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撞击与融合
彭一刚
传统与现代的断裂、撞击与融合
——厦门日东公园的设计构思

【摘要】:本文是对厦门日东公园的创作回顾,通过在全新的形式中赋予建筑以传统的韵味,从而在原本处于断裂与撞击的尖锐矛盾中谋求融合,同时也表达了建筑创作对自然生态环境和地域文化意境的尊重。

【关键词】:传统 断裂 撞击 融合



断裂、撞击都是十分“生猛”的用词,何以要用这样的用词来表达传统与现代的关系呢?实在是出于无奈,因为事实就是这样的“严酷”。且不说建筑,其它的领域也几乎概莫能外。例如戏曲,在传统与现代之间,同样也存在着水火不容的关系。章诒和女士在其近著《伶人往事》的自序中也流露出相当悲观的情绪。这里不妨抄录一段以作佐证:“晚清人士面对华夏文明即将崩塌之际,曾发出‘三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惊呼,何以如此悲绝。正如台湾学者(王德成《后移民写作》)所言:‘他们已经明白现代所带来的冲击如此摧枯拉朽,远甚于改朝换代的后果,这也间接解释何以民国肇造,有识之士尽管承认势之所趋却难掩一股强烈的失落感觉。他们在民主维新之后,看到一片庞大的文化、精神废墟……。’”在这一段中,她主要是引用台湾学者的感慨。可见,两岸的学者所见略同,都发出了极为悲怆的感慨!再回到她的前序:“东西方文化相遇,在某些方面可以交融、互补,而在某些方面则完全是对立、冲突。几个回合下来,正以令人眩目的方式走向衰微。其从业者只能在背弃与承续、遗忘与记忆之间寻求折衷之策、苟且之法,这大概也算得是文化现代性两难的生动显现。”幸好,在如此悲观的感伤中,多少还留有一点余地,这就是“在某些方面可以交融、互补”。借此,我们就只能在这极为有限的缝隙中来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



章诒和女士专事于戏曲理论的研究,她的感慨自然是针对戏曲领域的。建筑与戏曲尽管分别属于不同的领域,但就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冲突而言,却十分相似。随着西方文化的引入,在强势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建筑文化几乎也是被挤进了没有退路的墙角。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高楼大厦、楼堂馆所等一类的“标志”性建筑,几乎已经寻觅不到传统的踪影。个别建筑,在夺回“古都风貌”的口号下,虽然加上了一点中国式的小亭子或大屋顶,但总是使人感到牵强和别扭,不仅没有解决传统和现代之间的割裂,反倒是更加凸显了两者之间的对立和互不相容。既然此路不通,便只好另谋它策。



以上的议论不免流于空泛,那么“它策”究竟在哪里呢?这就不能不结合创作实践来作一点具体分析了。这个实践仍然不出我所热爱的园林建筑,用流行的话语,也就是景观建筑。大家知道,我曾撰文介绍过山东平度的现河公园、福建漳浦的西湖公园的设计理念和构思,如今,则又要介绍新近落成的厦门日东公园,尽管这几者都涉及到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但毕竟还各有其不同之处。要言之,平度的现河公园主旨是在现代的园林建筑设计中引入传统的手法;漳浦的西湖公园在此基础上又赋予了闽南建筑的地域特色,这自然比前者又进了一步。那么,厦门的日东公园又有什么新意呢?有的,而且在我看来又向前跨了一大步,而非是一小步。具体的讲,就是在不失传统的基础上,更加现代化了。

平度位于胶东地区,是一个农业大县(后来改县为市),漳浦地处闽南,至今仍属县制。厦门则不同,地地道道地属于现代化的城市,并且还被中央划为对外开放的特区。日东公园处于厦门市所辖的杏林区,其周边所环绕的多属现代化的工业厂房。特别是西侧,所紧邻的是一处供电厂冷却水用的大面积水面,其中有上百个喷头,犹如免费的喷泉,昼夜不停地从这里涌发而出,实在是蔚为壮观!面对这样的周遭环境,便迫使我们必须在更加现代性上大做文章(图1)。由此,现代性与传统之间的对立、冲突,必然将显得更为激烈。



基地原来就似乎有了一个公园的雏形,所以在总体规划上力图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而不作更多的更改。至于景点、建筑,则一无所有,是这次规划设计的重点(图2)。我们所说的创新,主要还体现在景点和单体建筑上。考虑到闽南所处的亚热带独特的气候条件,设计理念的基本出发点便是“搭蓬子”,当然,是高级的、现代化的篷子。用什么材料来者避风雨呢?完全跳出了砖和瓦的范畴,而选用闪闪发亮的铝合金板材作为屋面乃至部分柱、墙的外包材料,单就这一点,便拉开了与传统的距离,而给人以焕然一新的感受。然而,我们又不甘心于传统的缺失,恰恰相反,而是千方百计地在全新的形式中赋予它以传统的韵味,从而在原本处于断裂与撞击的尖锐矛盾中谋求融合。



