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為我愛著孤獨,以為自己不會迷路,以為自己跟自己,再不用誰照顧! 時間是個無賴 讓我太遲 讓你太快

这篇文章,本为中秋节应景而写,欲与本人手写号文章《为君独斟一江月色》互为照应,无奈俗务缠身,无瑕旁骛,一直拖拖拉拉到今天才开始写稿。

 

实际上这个题目很大,说它是个研究生的课题也不为过,但以我目力所及,似乎国内罕有这种方向的研究。

 

因此窃喜,我终于在这个古典诗词与现代科学的夹缝中给自己找到了一点点存在感。

 

好了,噻话少说,言归正传。

 

论古今中秋咏月之名篇翘首,非东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莫属,本文不再赘述,但还有一首与苏子词意境不分上下,但又另起绝妙视角的一首词,并不为广大诗词爱好者所知晓,它的作者就是今天本文的主角之一,与北宋苏轼并称“苏辛”的豪放派词人----南宋辛弃疾,其词牌名为木兰花慢。

 

先奉原词:

 

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


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

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

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

飞镜无根谁系?姮娥不嫁谁留?

 

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

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

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

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

 

(图片来源:五蕴手书)


开篇照例是一段说明,简单说明创作背景和创作时间,与东坡《水调歌头》例同。

 

中秋之夜,稼轩与知己通宵畅饮,千杯不醉,“诵明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本已风雅之极,然而时至东方既白,朋友面对西沉明月,忽然慨叹一句“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说读前人诗词,都是赏月之作,怎么没有人写送月的呢?

 

一下子激发了豪放派词人的无限诗情,是啊,前人赏月,多思乡、怀人、吊古之情,我何不趁此大好光景,又是灵感最灵的微醺之时,独辟蹊径来一篇送月赋呢?

 

于是,一篇将月亮的神话传说和深沉而富有科学性的思考融汇交织成一幅深邃而美丽的、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的神奇画卷诞生了。

 

作者别开生面,从明月西沉入海展开瑰丽奇特的想象,从广阔的太空,再到到深幽的海底,深情地提出了一系列问题:

 

今晚的月亮是这么可爱,可它悠悠荡荡地究竟要到哪里去呢?

难道是另有人间,在这里月落之时,便是在那处东升之刻?

 

上阙开篇首问,不啻为世界科学史上石破天惊的第一问!


虽为设问,虽为猜测,却在客观上直接点明了月球绕地球旋转的天机!


这一伟大的思想,比最近的欧洲哥白尼要早出整整三到四百年!


世界科学界应该为之膜拜!

 

辛弃疾对天体宇宙、对月出月落的自然现象发出这样的问题,已经表现出其与众不同的聪明智慧和朦胧的科学探索精神!


接下来的激情已经一发不可收,词中所表现出的科学幻想和科学探索的精神已经远远超越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

 

在那广阔无垠的宇宙天空,难道只有浩浩长风把这美好的中秋月送走吗?

宝镜在天空却不会掉下来,难道有谁用无形的长绳将它系住?

月宫里的嫦娥直到如今没有出嫁,不知又是谁把她留住了呢?

 

这两个问题,问得异想天开,前无古人却又饶有兴味,令人拍案叫绝!

 

因为它在之前的基础上,又暗合了万有引力这一自然现象!

比牛顿正式提出万有引力早了近500 年有木有!!

 



我们再来谈谈下阙。

 

传说上古后羿献不死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即嫦娥)窃之以奔月,离开人间而独居于广寒宫。于是,上阙中引出了嫦娥,并不依不饶的继续发问:

 

听说月亮是从海底游走的,可又无从查证,真是不可捉摸,使人发愁。

我很担心大海中万里长鲸横冲直撞,会破坏了月宫的玉殿琼楼。

况且海底两万里啊,会水的蛤蟆不用担心,但玉兔不会游泳却如何是好?

如果,这一切都完好无损,那月亮又为何逐渐变成弯钩模样?

 

真是开天辟地,从未有人如此形象描写,又一绝妙好句!

 

词人这一连串天才的、暗合现代科学思想的发问,把读者带入了富于浪漫色彩的神话世界,想象新奇,幽默而又妩媚,问得奇,问得妙。

 

在这一连串的发问中,稼轩将传说中的嫦娥、玉兔、蟾蜍、广寒宫等巧妙地编织进去,天上,人间,海中,月宫,一气呵成,紧凑连贯,读来势同破竹!视野之广阔,构思之新颖,想象之丰富,既有浪漫主义色彩,又包含生活逻辑。

 

关键是:


词中有难能可贵的科学猜想,彻底打破前人咏月的陈规,道前人所未道,发前人所未发,比较那些对月伤怀的作品寄托深远,其境界那些单纯描写自然景物的咏物词更高一筹。神奇多姿的浪漫主义艺术形象,使人在对神秘宇宙的探索思考中,同时得到了美的艺术享受,堪与苏子《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并肩。

 

有同学也许会问,月宫传说中不是还有吴刚,还有那棵高五百丈的桂树吗?为什么没有写呢?

