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柏林
这就是个学历史的好地方,的确挺让人反思的。我喜欢柏林墙上的画,虽然有些很极端。在洪堡大学食堂吃了午餐,很省钱,而且因为外公的爷爷曾经在这个大学读过书,我走在那样的校园的时候,的确有种说不出来的感觉。在柏林参加了新欧洲的免费导游,那人应该是学历史的,还不错,下雨了还把伞给我用,于是我不得不再最后多给点小费。。。
2 波茨坦
就是看了看皇宫们,城中心我觉得挺漂亮的,而且我也吃了目前为止我觉得最好吃的烤爸爸。
3 慕尼黑
啤酒都是一升一升地喝的,很有特色,啤酒兑雪碧的味道很好。希特勒发表演讲鼓动人做缺德事的皇家啤酒馆气氛很好,人很多,找到座位是很难的。
4 Fussen
迪斯尼标志原型的天鹅堡的确挺漂亮,慕尼黑到Fussen一路上火车路线的风景很不错,还能看到雪山一片片的。
5 威尼斯
插一句从慕尼黑到威尼斯我们硬座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到的时候,整个人水肿得不行,脚都要塞不进鞋子里了。不得不感叹,原来我这么能吃苦。后来听同学说看到有人躺在厕所门口过了一晚上,连座位都没有,我也就安了。
威尼斯挺漂亮,治安相对还行。住的酒店很奇怪,叫做维也纳酒店,但是是个中国特色酒店,很多中国旅行团入住,前台打工的小朋友是在威尼斯学建筑的中国留学生,小聊了下,挺有意思。一个月挣1000欧,还是挺让人羡慕的。
6 Verona
这是我在意大利最喜欢的地方。非常有风情。游客不多,意大利人都还算淳朴,不像罗马那的人那么爱耍诈。满大街调情的情人们,男女老少,激吻拥抱,很欢乐的画面。。。吃的很便宜。
7 罗马
吃东西之前一定要先确定价格,不然吃过之后那就天价了,另外就是要小心小偷。可能因为太多游客,所以没有觉得太震撼。倒是因为在大街上撞到一同学而觉得惊异了许久,呵呵。而且就在那之前几秒钟,有一只鸽子在天上拉屎,巨大的一堆,拉得我们一行五个女生身上都是,我们当时都咆哮了。。。万恶的鸽子阿。。。
8 佛罗伦萨
找到美食大三通里詹姆士吃的牛肚包了,可惜去买的时候人家什么都卖完了,不过吃了另一家的,还不错。皮货市场的东西买得不多,很多温州人也在卖,也不知道买的东西是意大利的还是中国的,很多纪念品感觉在哪都卖得一样的,没意思。当年和爸妈一起去了佛罗伦萨乌菲兹艺术馆到武汉的画展,所以对那个什么大桥阿走廊阿什么的有些提前的了解,进去走要100多欧,于是就在外面看了看,等以后有钱了再进去看吧。我不使很懂艺术,反正满大街都是雕塑什么的。
9 米兰
万恶的小偷阿,把我们堵在地铁上车的门口,我们还没搞清楚状况,就开了我们其中三个人的包,包括我的,芬兰女生的手机被偷了,于是去警察局报案,警察还习以为常。总之去米兰,小心骗子和小偷,大街上抢了东西就跑的我们也是见识到了。还有米兰的城管,也挺值得一看的。
10 chiasso
就是在这个意大利和瑞士的边界下车买瑞士通票的,这样当天就可以用了,省钱。顺便在那个小城转了下,学习到了如何搭便车,因为看到两个人朝着米兰的方向走,举着大牌子上面写着“Milan”...