日东公园面积不大,原本规划的景点(建筑)仅入口大门、餐饮兼风味小吃(园中的重点建筑群)、少年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观赏“喷泉”的游廊、游船码头等六处。但由于经费的短缺以及主事的人员更迭,老、少两个活动中心至今尚未建成。此外,按我以往的习惯,总是选择入口大门作为探索设计思路的出发点(也是主事方急于先建的项目),以下便分别述之。

入口大门:

功能极简单,仅一个售票兼管理室,从“搭篷子”的理念出发,以一条中缝把整体一分为二,再以人字形的三角架使之联接成为整体。屋顶呈缓坡的弧形,就整体而言,有一点像传统的杆阑式建筑,同时,又能使人联想到古建筑中的歇山式屋顶。但屋顶的曲线却正相反,改传统的下凹而为上凸,此乃借相反相成而出新意。屋顶既然选用光洁锃亮的金属板材,下部的售票室则选用极其粗糙的蘑菇石,以期求得肌理上的强烈对比。按最初的考虑,在“人”字架上是要覆以玻璃的,但慑于沿海地区强劲的台风,改为在其之下设置一个既缓又小的玻璃顶而起到防雨作用,这样,人字形的构架便完全呈透空的形式,于是便显得十分空灵剔透。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入口大门的设计,实际上是为园内其它建筑定下基调,换句话说,也就是把它当作一种原型或母题,其它建筑尽管在形式处理上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变化,但其基本处理手法则均应以此为参照,方能求得整体上的统一与和谐(图3)。



餐饮部分的建筑组群:

最初设想是要为游人提供多种类型小吃和餐饮。不料初步建成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荷兰籍教授夫妇大为赞赏,认为用作餐饮未免可惜,主张改为陈列新潮艺术作品的展览馆,展品可由他们提供,并定期轮换。听到这个消息,我自然十分高兴,由于改物质服务为精神服务,自然会提高该建筑组群的文化品位。不过能否落实,目前尚不得而知,故尔乃以餐饮而名之(图4、5)。





这组建筑群属园中最大者,于是在规划中把它放在正对着入口大门的中轴线上,既可作为入口处的对景,又可形成全园的焦点与重心。那么,采取什么样的组合形式呢?似乎是未经思考便顺理成章地取中国传统的分散式布局——即先分散为各自相对独立的单体建筑,然后再用游廊相互连接,从而形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布局的好处是:其一,可以比较自由地处理各单体建筑的形式,使之富有变化而非相互雷同、千篇一律;其二,借松散的布局与庭院相互穿插、渗透,从而获得丰富的层次变化,充分表现出园林建筑的性格特征;其三,借以“虚张声势”,以谋求占据更大的地盘,方不失焦点与重心的地位与身份;其四,当然也是最重的,则是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组合的特色与意蕴。在就具体手法而言,则极尽变化之能事,以使之相互交错、高低错落、疏密相间、虚实对比、韵律节奏分明……等,而最大限度地给人以悦目赏心的美的感受(图6、7、8)。当然,这些都是设计者的主观愿望,实际效果究竟如何,只能由受者来做判定。
观赏“喷泉”的亭廊:







原本所取的形式只是一条带状的廊子,但考虑到儿童活动中心和老年人活动中心暂时无法建成,为避免单调,则改为由五个方形的亭子斜向串联而形成一体,这样,便强化了它的韵律节奏感,同时也为游人提供了更长的休息座凳。

其它还有游船码头和后加的一个室外演出场地,为节省投资,均以最简单的方式应对,而淡然为之(图9)。



这里,还要提及的是,位于入口之后,并设置在湖水之中的两根“灯柱”,它可以起到强化轴线、丰富空间层次,并烘托主体建筑群的作用(图10)。但遗憾的是,由于我交代不清楚,而远在泉州做施工图设计的同志却误把圆孔填实而变得有柱而无灯,这多少会留下一点美中不足,且改起来又比较麻烦,好在白天看来倒也无伤大局,而到了夜晚,估计也不会有多少游人,最后,也就听之任之,不做任何改变了。



由于资金短缺,加之主事一方人事更迭,这项工程虽规模不大,却拖的时间很久,某些景点至今尚未建成,今后是否能按原规划实施,尚难有定论。但值得欣慰的是在探索传统与创新方面还是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写到这里,应该是结束了,然而人们可能会问:你做的这些项目都不外是功能简单的小玩意,有什么普遍意义吗?没有。正如文章第一段中所引章诒和女士所云:“……在某些方面可以交融、互补”,本文所研讨的正是局限在“某些方面”之内。

(本文系国家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地域主义与当代乡土建筑创新研究》20050056027相关研究报告之一,已刊发于《建筑师》128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