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狼自由空间

我的民族成群出没,但那不是我的行为方式。

博客生活 首页 新随笔 联系 聚合 管理
  9 Posts :: 4 Stories :: 0 Comments :: 0 Trackbacks

2006年5月25日 #

成都印像系列

 成都街娃儿 (1.连载)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市井通俗幽默小说

 

      娃儿……,长年混迹市井杂乱小街上的人。
    成都休闲,因追求舒适环境而闻名。一提到这个地方,印像里总会有一个懒懒的、沐浴着阳光、在马架子上摆着八字摊的人,此人身边,肯定就有一碗如影随形的香茶,住在北门上财神巷的何三娃,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何三娃又与一般市民不一样,去那条街打听何三娃,就连街边玩耍的小孩儿都能告诉您:他是本街上一个单身汉。这个无职无业又无婆娘,已经有四十岁的人,偕因游手好闲,四邻打挂,背底里讨厌他的街坊都呼其为“烂瘾儿”。
    烂瘾儿其实不应该是何三娃,这个称号,原本是四川人暗指旧社会里那些抽“梭梭”的,拖着一副大烟瘾的人。
    旧社会抽大烟很贵,每天又必须要抽,家物拿给这些烟灰儿抽垮后,只要能弄到一些钱来抽烟,就算卖儿卖女当掉老婆,所有伤天害理的事,此等人物都干得出来的。当年鸦片烟灰儿与现代吸毒者一样:垃圾人物。何三娃不抽大烟,也没得吸毒的爱好,街坊们把这个尊号拿来送给何三娃,也别无他意,无非就说此人实在懒,不仅从不做任何事,见人碰面来不招呼去不告辞,本街上无论哪家的板橙他拿来就坐,随便你哪一位的东西他抓到就吃,十足一个形游街边的混混。
    说起成都,便想到了“懒”,客气一点的叫法是“休闲”。如果您初来此地大街小巷一逛,无论街边门前,茶桌牌桌,只要见着坐下来喊了茶就再也不想动的,肯定就是成都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他们习惯了天天守着茶,吃茶也非常有讲究,几乎成了一门学问。在成都,茶楼茶馆茶房的铺陈不说,豪门旺户吃茶排场不讲,就说街边早茶,那感觉就极为的严格,环境也十分的清洁与雅致。清晨天刚放亮,市井小户开门见客,首选街边杨柳树下洒扫洁净,然后在洁净处摆设小橙,小橙不但要擦得漆水透亮,其程度足能倒映头上绿荫捧拥着白瓷碗上的兰花图案,让人看了那才叫一个爽。茶具私家自用不说,茶碗、茶盖、茶传子必须天天烫洗以免染病,就连所用茶叶,也是一验再验格外小心。
    验茶?
    是呀,北门上银丝街的剃头匠程幺爸就有此一绝。他的茶碗高温烫毕后并不急于冲水,只把各地名产轻抓一撮放入碗中马上用盖捂严,想那茶叶捂在热碗之中,遇见蒸气一燻其味必出,此时程幺爸就要用鼻嗅之看是否淳香,如若味道很正就要提壶冲水,一旦发现霉变或其他异味则丢之地下,从此注定要告别这家茶庄,不再去消费它的歪货。验好茶叶,然后洗茶,再就是冲水摆碗,碗旁定要搭配烟缸茶筒、瓜子果盘等杂件摆设,一切安排停当,大家这才相互满意地坐下来,彼此隔着街檐,大声武气摆起了东家长来西家短的龙门阵。那年月的成都、有魅力的早晨,此时出门,青青杨柳翠绿梧桐,耳边吆喝响亮川音,小灶炊烟轻风徐来,一街尽是烹鼻茶香,人入此地疑在异域如游画中、心旷神移无不惬意。
    偏就这个时候,那懒人何三娃也起床了。只见他头不梳脸不洗,嘴里含着半截纸烟,袖了双手拖起两片鞋、蓬头垢面躬腰砣背的上街来。来做啥呢?嘿嘿,他别样不做,只把两个眼睛不断地在各家门前茶摊子上晃荡,高耸鼻梁不断向那茶橙子上深呼吸,想嗅出哪位杯香,好去抓来吃两口冲洗冲洗自己的五臟……:“捣乱的何三娃要搅骚来了”,一街众邻惊呼!
    那何三娃就如此可怕?
    其实要说何三娃他也不是天生的“烂瘾儿”,此人本富贵后代,原先不住财神巷这样的市井小街,如一般大户,居家总选择靠闹市很近、出脚方便但又很清静的一处所在。他们家在哪儿,就离成都最中心的春熙路不远,一条名叫茍头巷的小街上。
    说起茍头巷何家,老一辈的人都知道这家有钱。何三娃父亲本来就是数一数二的大行商还不算,听说他们家老爷子上头祖祖辈辈都是旗人,在清朝皇帝手头也是大官人家。这家人早先姓“和”,到了他曾祖爷爷这一辈人,就来到成都作了总督府的封壃大吏,只可惜的是,辛亥年四川人为保路闹暴动,汉人抓到这个满清的官员,不由分说就一把拉到较场坝儿跪到,挥手就是一刀……,哦嗬!
