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是农历新年比较有意义,一下子在今天结束了不少的不爽,呵呵,昨天晚上音乐剧最后一场搞定,我终于可以回家了!!虽然今天晚上要在朋友家过年,但还是很舒服惬意的,哈哈,传说她家有CCTV-4,那就应该可以看直播春晚了吧?!
恩,现在还是有点小疲劳,赶快睡一下,然后好好洗个澡,做做面膜什么的,这段时间太折磨自己了。。。
今天先除旧,完了好迎新!!哈皮哈皮真哈皮!!!
(2008年1月22日)
上大学以后,似乎就没了在图书馆读报的习惯。每天挣扎在压力之中。
最近为了音乐剧的事情忙得很不开心,再加上学习方面的压力,弄得很难受。
于是上午心血来潮的去了艺术博物馆静了下心,然后到图书馆读了下联合早报。
“莱佛士书院又一学生突然死亡”
很是震惊,毕竟自己也是莱佛士家族出来的孩子。先小解释一下,莱佛士书院相当于是一个四年制初中,男校,当年我就读的是莱佛士女中,一起来新加坡的男生就读的就是这个书院。初中完了以后,书院和女中的学生一起升入两年制的高中,莱佛士初级学院(Raffles Junior College, RJC). 久远的案例就不说了,在我在RJC高一的时候,一个同学跳楼自杀了,中国人,自费来的,妈妈在这边陪读。这个同学我不认识,但是有班里的同学认识,只记得那段时间全校都沉寂在一种难以言喻的悲伤和苦闷当中。传说和一个英文老师有关,但我相信原因更加复杂。高二的时候,送走了另一个同学,新加坡人。死因比较有新加坡特色,跑死的。这孩子当时参加一个长跑比赛,跑出了有史以来最好的成绩,打破了多年来同类比赛的纪录,刚上台领完奖,猝死。
今天看报才发现,大约十天前,有一个书院的孩子也是因为某项体育运动,猝死。具体情况不清楚。
今天这个孩子,是最让我感触良多的了。据说是突然检测出一种白血病,然后没多久就辞世了。
本来单纯的因为是莱佛士的事件而关注,后来仔细看报道,这孩子竟然还是我老乡,来自中国湖北武汉。全家移民,四岁就来了,现在已经是新加坡公民。其实一般这么小就过来的孩子看起来和本地人是没什么区别的,但相信他们家里还是很中国的。这个孩子不出意外的是家里的独生子,今年14岁,一切都发生的很突然。报上登出了他生前照片和他爸爸的沮丧容貌。移民,其实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孩子吧。尤其是这孩子还很争气的考上了莱佛士书院,多少家庭的梦想。
有的时候真的觉得独生子女政策不好,一来每个孩子承担的压力和责任太大,二来一旦孩子出什么事儿,后果更加的悲惨。其实就算是我这种还没死的,也根本没怎么和爸妈呆在一起,还花他们的钱,影响他们的生活,如果将来不好好报答,更是不孝。于是压力又加深一层。苦闷。。。
难受
委屈
累
忙
压力
不爽
饿
冷
热
困
肚子痛
头晕
眼花
痘痘
伤心
无能
无助
孤独
难受
天啊,我竟然还活着!!!