11 Lugano
去苏黎世顺路经过的一个湖边小城,很美,爬山的小火车很有意思,后来发现瑞士的各种爬山的交通工具都特别有意思。
12 苏黎世旁某村
这是蒋伯伯家,在瑞士的三天都住他们家,很安宁的地方,自己家种了各种蔬菜瓜果,还挖了大鱼池,养了几条鲤鱼。和蒋伯伯的儿子浩浩聊天基本靠英文,如果我会德语的话估计更方便。浩浩是个很上进的孩子,看来家里还是抓得很紧的。
13 Interlaken
没有上欧洲最高峰,觉得太贵了,不值,于是坐免费的火车和缆车上到了一大半的地方,也算是雪山环绕了,意思意思了一下。还算有点特色。镇上很多名表店,很多中国暴发户,就听他们从表店出来大喊“你买了没?”“买了阿,我的九万五,你的呢?”“。。。”不知道为什么觉得挺丢脸的,然后我就默默飘过了。。。去的时候坐火车经过了Luzern到Interlaken的那段风景很美的路线,虽然时间长了些,但是很值。我很喜欢看山坡上的牛羊,长得都很鲜嫩。。。路上经过了lake brienz, 水是绿得透亮的,以后有钱有时间,一定要再去。
14 Spiez
回苏黎世的路上经过的一个应该是富人区的湖边小镇,一两岁的小孩子们都在学高尔夫。。。看到了咖啡色和白色相间的奶牛,近距离的观察让我很兴奋,但是牛群并不喜欢我给它们拍照。
15 Luzern
很美的地方,重点是我亲眼看见了传说中的草泥马!只是我没办法翻过栅栏近看,还是有一点距离的。
16 Bern和苏黎世
两个城市都只在火车站周围转了下,但也都是市中心了,倒是没什么意思,还是小镇比较好。
------------------------------------------------------------------------------------------------------------------------------------------
应该把到了的地方都写了吧,相当忙碌的一次旅行,很辛苦,但也收获不少。关于吃的,在德国吃猪肘子吃伤了,然后意大利又是奶酪什么的,后来几乎就没有食欲了,就是最后在蒋伯伯家吃的中餐还是很爽的。
摘要: 原文在:http://www.lvping.com/showjournal-d449-r1318639-detail.html
...
转不了全文 说是有违禁内容。。。 很有意思的文章,让我想到前天一个朋友跟我说他们的农民也是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有空的可以看看原文。
独立与附庸——
中丹工会之比较
2005 年我去了丹麦,这是一个美丽富饶的童话国度。首都...
阅读全文
我经常跟父母抱怨很忙没时间,从小到大,并把每一次放松的机会都放松到了极致,心里想着,这一定是最后一次休息了。高中毕业的长假,大一的暑假,还有现在这半年。基本上,除了旅游就是宅在家里,吃饭,睡觉,上网。高中毕业那个长假,真的很想学弹琴,因为一直觉得自己的音乐基础太差,可是妈妈说没钱,于是我在武汉宅了两个月,然后回新加坡打工。
每次闲着的时候,就会想,将来工作一定强度大,而且没有寒暑假,要把自己先养好以后才能撑下去。不过现在想想,我的这种心态,估计会一直给自己创造闲着的时候的。我很怀疑自己将来的走向。
在北欧待着,的确很惬意,每个人似乎都像童话故事的结尾里描述的“从此他们幸福快乐地生活在一起。。。”。没有天灾,没有人祸,更不存在什么“人比人,气死人”之类的烦心事。不过我终归是要回亚洲,而且多年在亚洲形成的一些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让我无法决定踏实地选这么一块清净地过一辈子,尤其是我还年轻。
我不知道有理想是好事还是坏事。那个回国后发疯到处上街打人的哈佛女博士后,曾经也有着远大的理想。。。也许我只是要一直把理想理智化吧。就好比选择职业,或者是事业,不是喜欢就好的。还要看看自己的能力,有什么优势,也要看看这个社会的趋势。就像蔡康永说的,要“顺水推舟”,而不要“逆天行事”。有的人逆天行事能有一番大作为,但顺水推舟的模式,似乎更适合我,我并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所以,慢慢地,学会了综合考虑兴趣,能力,还有社会趋势。只可惜,这三样东西,都很难真正的了解和判断。
我很庆幸当时就那么阴差阳错地进了个商学院,并且对商越来越有兴趣。很多家里做生意的朋友,总是抱怨在商学院学不到什么东西,不过对我这种父母都是普通百姓的孩子来说,很多知识,都是颠覆性的。我想我离那些可以在家里耳濡目染的同学们距离还是很远,但是至少我能开心地走下去。
