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竭尽全力,打分留给历史——访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

本报记者 李武英

  去年年底世博园区主体建筑全面开工,十多个国家馆也缤纷亮相,2008年将是世博建设的决战年,关键年,作为总规划师的吴志强教授被评为了本报“2007年度人物”(详情见本期本报第2版)。记者在他百忙之中抽时间接受这个荣誉之机,进行了一次简短的采访。
  记者:请您从规划角度先谈谈世博园目前主要的工作是什么?
  吴志强:主要任务是规划的落地、实施,综合协调。一轴四馆、200多个国家馆、企业馆等,每个建筑单体后期的配套工程等,如何与规划中的内容相连接,是关系到最终规划在技术层面上能否落实的重要环节。整个世博园就象是一个小地球村,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要求,大家都想在这场表演中成为主角,吸引更多的注意力,相临的国家展馆之间在形象上、空间上、技术上展开了暗暗的竞争,各个国家会在别人的方案公布后再调整自己的方案,而尚未公布方案的更是不断综合别人的优点完善自己,这些“小动作”每一步都牵涉到全局。到后期国家馆开工之后,有更很多相互之间的协调工作。
  记者:从先期的方案到目前已实施的,变化是否很大?
  吴志强:园区规划从思想层面上,我们确定了“和谐城市”理念。形象地说:“两手一心”,左手握住生态城市和绿色节能建筑,右手握住城市文脉和遗产保护,心中要始终以人为本。可以讲,这些从开始规划到现在落实,是一直都强调和坚持的。但在每个技术层面落实环节则复杂得多,其实有很多设想不能一步步推进。总体来看路网没有变,其他都在做减法,最终落实的应该有60-70%。已经落实的有:首先是通达性:一轴四馆,每个单体建筑的地下空间都相连,地上地下统一规划统一开发,在陆家嘴没有实现的设想在这里做到了;其次是生态性:把阳光、绿地、雨水全部引入地下,各方面采用节能绿色先进的技术,会展示出城市建筑的前卫探索;还有综合性:所有的管线都必须综合考虑,统一规划,让它们之间有序协调。当然,规划师必须是最坚韧不拔的人,规划不是图上画的,是实施中对理想的百折不挠。
  记者:与历届世博园区相比,有没有超越,有没有达到您原来理想中的“使之成为一个新的典范”的目标?
  吴志强:这次我们是把世博园整个场地作为一个展品来完成的,这是历届没有过的。过去场地只是展示的工具、载体,而这次我们的出发点就是要把它作为“城市,如何让生活更美好”世博主题的一个实验和示范。除了前面提到的一些原则,还有一些具体内容,比如把黄浦江的水在园区内生态净化回流,南市发电厂改建用来展示未来都市的可再生绿色能源,创造全世界第一个LED街坊,可节能20%以上。在园区城市设计中首次采用大规模风模拟形态优化技术,对园区内的所有关键位置进行模拟,通过空间形态设计实现风导,使之达到适宜的风向和风速控制,这在全世界城市规划史上没有做过如此大规模并实施的。过去的大建设到处都是“拆”字,而今天在世博园区内却到处都是“留”字,颠覆性地改变了人们的传统观念。把整个园区作为未来理想城市的一个实验性规划,对将来城市建设将产生长远的示范效应,这是首次。
  记者:那您对园区的规划打多少分?在履行这个总规划师职责的过程中,您最有感触的是什么?
  吴志强:我竭尽全力吧,打分还是留给历史。因为规划不是万能的,落实理想是在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之下,是各方面妥协的结果。可能起初我太理想化,实际结果证实了建筑还是时代的镜子,建筑规划还是不可能超越目前的现状,不能跨过时间、经济、体制而单纯地谈规划设计。我们一直想创新,想有一大步的突破,想展示明天的方向,但现在看来只能迈出小半步。创新总是要有很多的付出,在这个过程中我一直都在受教育,在学习、在适应。我非常感谢方方面面的协作和同行的理解,对这样的理解和协作我已经很满意了。我比较得意的就是有机会与那么多设计方合作,大家能够协作共享,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相互理解,在现有的条件下最有效地解决好问题。规划不是自上而下的,不只是一个大理念、大结构,不是命令而是引导,在后期项目的实施过程中要不断地深化、配合、完善,为建筑师做好大量的服务工作。规划最终的结果要一直要等到运转正常的时候才能下结论。所以在后期的项目推进过程中还要不断地争取机会落实原来定下的创意,尽力使之完善。
  记者:请评价一下园区内的主要建筑?与原来规划设想和控制的要求有大的出入吗?
  吴志强:最后的建筑与规划设想有相当的调整。不过,前面提到的一些理念性的原则都是在坚持的。对于具体的建筑我就不评价了,因为我并没有作为评委参与单体建筑的评标,但是作为总规划师,我在方案优化和深化过程中一直积极配合建筑师做好相关的工作。中国的建筑师很不容易。不论最后的结果如何,中国馆向全世界华人建筑师招标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成功胜利,是给我们自己的建筑师更多理解、信任、支持和机会。另一方面,中国馆竞赛收到的方案中有这么多创新的想法和方案,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建筑师并不是没有能力,他们只是需要信任和空间,我们为中国建筑师骄傲。
  记者:对那些亮相的各国家馆有什么评价?
  吴志强:总体上来说,现已经看到的外国馆设计理念是符合世博会的宗旨内涵的,那就是创新和前瞻。其实历届世博会的国家馆可以总体上分为三类,就是创新型、传统型和特色型。有些国家每届都有创新,他们代表了世界的创新理念;而有些国家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所以一直都沉浸在其中寻找出路,以传统型的面貌出现。其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则是根据自己的特色找出独特的定位。
  记者:在后期利用方面,原则有没有变化?目前有什么具体的打算?
  吴志强:世博园区的后期利用问题,其实是从规划一开始就考虑的。尽管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思路和做法,但有一些东西还是越来越明确,比如其功能和定位虽然没有正式明确的说法,但我个人认识是这样:在上海城市发展中的定位应该是国际化、文化性、生态性的新的城市公共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