    辛亥革命、反清复汉成功地把封建变为了民国。打清帝退位和府就含悲落难,当时听得汉人暴动,一街吵着捉拿“满宝儿”,何老三当年那是还是做儿子的祖爷爷吓得半死,顶梁柱已经拿给人家砍了脑壳,这府里平时的威风就有些耍不出来,无奈之下便将旗人“和”姓改为汉人姓何,一家人剃了长辫子溜出少城,悄悄搬来茍头巷开店行商。
    虽说没了朝庭势力支撑,又是改名换姓,但因家中有钱,江湖上朋友多,生意很快又做得火红,朱漆红门车水马龙其势依旧,财如三江之源滚滚而来,那岁月里的成都何家,不做官僚也是财阀,众位公子哥儿,仍然琴棋书画,天天泡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蜜糖缸子里,高贵得令众人十分羡慕、日子过得好不快活。
    好景不长。不等何老三落地、这旧中国就得解放,一出来见天只怪他娃运气太差,没活好久,也就在二五一十之年,稍知道世理之时,偌大一个中国便遇上文化大革命。
    中国文革是什么,就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两大阵营你死我活的一场战争。
    文革,那时不像现在,“无产阶级”最受人羡慕的黄金年代,对资产阶级,法律与政权均是不保护的。文革这场战争刚一打响,序幕阶段“无产阶级”就占了上风,他们在一夜之间,就把中国历史与现在有资产者与有权力者,基本上铁定为“专政”的对像。想他茍头巷何家,是成都市出了名的多有资产,不消说肯定就是被专政的资产阶级,他们与无产阶级现在同处一国,其危险程度,用何三娃老汉当年的话来说:“就等于把犹太人,丢进了纳粹圈子里去做的一场游戏”。
    是呀是呀,一看到“辛德列名单”、或者“重返苏必波”这类的二战电影,何三娃眼里就要流泪。特别看见大批被剥夺了财产、撤散了家庭的犹太们,任由德国法西斯纳粹用枪口与绳子,串成蚂蚁般长队地押往集中营或毒气室去,何三娃就要破口大骂,他骂那些戴了红袖章的盖世太保,骂那些穿着军绿色衣服、手提冲锋枪的党卫队,他常常疯魔般地当街一站、指问苍天为什么后来没有把这些人都弄来关起,或者像他祖上一样,也拉到菜市口跪下砍掉脑壳,然后当街示众。何三娃的骂响彻财神巷宁静的小街,那空中飘浮的恶毒咀咒,全都包含着对自己冤死父母的怀念,就算讨厌他的街坊四邻,这时候也只能沉默,是呀,正是他一家受难的那些年月,让这个人彻底改变了自己的命运与形像。
    何三娃的骂离不开1965……,一大批穷得太久了的人一听来了“革命”,顿时兴奋得揭杆而起,他们在残冬一月,不仅迅速造反夺了茍头巷街道政府当权派的公章,并且一声纳喊、以第一时间涌入了平时连门都不敢去敲的何家。无产阶级们怀着对“阶级敌人”一腔仇恨,冲进来就把何家一个东壁图书府,西苑翰墨林的院子抄抢了个底朝天,最后不经谁来同意,居然自行就决定全盘接管。可怜何老三一户,百年家底毁于一旦,黄金百银珠宝玉器,就此落入平时拉夹夹车、挑蜂窝煤、喊倒垃圾、拿潲水出来卖钱等人家的后代手里,至今也不见有谁良心发现,主动上门道歉并归还。
    您说这何老三如何想得通!他家一个世纪被汉人抄抢两次,头一回是砍了他“和氏”旗籍老祖的头,罢了他们家的官。这一次更惨,无产阶级不仅夺了何氏门中所有财产,涌进来的红卫兵小将们,还强逼他家成员人人脖子一律挂黑牌,规定每个人手里必须拿着破锣、必须不断敲响,必须昧心地自觉高喊,必须喊出自己“应该被专政,革命万岁,造反有理”。
    何三娃至今还记得,他游街那天就是这样喊的,也是这样被拖去了春熙路示众,在人山人海的嘻怒笑骂中,他跟在自己父母身后,看见的是母亲的背影。母亲平时很漂亮,现在却惨不忍睹,那非常女人味的脑壳,如今已被人剃去了半边头发。把一个女人的头,留下半边头发,剃去半边,这在平时要看见,肯定就喊打鬼,可那时候不同,就像电影里规定犹太要佩戴那个三角符号一样,这是被称为牛鬼的人所特有的发型,叫“阴阳头”。看着父母受尽凌辱,他不知道天如何垮了下来,甚至不明白为什么一街人都朝着他们丢石头吐口水,甚至还有人居然拿脚来踢他的屁股。何三娃那时心里在哭泣,他一家人心里也在流血,大家不知道为什么同样在世为人,相互并不认识而且更没有冤仇,就为要抢夺一点资产,居然谁都可以来宣布,把他们划定成了“社会公敌”,理所应当被“无产阶级专政”。想着当年谁都可以无法无天地自由进入他家,随意拿走室内任何本属于私人的物品,甚至大人小孩都可以当街对自己实施打骂与羞辱,尽管暗无天日的岁月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怨天忧人的何老三面对此事,至今都还没有弄明白,他只觉得所看到的一切事物都可憎,人人都可恶,特别是那些整日在街市上行走,在各类商店头去高档消费的后来“有钱人”,在何三娃看来,他们全都是强盗全都是怪物,说起来一肚子都是气……。
 