小泥瓜小泥瓜! 喜欢自己短头发的样子~
关于这个“版权所有,谢绝转载”。。。怎么说呢。。写的我挺不好意思地哈,也不敢说是什么特别好的作品,估计也没人想过要多听两遍,就更别说是转载了。。。不过,毕竟有合约的。。。而且我那个不平等条约还把所有的版权纠纷责任算在我一个人头上。。。基本上要不是这个合约,我应该会把所有的歌都发上来吧。。。也不怎么敢发,呵呵。
发这个demo上来,一是希望有人能交流下,给点批评指教,二是自己觉得这首歌最近很适合某些cnweblog的朋友们。。。我比较不会用文字表达一些心情,也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只想尽可能的让音乐来完成这个任务。。。恩。。希望你们都好吧~ 喜欢的话,就自己听吧。。。
错过
作词:孙燕 (我二嫂)
作曲/唱:泥瓜
编曲/伴奏/录音/混音:傅兴强
如果你只是过客 谁让我中了疯魔
一张网开开合合 一条路曲曲折折
如果我只是过客 谁要我来生的承诺
一首歌平平仄仄 一段情难分难舍
早已听遍你唱的情歌
早已享受你手的温和
看红叶红果看雪花飘落
细酌,像芬芳的百合永不褪色
或者,舍得远比坚守容易快乐
眺望的风景会美丽许多
爱越深刻,味道越苦涩
爱越透彻,割舍越值得
若说错过 但愿 我们错过了
残忍的执着
记得放假没多久的时候,LL来我家住了几天。
晚上,我们躺在床上,她十分惬意的说了句:“睡觉真开心!”于是我们就无比开心的睡觉了。
上了大学的第一个学期,就像打一场从没打过的仗。
兴奋了两天,慌乱了大概6个礼拜,直到累得生病,然后基本就宣布投降,但又不想死的太惨,就半认真地拖完一学期。
假期养精蓄锐,准备开始一场新的战争。
这次算是有了点经验,目前心态调节的倒是不错。
只是假期并没有真的好好休息,倒是玩野了。。
昨天开学第一天,说起来是个不错的开始。
两个教授都很有意思,表演欲都很强,每节课就跟看一场演出似的。
第一节课叫做analytical skills,比较像基础哲学入门。。。主要就是逻辑方面的东西。教授一老美,本科就在U Pen (宾西法尼亚大学) 读的,哲学系,算一牛人。后来不知道为什么跑到新加坡读了个研,然后又回美国读了博。。。
他上课的时候说了一段令我想当感动的话,大概就是说大学的时间就是让人有时间和机会认真地思考人生的意义,尝试自己心中最想尝试的东西。我在心里狠狠地和他共振了一下。说实话,如果不是在新加坡这样一个大家都盲目并拼命追求成功的地方,我可能并不会如此的感动。
第二节课叫做creative thinking, 教授就是我现在在忙得音乐剧当中演青蛙的那个皮肤很好的女人,据说已经60了,看上去也就40。。。哎。。女人啊。。。她是我们剧组演员当中唯一的教授,其他都是学生,也许因为原来就是职业演员的关系,她就去演了。不过真的是演的巨好。当然其他学生演员也是很不错的,而且剧本也是挺经典。以前我是很不谢演戏的,现在在家里有时候没事儿就拿着Honk!的剧本跟着唱。。。
昨天的课从8点半上到11点45,然后吃了个饭,然后去图书馆,本来打算好好学习,结果发现我永远改不了我的一个严重的“坏”习惯:只要写了一首歌,做好,我就可以一直听那一首歌听一整天。。。尽管很多地方不尽如意,尤其是我唱的问题,但还是可以一直听,直到听得难受为止。
再下午,我就又去admin building level 10,也就是我们剧组现在的常规彩排地,继续做道具去了。。给我亲爱的教授,也就是那只大青蛙,把它的大荷叶做好了。。。
晚上和SY混了一下,9点本来有个活动的面试,结果发我email的人说在Classroom5.5,我愣是没找到这个地方,也联系不上那个人,于是就回家了,到家又是11点,看看书就洗澡睡觉了。。。
今天上午来学校,才看到那人昨天很晚回给我的email,说弄错了,是在Classroom3.3...枉我昨天还去3。5和2。5找了一番。。。算了,这种态度。。。不去也罢,再说本来我以为是个反赌博的公益活动,后来才发现是教别人怎么打牌和麻将的活动。。。我那一腔反赌的热情啊!!!