我对咨询业很感兴趣,我喜欢分析问题,喜欢做presentation。唯一的问题,是我很怀疑自己能不能承受高强度的工作和压力。小时候我好像特别能吃苦,但是现在似乎对自己越来越好了。我很怕累,累了就没有办法工作,没有办法思考。也许这就是区分牛人和普通人的地方。我很羡慕那些能够一大早起来上课或工作,然后运动,晚上去夜店喝酒社交的人们,他们似乎不用睡觉。很早的时候听说新加坡人平均睡眠每天5小时,应该不是真的吧。我是每天要睡8小时以上的。这是我的弱点。不过这样的弱点貌似也让我提高了自己的效率,因为我比其他人可利用的时间要少。只是不知道一个咨询业的工作,到底是要比上学辛苦多少。而若真的想拿到一份咨询业的工作,我剩下的时间也必须多操些心,多努力。
我总说自己追求的是一种综合幸福感。仔细想想,好像就是要这样的生活也过过,那样的生活也过过。想奢侈,想清闲,想淳朴,也会莫名其妙地想承担些社会责任。似乎挺矛盾的。有人说,旅游就是从自己活腻的地方跑到别人活腻的地方。那么幸福会不会是从自己活腻的生活模式中转到别人活腻的生活模式中呢?也许年纪再大些,就会安分些吧。
起点是巴黎,五天四夜,实打实地玩了三天。最开心的应该是和sj还有mm的重聚了吧。sj三年前去美国后就没见到了,正好现在在伦敦交换,不远。mm虽然也还在新加坡,但是不同学校的关系,一年也见不了几面,现在在芬兰赫尔辛基交换,也算是可以顺便再聚了。对巴黎,也许是有太多的期待,当看到一片一片的米黄色建筑时,反而觉得单调。我们都没有太喜欢巴黎,但却为这样的重聚感到欣喜。
白天的暴走和深夜的八卦,三个男孩子的名字交接着出现,这才发现,我们真的长大了。
在巴黎还见到了森森,上次见是09年夏天在北京,那时就说等她到了巴黎我要找她,我还算有点速度。通过森森还认识了有趣的大旗同学,那天晚上一起吃了好多牡蛎,然后去了一家安静的小酒吧,大旗和sj, mm一起玩游戏,我和森森
聊了聊久违的音乐,我还是很喜欢她对音乐的热情,甚至是信仰,我好像是做不到了。第二天在圣心教堂那座山上,竟然又偶遇了大旗同学,带着学古典音乐的qc妹妹,据说现在长期在柏林,上人人找了下她,发现是中央音乐学院毕业的,又一牛人啊。
巴黎之后,和mm一起飞赫尔辛基,zz姨妈带着qq表妹在机场接我。有家人的感觉很好,尽管上次姨妈见到我,是我不到5岁的时候,而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个在芬兰长大的表妹。在姨妈家最好的就是可以吃到好吃的,尤其是抄手,在新加坡都未必能享用到。小时候最好的邻居朋友cc,现在也在芬兰,都大学毕业了,于是两个人一起去了北部的圣诞老人村,很惬意而有趣的两天,还跟着一个日本人的旅行团深夜在外面等极光。在赫尔辛基还见到了cc的姑姑,hh阿姨,也是小时候的邻居,见到了就像家人一样。
波罗的海三国的计划有些改变,同行的N同学,约好21号在塔林见的,结果他在伦敦
误了飞机,于是我在赫尔辛基又多待了一天,最后由于时间太紧,没有去立陶宛,也就没有见到刚从新加坡回立陶宛的M,后来她还一直说床都给我准备好了,弄得我倍感惋惜阿,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有机会再去了,时间,永远是不够用的。
塔林的中世纪古城是我非常喜欢的,但是我和N同学的性格实在很不搭,这个澳大利亚小男生挺奇怪的,之前在丹麦的接触毕竟不够深入,不然不会和他一起上路。有过几个让我几乎要崩溃的瞬间。说回塔林,走在那样的古城就像在电影里一样,说不出的奇特,甚至会有魔幻的感觉。如果有机会,我会再去一次。
里加我觉得一般,俄罗斯区域比较有特色。当地有栋很大很高的楼,苏联时期建的,上面有着明显的我熟悉的镰刀图案。当地人说他们最喜欢的,就是在那栋楼里最高的地方看风景,因为只有在那里,
看不到这个讨厌的镰刀搂。。。
之后到了斯德哥尔摩,我在couch surfing上面找的host,我很喜欢,30岁的人道主义工作者,国际医疗组织的宣传经理,过着中国定义的小资生活。和她的交谈让我更了解了瑞典和北欧,收获良多。在她家住了三夜,到的第一天她就把钥匙给我了,
自由出入。在市政厅参观的时候,还遇到一个在上海宜家工作的男生,到瑞典总部出差,一起吃了午饭,顺便互相拍了些照片,解决了一个人出行不方便拍‘到此一游’的问题。我想我运气还是不错的。
照片还在慢慢整理,巴黎和芬兰的都上传到人人和非死不可上了,现在发现dropbox国内看不了,应该怎么办呢?
