的糟糕。茶叶在晴天的清晨采摘,那时的山上晨气清稀,露香犹在,固之茶的享受还是与幻术般的露的芬芳及风雅发生联系的。道家的极力主张回返自然,以及我们的阴阳育化宇宙的观念中,露水代表“灵液琼浆”,在一般人的想象中,这露水是一种清妙的食品。人类和野兽如果把这种东西喝的相当多了,便颇有长生不老的希望。狄更斯说得好,他说,茶“将永远成为知识分子所爱好的饮料”,但中国人则似乎更进一步,把茶与高超的隐士联系起来了。
  
  那么茶是象征着尘世的纯洁的了。从采摘,烘焙,储藏,一直到最后的冲泡和饮喝,在需要最清洁的手法,油腻的手或油腻的杯,稍有一点不洁净便是以轻易吧喝茶的雅致破坏无余。因此,喝茶的享受,最宜在眼前没有奢侈的东西,心中没有奢侈的思念的环境中。一个人和一个妓女在一起时,终究是在酒中找到了乐趣。而不是在茶中找到乐趣的;妓女有资格喝茶的,他们便是中国诗人学者所宠爱的人了。苏东坡又一次寓茶为“可爱的少女”,可是后来《煮泉小品》的作者田艺衡便马上加以限制说,茶如果必须以女子为喻的话,只可喻之为麻姑仙子,至于“必若桃脸柳腰,宜亟屏之销金幔中,无俗我泉石。”他又说:”啜茶忘喧,谓非膏梁纨绮可语。”
  
  真正爱喝茶的人觉得把玩煮茶和喝茶的用具,便是一乐趣。例如蔡襄。他在年老的时候已不能喝茶,可是每天还是烹而玩之,习以为常。另一学者周文浦,每天早晨至晚上,按时烹茶饮茶六次;他非常爱它的茶壶,死时并以之伴葬。喝茶的艺术和技巧因之是这样的:第一,茶最易受其他气味的沾染,自始自终必须绝对注意清洁,必须和酒及其他有气味的东西隔离。第二,茶叶必须保存在凉爽干燥的地方;在潮湿的季节,人们必须把时常要用的茶叶酌量放在特制的小罐里,最好是锡制的小罐;其余的藏在大罐里的茶叶则到必要时才打开;保藏的茶叶如果发霉,应放在锅里,用慢火焙一焙,不用锅盖,而不断用扇子扇着,使茶叶不致变黄火褪色。第三,烹茶的艺术有一半是在获得鲜美的清水;山上的泉水最佳,江水次之,井水又次之;自来水如果来自水池,也很不错,因为水池以山泉而源流的。第四,一个人要欣赏好茶,必须有一些恬静的朋友,而且人数一次不要太多。第五,茶的正常颜色普遍是淡黄色,深红色的茶必须和牛乳,柠檬或薄荷同喝,或用什么食物把茶的涩味冲散。第六,最好的茶有一种回味,这要在最后的半分钟,到茶的化学成分和唾液发生作用的时候,才能赶到。第七,茶须泡好即喝,如果你想和好茶,你不该让茶在壶里留得太久,使茶味过浓。第八,泡茶必须用刚刚煮滚的水。第酒,一切混杂物均不可用,虽则如果有些人喜欢杂一些别的味道(如素馨或桂皮之类),那也不妨。第十,好茶味道和“婴儿肉”的香味一样。

posted @ 2008-12-02 13:07 茶人 阅读(4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品出韵味 品出境界

饮茶的最高境界,则是识道。饮茶有道,道在何处?有人说:茶禅一味;有人说:和敬清寂;有人说:道在屎橛;种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可惜都叫人一头雾水。按我的理解,如果将茶作为一种精神的物质载体,茶道就是饮者通过饮茶这个活动形式,感悟到某种人生境界。感悟越深


茶饮到一定程度,便要讲究境界。第一是识茶。中国茶品类繁多,各有特色。饮者的最起码功夫,要一尝便知什么茶。至少也要懂得花茶、绿茶,红茶,乌龙茶、黑茶的区别。其次便是要分辨得出茶的优劣。茶的品质差别极大,也极细。同是绿茶,龙井与碧螺春有差别;同是龙井,特级与一级有差别;同是乌龙茶,岩茶与铁观音有差别;同是岩茶,本山与外山有差别。虽然不必如专业茶师那么精确,至少也要闻得出香型,喝得出醇厚浅薄,这才能品出韵味。

        有了识茶的基础,才能进入更高境界:首先是识水。茶既是一种饮料,就要讲究泡茶之水的质量。对此古人已有许多高论,经典的说法是“山泉最佳,井水次之,江水又次之”。而且要如王安石一样能喝得出江中水与江尾水的区别。今天情况已有许多变化。对于都市饮者来说,真正的泉水井水无处可觅,江水则污染得不能饮用。比较容易得到的就是优质矿泉水。注意不要用纯净水,更不宜用自来水。有了好水后,还要懂得冲泡的方法。一般来说,绿茶比较简单,八十度左右开水即可。乌龙茶的温度要求则较高,既要现烧,又不能沸滚太久。有了好茶好水,还要有好的茶具。这便是识器。
   中国的茶器,是一门洋洋大观之艺术。最好的当然要数江苏宜兴紫砂壶。名壶价值胜过黄金。除此,还有许多茶器如德化、景德镇的瓷茶器也很漂亮。对于一般饮者来说,要懂得欣赏。但是最重要的是要懂得茶水与器具相配的道理。比如,乌龙茶要用“曼生壶,若琛瓯”,必须将茶水从壶里倒到小瓯里,考究的还配有拇指大小的闻香杯,先闻后饮,所以又叫功夫茶。绿茶就最好用玻璃杯,看茶叶在晶莹剔透中如花般绽放,未饮先醉,自然别有风味。识器的还一重意思是要能识大器。即饮茶时的外部环境。品茶是一种高雅的休闲活动,可在陈设典雅的茶室中边饮边听若隐若现的轻音乐;可在朋友家中自泡自饮,随心所欲,慢慢啜品。可在花前月下,树旁水边,席地持壶,与自然为伍。不管什么环境,当以清静、洁净为上,方有情趣。

        识得水识得器,就该识人了。现在人们饮茶,已经不仅仅是解渴解乏,而是一种交际、休闲的方式。这也是如今都市中茶馆大兴的根本原因。俗话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若要使这茶饮的身心两畅,选择什么样的人一起喝茶就十分重要。因为喝茶跟喝酒不同,酒是越喝越热闹,越喝越兴奋,所以人多一些,杂一些不要紧。而茶呢,一般来说是越喝越清醒,越喝越淡泊,所以共饮者就不宜多,品格也要高雅。若与势利小人之流共座,就只会糟蹋好茶,败坏胃口。

posted @ 2008-12-02 13:03 茶人 阅读(64)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