等下今天中午的课,是Financial Accounting, 听起来挺无聊的,但也的确很有用吧。听说我的这个教授是个彻头彻尾的nerd...不过这种课估计也只有nerd能教好吧。。。不过因为是pre-assigned的课,所以没有办法和朋友一起bid, 也不知道会不会有熟人一起上,为了这个还是有点小紧张的。
本来这个时间是要用来预习FA的,不过还是觉得要目光放远一点,现在可是在为老年的我打字阿。。。人老了一定是要回忆的。。。不过这样也差不多了,于是我就去读书吧,A4的书,50多页。。。
09年了,我想认真的用心写一些文字,但不知道这样会给我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这个博客有种微妙的感觉:
没有什么人会经常来读,但什么人都有可能来读。
鉴于我敬爱的父亲母亲外公外婆也许还有各位姑姑姑妈小姨叔叔舅舅舅妈表哥表嫂表弟们一直是我的博客的忠实读者,我一直尽量的在表现出我健康快乐阳光向上的一面,这对我来说并不太难,因为我没事儿就爱瞎折腾,总能折腾出一堆开心的事儿。但其实,我自己都不敢说,我的生活就是这么开心的。与我每天的欢笑交织在一起的,是一些莫名却无尽的压力,恐惧,甚至自卑还有令人恐惧的自负。
记得曾经写过一些描述现在大学生活的文字,很多人给我回复了,说羡慕我现在滋润的日子。我看了其实有点哭笑不得。有的时候,就连我自己都不知道,我到底过的好不好。值得庆幸的是,一般在我不清楚的状况下,我会去相信好的那一面。
不知道为什么现在会这么想掏空心底儿的写东西。其实让自己的心赤裸裸的站出来应该是件恐怖的事情吧。但就是有这样魔鬼般的冲动。也许是孤独。
接下来,我想按些小主题来狠狠地杂一下。算是对我过去的这么多年的生活的自省吧。
1。友情。
从小到大,我似乎一直不怎么缺朋友。只是到了初中以后,开始基本上只混在女生堆子里,直到现在。小时候的朋友非常值得珍惜,但毕竟分开了这么多年,而我又经常独自离开一群老朋友,小学转学也好,初中考重点也好,后来出国念书也好,现在选择这个没有理科的大学也好,我几乎已经习惯了这种不舍却淡然的离开。也许我是为了理想。我不是个随波逐流的人,但也许我会过于的有主见。只是到了今天这个地步,我能做的,也只有相信我自己。
也许我应该用“姐妹”来为这段文字归类,因为我想说说这五年多来一起在新加坡长大的这群姐妹。十五岁的时候,我们很意外加惊喜地拿着新加坡教育部给的奖学金来到这片陌生的土地,进了所谓的顶尖牛校,成为了一群被羡慕的孩子。因为读了两年的女校,住了四年的纯女生宿舍,我们不得不‘姐妹情深’。
十五岁年纪,应该是很无助的。刚来的那两年,尽管一直有着外人的羡慕,我却觉得过的很‘窝囊’。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感觉,而是很多从中国来的姐妹(应该也有‘兄弟’)们的感觉。只是,我们一直会回避,或者说,反正大家都明白,也不必拿出来说事儿。至于后来的两年,有的人继续彷徨,有的人找到了自我,或者创造了全新的自我。
在国外要打入当地人的圈子,不管是表面上还是实质上,方法其实有很多。
有的人天性开朗加上可爱,什么事儿都不打心里过,于是很能和别人玩在一起。
有的人有着半汉奸的资质,异常的会通过贬低自己的国家和身份来与当地人达成一定的共鸣,于是也能与他们偶尔聊在一起。
也有的人就是天生的能与各种人相处。
只可惜,我,还有很多姐妹,都是需要时间来理解那许多的文化差异,当然还要克服一直存在的语言障碍。于是,我们近乎无时无刻不在一起。而且在这种时候,中国内部的文化差异是相当容易消失的。另外,由于被免掉O level的考试,我们不用像其他学校的孩子们小小年纪就和在国内读重点一样,互相争的死去活来的。后来发现,在一个没有同龄男生的环境里,也更有利于我们用更善意的心交流。女人是可怕的动物。有点聪明的女人尤其可怕。于是我更加的庆幸,我有这么一群可爱的小姐妹。