 
  成都街娃儿1 终 (未完待续)

                           市井方言    贫民故事    社会大众   笑里人生……


                                                             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posted @ 2006-05-25 21:25 独狼2003 阅读(25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6年4月18日 #

     摘要: 独狼杂文:        ...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4-18 08:59 独狼2003 阅读(40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6年3月28日 #

独狼:

             清明三月车祭

冰湖面上野鸭.jpg
 
     夜里总是下雨,清晨空气里有湿渌渌的泥土味儿,这就是成都通常能见的阳春三月。
     因为下雨,告别夕阳后就不再户外散步,躲入融融暖意的斗室灯光里,合着雨棚敲打的滴哒,打开了电脑进入互联大千世界。
     油又涨了。这是 qq上首栏头条消息,那标题做得很大,醒人眼目地告诉着有车一族:每吨(上涨)三百元左右。
     由汽油高涨想到了自己的车。卖掉它就算无车一族,听到这样事不关己的消息,心里郁闷,无法丢掉的那一份沉重,怎么也让人轻松不起来。
     卖车都一年了,自己那车在别人手里不知道会过得怎么样,想到它便想到我们在一起的日子。那时很快乐,也很疯,如果现在还有这辆车,就肯定不会呆在家,我想着过去了的那些雨夜,引擎轻轻轰鸣带我们进入雾漫与湿滑,打开音乐收听歌唱,沐浴着对方来车大灯的弦光,缓驰于积水晶莹的蜀都大道,把倒映水中灯红酒绿的这座城市,来一番任意的践踏。
     2005、2004、2003……2000,那时驾车就是平常人家生活中最高等级的娱乐。当时中国扩大内需,加油牌价2.4元一公升,成都到重庆四百公里左右,一路用不了一百元油资。我们车因是四驱就不走高速,准备走老路的一行五人有朋友张三娃,刘老二,邻居曾三小姐与修车的罗大哥,另外就是我的狗“丑星”。大家兴高采烈翻越龙泉山,到简阳吃羊肉,过球溪河烧大蒜鲢鱼,到资中看铁佛古镇,进内江买甘蔗……,一路游山玩水,高兴随时光飞逝,愉快中不觉就到了重庆。有了车,重庆也变得很小,从来风酸菜鱼到歌乐山辣子鸡,再到南纪门河街上的大双火锅,朝天门渔船……,一天就打了个来回,披着夜色回到成都,分手时一句话:你有车就是好!
     好是好,不久大家却不坐我的车,去黑龙潭钓鱼或青城避曙或九寨看水或峨眉山报国寺过除夕,无论远近他们都开着自己的车,一辆比一辆的排量大,一个比一个的配置高,反而我的倒“老掉牙”,成了大家一路行乐讥笑的话题。
     干脆我不用自己的车,反正有车坐,谁累了就去开一会儿,从自驾北海畅游银滩,到进九曲黄河,环三江奔流,探险辘轳湖,玩耍了一个季度的功夫,谁的车况我烂熟于胸,品质好坏随口就评,就此趁机把他们以前强加于“老掉牙”的恶行,用一番嘴功狠狠地报复了回来。
     他们不愿意了,有人提议我的车也必须带上,大家轮换驾驶,于是从此我们驾车也成了转转会,大家轮流开着对方的车,欢声笑语地说着对方车的坏话,那年月我们行行走走,骂骂咧咧地快乐着。
