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词的画面感
许多宋词,读来真的使人如身临其境或者是感同身受,让人仿佛能走进那个时代的生活里,与古人同愁共乐。
“乘彩舫,过莲塘,棹歌惊起睡鸳鸯。游女带花偎伴笑,争窈窕,竞折团荷遮晚照。”记不得这首词的词牌名了,整首词,把标点算在内,也就36个字,但活脱脱就是电影或电视里的镜头。它能让人看到在一抹斜阳的映照下,乘着画船的姑娘们头顶荷叶、手执荷花、结伴而行的场景,耳畔能清晰地听到她们欢快的笑声。她们穿越了时空,永远活在优美的文字里。这是令人向往的一种美。
写人的心理,要写出画面感来,仿佛能让人真切体味到甚至触摸到,是很难的,但宋词往往能以极其细腻的笔触,轻松地做到这一点。看看这首词:“梳洗罢,独倚忘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萍洲。”寥寥数语,就把一个渴盼出门在外的爱人早日归来的女子那丰富的内心世界刻画得如此逼真、传神。这可以说是叫人叹息的一种美。
再来看蒋兴祖女儿写的这首词:“朝云横渡,辘辘车声如水去。白草黄沙,月照孤村三两家。飞鸿过也,万结愁肠无昼夜。渐近燕山,回首乡关归路难。”蒋兴祖女儿的父母兄弟都在抗击外族入侵中丧身,她被掳去为奴。这首词,是她在被押往现在的北京途中,题在一个叫雄州的驿站墙上的。国破家亡的她,完全不知道自己今后的命运会如何、还能不能再见到家乡。词句中饱含的悲苦、无助、沉重和压抑,真的有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感觉。读这样的词,会让人不知不觉如置身其中。这是让人窒息的一种美。
“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若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这是王观送友人鲍浩然去浙东时写下的词。据说鲍浩然赴浙东是去会他的情人的,所以他的朋友王观一语双关,词句中充满谐趣。可以把这首词当成秀色迷人的山水画,也可以把它想象成含情脉脉的美女图。烟雨江南、多情山水中,有明眸皓齿、顾盼生辉的女子相伴身边,王观的这位朋友鲍浩然哪里还会只是“千万和春住”呢?怕是流连忘返、再也不会离开浙东了吧!这可算是充满幽默和诙谐的一种美吧。
宋代的文化想来发达,即便民间女子也能脱口作出极好的词来。记得有一首署名为窃杯女子作的词,有趣又生动。词是这样的:“灯火楼台处处新,笑携郎手御街行。贪看鹤阵笙歌举,不觉鸳鸯失却群。帝恩荣,天表近,琼浆饮罢脸生春。归去恐被儿夫怪,愿赐金杯做证明。”说的是一对小夫妻去看花灯,因人多、场面热闹,结果两人走散了。其时正逢皇帝与民同乐,赐美酒给观灯的百姓品尝,这名女子恰好碰上了。喝了酒后双颊发红的她,把杯子藏了起来欲据为己有,被发现后当场给抓住了。皇帝说她能现场作词一首,说明窃杯因由,就不治她的罪,马上放了她。这名女子随口就说了这首词,皇帝听后,即下令放了她。读这首词,犹如看故事短片,人物形象、当时的场景如在眼前,让人忍不住开颜微笑。这无疑是让人愉悦的一种美。
宋词中好词不胜枚举,细细品味,那份美的享受,堪称无与伦比。
2009-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