我们这群小姐妹们最爱一起干的事情,是聊天。我们最能聊通宵的话题,是政治。中国的,国际的。这也要归功于我们的学校和宿舍很成功的培养了我们阅读各种报纸的习惯,不管是中文还是英文的。本身到了异国他乡,也会更自然的想要关心一下自己的‘家中事’,后来这种兴趣也很自然的延伸到了其他各个地方。我其实很不明白,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选择真正的从大学开始认真的研究这些东西。
小姐妹们一起过了很多个除夕夜,一起经历了很多很多的有时候真的完全不敢想象的事情。于是,我们学会了珍惜,学会了宽容,学会了带着一丝浅笑,冷静或者轻松的看着那些令人无比惊讶的瞬间。生死不过一辈子。但同时,也知道要保护心中永存的希望。我们都还有梦想,绝对不自暴自弃。二十岁不到,就学会了不能堕落。
其实能留在新加坡也是不错,毕竟最好的姐妹们都还在这里,尽管和大家不在一个学校,一学期也许只能见到两三次,但这样更使在一起的时候更加的幸福。有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的姐妹之所以看到我会那么开心不舍,是因为我只会使她们联想到曾经的快乐。而她们如今在同一个不尽人意的大环境里,互相甚至难免疏远。但同时,我自己的苦,也不知可以对谁诉。也许我注定有着这样的孤独。
我记得在进大学之前对自己说过,真正的朋友已经交到尽头了。毕竟再也不会有什么机会和某些人一起同甘苦共患难了。进了大学才知道,其实有的时候,缘分足以让我与人交心。
最后,其实应该声明一下,上面写的很多东西都只是我一个人的想法罢了。似乎并不应该用那么多的“我们”。但我知道,至少有一个你,肯定能让我的这个“我们”用的有意义。也许你正在看。
2。亲情。
家里的事,如果细细道来,也许可以写到明天早上了。爱也好,恨也罢,至少现在我看开了。我想我是长大了。想对所有关心我的人,尤其是外公外婆,说一声,我真的懂了,你们一直和我说的爱的意义。我现在,正微笑着,流泪着,回想着发生的一切。似乎直到上了大学,我才彻底地和十几年来偶尔因为家事而发作的‘崩溃’告别。我想以后真的是不会了。
3。第三种感情。
我基本上没怎么写过关于这第三种感情的东西。只能说,对于没有什么经历的东西,我实在不敢怎么写。又或许是因为我的某些‘忠实读者’的关系,我一直没有勇气写我那些小波小浪。很多人说我成熟懂事。的确,在生活方面,为人处事方面,我不得不表现出那种成熟,因为这是我生存的方式。但是,我现在也可以毫不畏惧的说,爱情方面,我就是个白痴。没有经历,也不敢去经历,什么都不懂。有人说,爱情是门学问,我现在在犹豫,是不是要去拜读一下。不知道我的时间和精力到底应该如何支配。
(To be continued...)
1。那时候年轻不懂事儿,现在懂事儿了却不年轻了。
2。I'm desperate enough to be a housewife.
3。‘真想把自己打个包裹,寄回去’。。。
刚收到一个初中同学(刚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交流的北京大学学生)妈妈的同事的邮件,以下是邮件及我的回复,算是我这几年经验的一些小总结吧。有兴趣的朋友们可以看看。
Date: Thu, 25 Dec 2008 15:27:59 +0800
Subject: 圣诞快乐!来自家乡武汉的问候
哲瑛:你好!
冒昧地打扰了,我是陈曦妈妈的同事,想向你询问一些有关高中被新加坡资助到那学习的情况,那的教学水平、管理、深造及就业等,谢谢了!
祝你圣诞节快乐!新年快乐!
王川军
2008.12.25
王川军先生:
您好!