 

我只想说,是写过的,只是不在本词中,这位同学,你上课开小差,来来来,为师我绝不打死你。

 

我只想悄悄的告诉你,辛弃疾在《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这篇词中说:“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意思是说,我乘风登月,往地球人间一看,光线太暗了,看不清啊,得砍去月宫中的桂树枝蔓,有人说,砍了树枝后让月亮洒向人间的光辉会更多一点。

 

这不就提到了桂树?没有吴刚?不派吴刚去砍树枝,难道让辛老师去砍?


其实苏子也想“我欲乘风归去”从而实现登月壮举的,奈何年老体弱怕冷,“高处不胜寒”才只好作罢,但稼轩是谁啊,他可不怕冷,说去就去了。

 

这位同学你问题真多,你又问,“有人说”的“人”是谁啊?.


本来不想说的,但既然问了,为师当然会满足你的好奇心,希望不会吓死你。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的前朝大唐诗圣杜甫!

 

有诗为证:

 

一百五日夜对月

杜甫

 

无家对寒食,有泪如金波。

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

仳离放红蕊,想像嚬青蛾。

牛女漫愁思,秋期犹渡河。

 

老辛毫不客气,稍作修改就直接抄来用了,但原文照抄也还不不太好,就在中间加了一个人道是三个字,多少声明了一下,砍树这种破坏生态环境的糙事嘛,嘿嘿,绝不是我辛某人的所作所为哦。

 

好吧,再次言归正传。

 

按说,向月亮发问,在古诗词中早已有之,并不是什么稀奇事情,诸如苏东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李白“青天有月几时来,我今停杯一问之”,张若虚的“江月何年初照人” 等等。

 

但都没有稼轩问得深刻、问得透彻。

 

月亮为什么能在空中不会掉下来?如果沉到海里没被碰坏,为什么又渐渐从圆月变成弯月?是不是这边沉下去,那边就升起来?……

 

其中涉及的科学程度之深、朴素的唯物主义光芒之强,与文学艺术的表达结合之完美,是前人所无法追及的、甚至连后人也是无法追及。

 

开天辟地,从未有人如此形象描写!

 

它是中国古代唯一一首最具科学幻想色彩的词。


所以,近代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对此给予了极高的评价也就不足为奇了:

 

“稼轩中秋饮酒达旦,用《天问》体作《木兰花慢》以送月曰:‘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

 

虽然老辛并没有继续就月亮西沉的课题继续研究下去,事实上也不可能去研究,但就他能提出这千古一问,已经足以奠定其在世界空间物理科学史上的地位!

 

因为放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提问标志着科学意识的觉醒,就象一个三岁的小孩总会问到的那句“我是从哪里来的”一样,尽管问了以后,同样没有下文,但并妨碍它标志着一个人自我意识的觉醒。


那怕他永远也得不到答案。

 

他的词中,东方和西方是移动的,打破了古代思维中天圆地方的方位“绝对化”,而赋予了方位“相对化”,亦即有了月亮不停地绕着大地(地球)转的朴素认识,可谓惊天动地,使这首词具有了其他中秋词所没有的科学含量,成为独一无二的中秋词中奇特瑰丽之佳作。

 

不夸张的说,没有王国维,辛弃疾的这首词多半会淹没在浩瀚词海之中而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王国维之所以慧眼独具,在于他早年攻西方哲学有关。他曾说过,科学在于“求其原因,定其理法”,科学家和文学家都离不开幻想,而幻想,或者说猜想,显然是科学研究的发端。

 

文学的想象也可以是符合科学的,正如辛老师朴素地“悟”到“月轮绕地之理”。现在,“月轮绕地之理”现已成为人之常识,而辛弃疾此词的“与科学家密合”的“神悟”,也就更加彰显了辛词的艺术魅力。

 

感谢大师王国维先生独具慧眼,向我们力荐了这首词,使我们对宋词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和鉴赏,同时也对中国文人学士千百年来苦苦探索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历程有所知晓。

 

感谢剽悍小麦同学写出了老辛从古惑仔到南宋文联主席的心路历程,个人认为通过这篇词,文联主席辛弃疾同志同时兼任南宋科协主席也完全没有问题。

 

本篇赏析,心细的朋友应该能看出,我其实还忽略了一个同样重大的问题,但并非我故意,因为说起它,又是一篇长篇大论,只能在第二篇来说了欲知究竟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posted on 2018-11-05 14:13 曲洋 阅读(128)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流水入霜钟
<2025年1月>
2930311234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311
2345678

相对无言,落花流水
不期而至,清风故人

留言簿(6)

随笔分类(43)

文章分类(92)

相册

最新随笔

搜索

  •  

最新评论

阅读排行榜

幸福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