     因为有车,刘老二在离成都二十公里左右的华阳河畔买了房,胡大哥也在开满桃花的龙泉山上安了家,张三娃收入稍差一点,也找了一处北门外农家院作了钓鱼的“行宫”,最利害是曾三小姐,自从嫁了有钱的老公,不仅在西沿线上买了套大电梯公寓,还特别选了青城前山一个叫“中国青城”的地方,在绿荫林中置办了一幢夏天专用纳凉的花园别墅,准备去做田园里宁静的寓公。
     走行百里,如在家里,大家手中有车,郊外有房,都不太愿意久居车挤人涌、空气肮脏的都市,他们提倡绿色换肺,丢弃了成都人当时热门时尚的“五加二”,干脆就定居郊外,选择了每天车来车往,城里上班城外居家的愉快生活。
     可是我狠心地把车卖掉了。
     卖车,是在油价上涨到四元五角的时候做出的决定。没有了车,我才知道以前那种时光的可贵,也才懂得了什么叫休闲。丢车,就等于丢掉了好时光,不能再与这些有车的朋友们在一起,我痛心,他们也痛心,曾三小姐闻讯急着驾车来质问我什么叫荒唐,就算油价再高又多得到好多一点点钱,少外出也可以是减少油耗的一种保车的办法。
     我想不是,自打听了央视不断播报北京长安街车满为患,上海因车太多,已经开始限量车牌入城,油价只涨不跌,期望减少费用的油改税消息又石沉大海,眼见着这不断涌来的收费项目……,心里不免闪出一种不祥预感:目前中国政策似乎向不利于养车人方向倾斜。果然,就在养车每年成本不断以四位数往上增加的同时,有内部人士告诉我,成都马上又要开始征收汽车五路一桥通行年票,又听说出台的道法,也公开说明无论有理无理,在公路上车辆撞人你开车的都得掏腰包向对方赔偿。前几天驾车稳重的胡大哥就撞上了一位“碰瓷”的人,虽说事故现场清楚表明对方全责,老胡也不得不说一些好话,央求对方同意他把“全责”揽在自己身上,防止保险公司以无责为理由而拒绝作出任何损耗赔偿。
     我囊中羞涩,一年收入仅维持年度养路、保险、维修、加油、车检、车船牌照、驾照年审等基本费用也吃力,如果再摊上一二“碰瓷者”,或者被电子眼扫到几次多增加一些罚单,恐怕生活都成了问题。以前上车就喜悦的那一份兴奋,如今变成了坐在驾驶室里沉重与忧虑,如一个背着大十字架长途拔涉去朝圣者,感觉驾车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想到养车的各种费用,将来还有可能再次上涨,面对前途,心里也就多了一些惧怕。
     成都,虽不能相比首都,眼下也是一个非常大的城市,有车时无所谓哪里居家哪里上班,现在不行了。远近,顺利,方便,少花钱,丢车后什么都得盘算,就连上班挤公车都必须赶得更早,为什么呢,一是怕小偷夹我的钱包,二呢,就是怕乘客多了以后挤皱我质量原不是很好的西服。至于曾三小姐与刘老二、张三娃等有车一族的富人们,再也没见过面,从告别到现在,算来一晃就过了三百多天。
     三月清明,又到了中国人传统扫墓踏青的日子,听着一街叫卖“香蜡纸钱”的吆喝,久未郊游的心开始动了起来,便想要去父母坟上看一看,替二老打扫打扫。主意一定便整装上路,向东门洛带方向而去。
 没想到成都有这么大的变化,刚从城里挤上四路公车到了五桂桥,准备去转219路,就见车站上人山人海。每一班219刚进站,就见大伙儿蜂涌抢门,不到十秒钟,里面便挤满了乘客。如何这般状况?结果一问,是龙泉在办桃花节,主会场就设在客家洛带。哎呀,出门不是时候,看到那一个挤,我想起了那些年在北京公车上,大家都挤得直叫“别挤了别挤了,再挤就成照片了”的日子,让人一说坐公车就全身发麻。
     不过出都出来了,再挤也得上呀,拼了一身汗算挤进了车门,不幸的是,我前面有一个肥胖的妇女,被人挤得只把她那硕大的臀被迫地放在了我胸口上,后面还硬顶进来一个小个子男人,用他那身体把我的尾部也塞得满满的,我无奈,只得弯曲了身体,在上压下挤的缝中带着大口地喘息,委屈求全地向洛带方向而去。