圣诞快乐!新年快乐!
高中被新加坡资助学习的情况,如果是指的国内初中毕业拿奖学金过来读书,我可以就我的经验发表一些看法。
我是在2003年从武汉外国语学校初中毕业,当时新加坡莱佛士女中海外招生部去武汉招生时通过笔试(数学,物理,英文,IQ)和面试过来的。来了以后首先是读3个月的英文课程,然后04年正式进入莱佛士女中(类似初中)就读中三。新加坡的中学是四年,然后学生读初级学院(简称JC)两年,加起来六年,类似国内的初中加高中。一般来说,在中国给奖学金招生的学校都是在新加坡数一数二的名校,比如我们所读的莱佛士女中,还有当时男生进的莱佛士书院,以及后来男生女生一起就读的莱佛士初级学院,在国际上都有一定的声誉和地位。
关于教学水平,如果是在中国理科就很好的学生,来了以后应该会觉得这边的理科很容易学。不过像生物这样涉及很多专有名词的学科,语言问题就可能会比较明显。但一般的孩子只要稍加努力,也是很快就能上手的。新加坡的教育相对中国的教育来讲,比较的全面,更看重学生的综合发展,我个人认为这样是比较有用的。尤其是在名校,教育会尤其看重培养学生的领导才能,有很多相应的课程,比如领导与人格教育,还有很多机会让学生参加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整体来说,新加坡学校的课外活动,或者说兴趣组,都是很专业的,无论是艺术类还是体育类。一般的中学都有各种体育团队,我比较喜欢艺术,当时就加入了我们的华乐团,学习演奏二胡。我们学校的课外活动共有50多种,如果学生还是找不到适合自己的,也可以自己创办一些兴趣小组,经过学校批准后,可以‘升级’为正式的课外活动组织。
说到学业,这个我觉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本身的自觉性和好学性。来新加坡以后,感觉自学的分量占很大。老师不会逼着你做很多很多的题,但很多学生都会在家里自己主动学很多,或者找家教。基本上,我认为拿奖学金过来的中国学生是不需要家教的。另外,有的学生抱怨过新加坡的老师教的不够好,这个是很有可能的,因为新加坡的名校老师相对来说教学压力会小一些,也可以说是名校的学生一般自己都比较争气。我个人是经历过很多非常优秀的老师,尤其是文科方面的。理科方面主要是因为一般中国学生基础都比较好,所以才会觉得老师教的慢或者太详细。在新加坡也会有很多机会参加一些国际比赛,中国学生一般在理科竞赛中会发挥相当大的优势,换句话来说,如果孩子喜欢理科,在新加坡是有相当大的机会拿到很多奖牌奖状,而这些对于日后去英美深造都有不小的帮助。当然,我也说了是在孩子喜欢理科的前提下才有这些的。我个人认为到新加坡以后学习主要靠兴趣。我在国内读初中的时候是比较偏理科的,也参加过不少比赛,新加坡没有这么强的理科氛围,更加的平衡。对于我来说,这是一个机会,让我认识到除了理科以外的世界,也让我真正的发现了我的兴趣所在,我现在所读的专业就是社会科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和商学(金融,管理,市场学)。当然大多数的中国学生还是一直读的理科,但我相信个人的努力在决定一个学生的成就上处于主导地位。
关于新加坡的管理,我没有太大的发言权,社会治安还是不错的。虽然近几年来有下滑的趋势,但相信还是在全球处优先地位。学校和宿舍的管理也要看具体的地方,我经历过的学校和宿舍算是比较好的。有的时候规矩会比较多,但整体来说还是有一定的自由空间。一般学校的宿舍会有规定每天晚上回去的时间,除非有特殊的事情才可以晚回。当然这个‘特殊的事情’可以很多样,比如参加学校的活动,或者过节和朋友出去庆祝等等。
关于深造,请问您指的是大学吗?在新加坡就读名校高中(初级学院)再去英美深造的机会很大,但基本上家里要有一定的经济能力。全奖去美国常青藤大学读书的应该不多,我们这一届我们学校的中国学生里有两个,一个去了耶鲁,一个去了普林斯顿。不过自费出去的人也很多,相信过几年中国经济更好了以后,一般的家庭也能够多少提供点孩子留学的学费,那样去英美深造的机会就很大了。我们这一届自费去剑桥的中国学生还是不少的。另外,目前英国的大学还是没有学费生活费全包的奖学金的,不过新加坡的一些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及公司有可能提供这样的奖学金。