到丹麦一个月了,没有离开奥胡斯。基本上,厨艺已经很让自己满意了,意大利面的酱已经可以做出花样,也很接受丹麦的黑面包,土豆可以烤可以煎可以煮可以弄成泥,洋葱牛肉末加中东的Pita面包,中餐也做了不少,鱼香肉丝,冬笋烧肉,辣子鸡丁,还有小白菜。奥胡斯的亚洲超市传说是丹麦最大的一家,其实也就不到60平米,不过基本能满足我的需求。
我住的宿舍要和其他15个人共用一个厨房,虽然有点挤,但渐渐习惯了,就像David说的,‘Somehow, it just worked out’. 有种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感觉。我喜欢碰到正在烤饼干和面包的舍友,这样我就可以免费吃好吃的了。我们楼每个礼拜还有一个食物聚会,就是大家轮流给其他的人做吃的,然后分摊食材的钱。我总是很佩服那些丹麦人,十多个人的分量都能搞定。在丹麦,因为餐厅收费很高,所以大部分人基本上每餐都自己做着吃。上次我跟Andreas说,如果哪个中国男孩子很会做菜,我们都会觉得他们很有才,他说,在丹麦,谁要是不会下厨,会被当成智障。
上课方面,老爸貌似很担心。每次视频或者qq留言,甚至都留到这里来了,生怕我忘记自己还是个学生。其实真的不用太担心,我是个很看重学习的人,而且正是因为我觉得学习很重要,才没有太执着于去上课。学习本来就是很综合的东西,大概也就是技术和领悟。我喜欢在SMU上课,因为很多教授总是能给我很多启发,一点一点塑造我的人格。而这边的学校更注重于学术,也就是技术类的传授吧,专业课基本上也就是照本宣科一下,每次我去那个industrial marketing的课都会后悔,还不如自己在家看书。当然,我的看法也是片面的,也听说学校方面知道交换生不会很专心的上课,所以并不会花钱聘最好的资源来教英文的课。除了那个希腊人(他的英文和讲话语调都非常催眠)的课,我基本都尽量去上的。星期二的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虽然是早课,但我也就逃了一节,因为那个老师虽然讲话比较无聊,但是实在是太帅了,身材巨好,五官轮廓分明,总觉得应该去当明星。但是有时候在街上随便瞟一眼,又会觉得,总不能大家都当明星吧,于是慢慢也就淡定了。
另外,这一个月来,见到了两次奥胡斯副市长,基本都是在我能一拳打到他脸上的距离。第一次是上海世博会的图片展的活动开启仪式,一共也没几个人去,然后就是南京那边来了些人在这边和辛德贝格的家人以及众官员办的纪念辛德贝格的活动。我在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的presentation用了这个距离,说丹麦的power distance很小,我在武汉十五年连个区长都没见过。说到presentation,我觉得这次是我有史以来做的最爽快地一次。我们组两个立陶宛的还有一个斯里兰卡裔的都是在这个学校的本科生,然后我和一个加拿大的交换生。除了我们两个交换生以外,他们都只在第一节课分组的时候出现了。然后presentation之前基本联系不到,facebook基本不怎么回消息,反正最后就是我和那个加拿大人还有一个立陶宛的presentation前一天下午大概花了20分钟分了个工,然后第二天早上直接就讲了。我觉得SMU的训练还是很有效果的,我花了一个小时的样子准备了下ppt,最后老师还表扬我了,也‘批评’了那个加拿大同学,说尽管英语是他母语,但他使用了太多口头禅‘like’,这样期末考试是要扣分的。然后拿个加拿大人很不爽。。。那个立陶宛丫头就不用说什么了,基本上对我们讲的主题什么都不知道,就让她做了个简单的summary.
一个正常的交换生应该还有一大块的生活是用来party的。不过我不是。在经济情况比较紧张和有着宏大旅游计划的时候,我只能选择把酒钱省下来买机票火车票了。
3月12日开始旅游,第一站巴黎,四天,和现在在伦敦的WSJ同学还有现在在赫尔辛基的GMM同学一起,然后跟GMM去赫尔辛基,找ZZ姨妈一家还有CRY同学还有原来在新加坡认识的Juulia,这个芬兰丫头从美国转学到新加坡转学到瑞典然后又转学到英国了。。。
在芬兰计划去圣诞老人村,还想看极光,然后去波罗的海三国,拉特维亚住Ilze(我现在的一个舍友,拉特维亚人)的妈妈那,立陶宛找Mingaile,然后去斯德哥尔摩,在couchsurfing上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免费住宿的人家。
再回到丹麦就是3月底了,还在考虑要不要加入Andrea他们的挪威之旅,就怕自己身体抗不住,因为4月13号还要去德国意大利和瑞士。去瑞士可以找JBin伯伯一家,应该能体验下当地的生活了,呵呵。
不知道德国和意大利要住哪。。。有人可以提供住宿么?