     公车慢,在喘息如牛的引擎吼叫中,带着满车昏昏欲睡乘客,摇摇晃晃经建材路转槐树店往三环而去。此时我很悲哀,这环境让我想起我以前在重庆的日子。
     重庆,酸雾环抱中一座不上坡就下坎的城市,当年除了公交,贫民们别无二样交通工具,在哪里乘公交车,当时用一个非洲国家的名字简称,叫去“挤、垒、压”。从沙坪坝到渝中区,每天都得在这样的挤压里,颠簸渡过来回路途的两小时。成都以前都不这样,从五桂桥去洛带虽说也转车,但少人行,车里也很空,交通便利就是我当年选择来此地工作的原因之一。是什么让成都目前交通高度紧张,我不知道,只感觉这车像一下子回到了重庆,我也回到了从前。另外我也无法入睡,因上面那位把臀部放在我胸脯上的妇女也睡着了,她软软歪倒,几乎全身重量全都传递到我这里来。胸脯那个痛哟,也不知道被我压在下面的那个人感觉怎么样,反正我肯定已经受不了了,无奈之下,我只得呲牙裂嘴抽出手来轻轻地拍拍她,想让她稍微地……。嘿,不意她醒后,转回过头来的那一张是我熟悉的脸:曾三小姐。
     一年多不见,怎么将一个细柳腰身的女人变成了肥婆,并且还要来挤公车。她们家不是好几部车,怎么……。
     哎呀,第一是我生了娃儿,发体了,二呢,是养车的费用又涨了。
     曾三小姐一说话就满脸不快。通往青城的老路,经过新翻修也开始收费,这样每天回家就不是免费,来回一次就多了几十元,一个月算下来上千,第一个月报销账单时,老公的脸都拉长了。
     是呀,虽然已经没有了车,也听说成都现在很多老公路都在翻新,结果这一新修后就全要收费,难怪每天车来车往的上班族,追求休闲时的人脸色很难看。
     还有什么车哟。曾三小姐开始诉苦,老公的生意不如前,除了截减职员就是压缩内部开支,不但曾三小姐的车不能幸免,就连青城避暑的别墅也打算卖掉。
     不住了吗?不是,想住但住不起,不说车用成本就光说这一笑过路费免不掉,也让人怯步。没办法还是回城里来,去住在西沿线的电梯公寓里划算。
     说到这里,我见曾三小姐眼圈有些红,便不敢再往深说,于是扯开了话题:好久都不见刘老二与张三娃,不知道这几爷子快活成什么了。
     听说他们已经卖了车,听说刘老二连华阳的房子也卖了,大家都挤进城里来。为什么呢?还不是苦撑也撑不住,前几天你听说没有,成都原先四百五一年的“五路一桥”通行大年票,听说又要涨,他娃屋头老婆一听吓坏了,趁他不注意,私下就把车一下卖了。
     哪有这么凶,一个大年票能涨到哪里去?我不解。嘿,你还不晓得,这个涨价目前在听证,有的猜说涨三百,有的预测要突破一千元,还有更凶的,听说成都在拿重庆来比较,重庆一年这些通行费多少,知道吗,听说是两千多。曾三小姐说得激动,近乎一吼,结果驾驶员以为出事,猛地急刹,车身一冲,全车人闹醒了。
     上坟归来,不意在家门前碰见了张三娃,他远远站着,亲热夸张地挥手要请我吃冷淡杯。问及他近况如何,嘿嘿,打算卖车了,不但要卖车,因出行不方便,就连北门郊外的“行宫”也成了转让二手房,他来约我明天到黑龙潭去钓鱼玩,这么远,没有车呀?张三娃一笑,有车!
     张三娃的车,现在还没有卖掉,他说没人要,现在卖车很困难。
     还想继续养?张三娃摇摇头,他说被迫的,现在偷学有些人的办法,将自己的车套用别人公家车的牌照,养路、车检等一切费用他都准备赖掉。说起卖车他非常羡慕我,早卖一年还得个好价钱,现在不行了,人们都不敢买车,新的都卖不脱就别说已经用了两三年的,听说刘老二那一辆车,最后出手,转让费只卖得几千元钱。唉,倒霉!
     尽管养车艰难,说到车我还是想到我那辆“老掉牙”,想到与它在一起的美好时光也许再不会有了,谨祭。
 