关于就业,相对来说,新加坡的情况会比国内好很多。新加坡的政府一直在不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给年轻人,在鼓励年轻人创业方面也颇有成效。基本上我认为在新加坡读大学以后找工作是肯定能找到,一般大学毕业生起薪是2000多新币,生活是可以维持的比较好的。如果想要自己创一番事业,新加坡的大学教育,尤其是商科,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训练机会,偶尔也会提供一些资金给年轻人创业。具体的生活和成就,我还是认为取决于个人。
之前说的,基本上是新加坡比较好的地方。但这里并不是适合每一个人。如果孩子还不是很自觉,生活上自立能力不强的话,家长就要多考虑一下了。这样的孩子送出国有点冒险,因为我们无法知道他们会交到什么样的朋友,会在什么样的环境下成长。十几岁的年纪对于一个人一生的成长来说都是有很大影响的。我们这样拿奖学金来新加坡从中学开始读的学生当中,据我所知,每年都有因各种原因而回国的,包括心理和身体上的疾病等,但这也算是少数,和拿全奖去美国常青藤大学比例差不多。
另外,个人感觉现在在国内读完高中在出国也相对容易了很多。尤其是去英美。
新加坡总体来说是个压力很大的地方,学生的各方面压力也很大,包括学业和课外活动。不过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高压的环境也未见得是坏事,可以激励人的上进心。但新加坡的国土面积实在是很小,所以很少看到开阔的地方,这方面有可能使人的心理压力更大,环境方面不如英美等地有利于人的心理健康。不过学生也是可以自我调节的,至少有空可以去海边走走,有的地方还是有一点风景的。
最后,我自己这几年在新加坡是从来没有后悔过的,在外面会有很多特殊的经历,当然也会成长很多。待人接物方面自己觉得进步不少,总的来说觉得是很不错的经验。初中毕业就出国,说起来也是个不小的挑战,很多重要的决定需要自己去做,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是有很大帮助的。
希望我的一些个人经验和想法能够对您做出正确的选择有些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也可以继续问我。当然,最好也能通过其他一些渠道或者其他的人来多方面的了解新加坡的教育和生活,尽管我想尽量做到客观,我的很多想法也难免带有一些个人色彩。但相信一个自觉,自立,上进,开朗的孩子是能够很好的利用新加坡提供的一切来完善自身的。不过性格方面也很难说,我自己出国前是比较内向,倒是后来变得比较开朗,所以也是,‘一切皆有可能’的了。
最后的最后,谢谢您的祝福与问候,再次祝,新年快乐!
哲瑛
2008。12。25
昨天晚上去看了一直很想看得Body of lies,
回来后打开IE,Al Jazeera上头条新闻的标题是:
Rwanda genocide 'mastermind' jailed
卢旺达的种族屠杀幕后老大被判无期徒刑。
这个人是个architect, 建筑师.
和Body of lies 里面最最无辜可怜的那个人从事着同样的“职业”。
我只是希望卢旺达的这个人是真正的幕后老大。希望,希望而已。。。
有的时候美国电影会给人很多错觉,
美国电影里描述的中国和我所经历的中国很不一样,
美国电影里描述的中东和我所认识的(虽然很浅)也不太一样,
美国电影里描述的非洲,同上。
其实后来想想,连美国电影里的美国,都和我所去到的这个国家感觉有些微妙却巨大的差异。
也许,只是我们生活的世界太立体了。
我又能去体会几个层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