现在是丹麦时间凌晨一点二十分。
其实我并不需要等到这么晚才能静下来写东西,冬天的奥胡斯,下午五点就已经天黑,放学回家的路上就有了在新加坡夜里十二点回家的感觉。我记得那时候老跟小鸭子说,那种感觉很凄凉。尤其是现在一个人,冷风吹着,街面也只有微弱的路灯,要是在国内,估计我还会心生恐惧。还好是在丹麦。我相信这个地方。
到丹麦也就一个礼拜,不可能对这里的人文有太深的了解,但也有不少感触。原来以为北欧福利好,人就会很懒。可是这里的人工作效率非常高,对生活也是很有热情,尤其是家庭生活。宿舍里基本上都是住的丹麦人,平时和他们一起做饭吃饭,还有开宿舍的例会,都是很有意思的经验。昨天的楼层例会,除了我之外都是说丹麦语的,但因为我的存在,他们必须讲英文。我们的厨房还有餐厅(兼活动室)是公用的,从锅碗瓢盆到各种调味品,还有厨房清洁用品,都是大家每月交一些钱维持的。大扫除也是轮流做,每个礼拜都有负责人。大家都很有兴致的讨论了要买几个新的锅,要不要用一箱啤酒去跟另外一层楼的同学们换一台电视,等等等等。楼层老大是个长得很领袖的人,光头,大个,耳朵是像小精灵一样的尖的,讲话很稳重。其他的舍友们各有特色,不过都是很友好的人,而且我现在基本上是将丹麦人直接定义为值得信任的人了,尽管这样可能有些极端。
我很喜欢我的学校。尽管听说它的排名不如哥本哈根商学院,而且哥本哈根也的确比奥胡斯有生气得多。至于我为什么选择奥胡斯商学院做第一志愿,首先是因为想要到欧洲,然后要找个英文沟通没有问题的国家(估计也只有丹麦了),再就是希望在一个相对不要那么多元的地方真正体会到丹麦的文化与气质(所以没有选择首都)。选择学校的时候,我基本靠网站的设计,文字,和图片决定。也许这样有些片面,但information overload有时也并不是什么好事。我总是很相信网站的设计,不管是学校,公司,还是其他组织。一个学校的网站做的好,就表示它是跟得上时代的,不被科技所抛弃的,这对商学院来说尤其重要,如果是一些重学术的学科,也许就还好。然后我会看校园的环境,从图片上看,奥胡斯商学院整体都是暗红色的砖墙构成,我对此很痴迷,而它室内和建筑的整体设计又是现代而实用的。相比之下,哥本哈根商学院从外观上就更加现代,很多玻璃结构,所以和SMU非常相似,去了没有太大的反差,也就少了些交流的意义。
目前一共上了三节课,给我上课的教授基本上教课比较死板,偏重学术,比较强调理论的东西。他们不像SMU里我所经历过的大多数教授那样能挑起人的兴趣,给人启发,引人思考,也可能只是我还没有适应他们的教学方法。不过既然是来交换,课堂之外的学习才是更重要。只是现在的天气实在让人不知道该去哪里好。丹麦又还没有从金融危机中缓过来,就业状况也不太好,本来想利用冬天好好打工挣钱的计划,也基本宣告失败。还是好好读书吧。
我的旅行计划很多,但真的静下来盘算,发现根本不可能有时间和金钱去全部完成它们。所以现在基本上把有亲戚朋友的地方列为首选,其它的待定,这样就有英国,法国,西班牙,德国,波兰,立陶宛,Latvia,芬兰。还要参加学校的一些短期旅行。天气暖了,就要开始行动了。
现在是丹麦时间凌晨两点。中国和新加坡时间早上九点。
如果是白天,
躺在床上,就能看到蓝天白云。
昨天下午到的Aarhus,今天去海边转了转。街上的人要么跑步,要么遛狗,要么遛小孩。照片在微薄上更新:
http://t.sina.com.cn/nigua
到哥本哈根啦
新航直飞过来一点都不辛苦,我旁边都没有人,一个人三个座位,所以可以躺着睡,比商务舱还要舒适。
看了两部电影,Megamind和The Switch,睡了一觉,做了两个梦,还看了康熙来了和一些美国香港的娱乐节目。
吃的东西很一般,不过分量绝对够多,都没有吃完。
还有五个小时才要上我要坐的火车,哥本哈根的机场特别小,没有什么商店,餐厅也少,只有星巴克和Burger King,还有2个本地的小餐厅,挺无聊的。可惜当初为了便宜,买了不能退换的火车票,不知道等下电脑没电了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