          独狼散文.jpg                2006.3.27,成都这一夜的小雨
   

posted @ 2006-03-28 20:28 独狼2003 阅读(221)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6年1月30日 #

     摘要: 过年,又老了一岁的向死亡进步。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6-01-30 07:38 独狼2003 阅读(425)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5年11月30日 #

独狼自由空间.gif 

窗外人流:
               花影儿、一个别墅里的故事                         重庆夜.jpg

     在太困了,可是必须起床,今天要做的事太多了。
     老公没睁眼,她也没睁眼,却要勉强离开床下楼去厨房,悄悄的开始做起每天必须有的早餐来。   
     两年前站在这里的人不是她,是现在躺在床上的那个人。当时刚结婚,娶了如花似玉般老婆的男人,第一天就悄悄地系上围裙做着两人的早餐。现在这活儿换了她,做的是一个人的早餐。   
    “怎么,你不吃一点?”卫生间里传来老公的问话,像平时一样,话里夹带着洗脸的水声。   
     她实在不想吃,昨夜等老公回来等得太晚,到现在一点胃口都没有,只想睡。收拾完碗筷,送上公事包,待老公驱车走后,她重新倒下了,倒在已经满是阳光的床上。   
     钟敲了十下,她从静谧中醒来。看着花园通向街边的小栅栏门,想起了自己要做的事:今天是好日子,一定要外出买点花。   
     老公喜欢花。    他特别喜欢香水百合。回家的时候再累,放下包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用鼻尖嗅嗅花蕊,然后再拥抱与亲吻老婆。老公的亲吻,带着酒与烟气袭来,那男人味,让从不接触此类物品的她习惯,不、准确的是上瘾了,如果一天没有一次接触,这一天就是残缺的,她总觉得还没有过完。   
     现在没有过完的日子多起来,一个“忙”字就是理由。做了两年夫妻,她看着自己唯一选择的男人,拿着外面的世界在手里玩“加”法。从推销员做到总经理,然后自己开小公司,把公司养大,养成了全市此行业中的知名企业。从此,事业有成的男人让自己告别了矮平房职工群居点、搬进了离城十五公里的半山豪宅。终于有了像样的环境,自己非常高兴,唯有的遗憾,是老公从早九晚五的例行归来,变成了再没有上下班的夜夜过客。   
     开始非常不适应的生活里,却有许多的喜悦在等待。第一次是买回的一辆“宝马”车。第二次是张罗着帮她拿到了驾照,从此自己可以自由自在的想去哪里就去哪里。第三次是自己生日将到的时候,两人驾车去了市里大百货楼购物。当她看着琳琅满目的架上货品,把想全部都占有的目光向老公送去,听到了一句最喜欢的回答:买吧!   
     买!一个字实现了多年未曾敢想的梦 。她开始习惯了购物不太看价笺,习惯了买一支香水百合掏出五十元也不心疼。生日那天她让整幢豪宅充满了百合的香气,当百合香与男人的酒烟味儿在傍晚同时袭来,她陶醉了,前来祝贺的朋友们都说生活给了她太多的满足。   
     是的,豪宅、名车、靓女,流光溢彩的生活圈里就这样过了一年。这一年虽说也孤独,但她享受着同样孤独的半山宅豪,把里面所买的一切当玩具玩着,那一段没有老公陪着的日子她快乐,在快乐中迎来了自己第二年的生日。    独自在家,生日能做些什么呢?忙得连走路都在跑的老公肯定陪不了,她想到这一年自己在社交界多起来的朋友,应该邀请大家来开一个派对。   
     她做了。生日那天,住宅门前的街边第一次停满了客人的汽车,不知道打开了多少瓶xo,酒精让人像在雾里、雨里和风里,一幢房全都是音乐与欢笑,她眼儿矇眬,脑子里全是昏沉沉男女的贴影……。    什么时候醒来,昨晚都干了些什么,她不明白了,睁开眼只见到老公那一张脸。   
     那脸特别大,上面所有线条像刀刻一样的直,还有那冷冷的目光里充满的怀疑。   
     其实这一切还不感觉可怕,最恐怖的,是那脸消失后听到的世界最强音,呯、实木大门向门框发出了猛烈的攻击。同样是生日,她第一次没有了百合与烟酒同时袭来的待遇……。   
     不敢再有这样的事了。她从此呆在家里遥望窗外的太阳,一年过去了,她知道什么时候日出,什么时候日落,唯有不清楚的,是不知道老公今夜该什么时候回来。   
     名车摆在车房里,水濑皮大衣就挂在门边的架子上,可她哪里也不想去,目光依旧留在窗外那绿树成荫的环山车道上,一分一秒都希望有人来打破豪宅的沉寂。   
     今天是好日子,不仅是自己生日,也是两人搬来半山别墅两年庆祝日。在思绪向过去流淌的时候,买回来的香水百合摆满了一桌,她的手精心的一枝一枝修剪,很快完成了插花装水上瓶摆位等等全过程。好了,插在瓶里摆在桌上的花,阳光下显得那样骄嫩,无论是谁,进门第一眼准能看见。不但能看见花,还能看见花上的水滴。摆好了花瓶自己反复的问着自己:下一个看见它的人会怎么想,会不会由花想到人,想到今天是什么日子?如果再有一点音乐,那直线条的脸上会不会有些柔软,除了看花他还能再做些什么,能不能再像从前,放下公事包就……。    
     她想着心事,等待着老公傍晚回来。   
     自从出了“派对事件”,她每天就盼望着黄昏到来,那时太阳变得血一样的鲜红,像三分熟般的疍黄,圆滚欲滴的在兰色瓷盘里晃动,真想太阳就是自己,任金色的余辉在湿湿的绿叶中缓缓伸开,把归来的人与车紧紧抱在怀中……。   
     她想着,也等着,等到最后一抹晚霞的消失,宣告一幅最美的图结束了欣赏。半山小区由兰变黑直到披上冰轮的月光,车道上依旧没有一点声息。身上也有些见凉了,强迫地催促着手掩上房门,慢步踱回室内,桌上的百合与酒菜,默默地守望着她,任随风轻摇的烛光里,隐隐传来一些不知是谁的哭声。   
     “明天早一些叫我,不用做早餐,我起床就要走。”   
     回来了!带着一身酒味与寒气的深夜归人,只留下了这句话便上楼倒床入了梦乡。他没看一眼怎么都能看见的百合,宽下的大衣倒有浓浓的香气。用过此物的人心里都非常清楚,那是女人用的法国古龙水、非常名贵。第一次没有了心情为他收拾,任大衣与公事包随意的丢在床前地上。   
     夜以深了,全无睡意,不再做早餐,明天又该干些什么?面对着新插上的满瓶百合,沐浴在烛光下,她想到了今天的日子。打开录音机,让它轻声的就这样对自己投在地上的影儿唱着:   
     今天是个好日子,心想的事儿都能成……。   
     生活的花朵是我们的笑容

      独狼散文.jpg                           
深夜,入睡了……!
posted @ 2005-11-30 14:55 独狼2003 阅读(32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5年11月26日 #

独狼自由空间.gif


(栏目:看电影):
                               胶片放映的一曲挽歌            
         


     友介绍去看了《电影往事》,曲终人尽的回味:就是那流年逝水的惋惜。
     惋惜什么?一如诗歌、小说等物由文字不同来排列,电影用镜头组合出的一段往事,向观众叙说在过去了的岁月,毕竟还有些自己很珍贵的东西。看见了,是银幕背后溅出的泪花,合着《电影往事》剧情在整体跳动,似乎对那年月电影这位娱乐霸主,如今已经坠落平常后,所能给出的、一种昂贵的缅怀。
     张扬悲哀,一种现代人喜欢的毛病。
     因为社会焦点的多元,人们情感自由的奔放,今天的人,一如影片里的“毛大兵”,都在匆忙造就自认为非常圣沌的偶像与神话,不过这种造就并不单纯沉陷于电影,也许还有死去的领袖、庙里的财神、作家、明星、超女、及自认为是的社会名流、已经分手了的恋人……。毛大兵坚持迷恋电影,不惜一人独守影院前排,还嫌片子时间太短而不能在那软软的沙发上享受太久,这种情结,今天的人本质上依然具备,不过表现各异罢了。能够影响别人的时代,好像已经有过了隆重仪式的告别,闹市里随处可闻的抱怨是:为什么自己非常赞许的那一个劳什子,社会大众就非不愿意跟着去推崇呢?
     是的,作者非常明确地展示出,今天炭精灯依然光芒四射的放映大厅,在《电影往事》画面里有着空荡荡的凄凉。只有毛大兵,一腔激情如荒漠中的清水,在那里宛延曲折地流淌,固执而任性地回到了小镇露天电影火红的年代。
     年代,放在了沙漠边上的一个小镇。全镇最重要的事,就是等着放映员贴海报与夜里到露天去看一部很革命的国产电影。那些电影现在看来一点也不精彩,可当年为了它们,小镇上漂亮的女主播,不惜去怀私生子、放弃当时优越的贵族式广播工作,丢掉本来已经要上县里专业文艺团体的前途,她心甘情愿、身败名裂、一任落在无休止唾骂的小镇人海里。一个人选择这样的生活履历为了什么?答案是为了电影。弱女子如此生活所需要的勇气是电影所赐,它来源于电影海报、电影胶片、电影插曲制成的唱盘。小镇上漂亮女主播对电影的爱近似崇拜,如果环境不变,这样的崇拜,也许就延续到了今天。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是主播的私生女儿玲玲对电影的迷恋,而同时代的坏孩子毛小兵呢,更是如痴如醉。
     影迷毛大兵在童年就被称着是坏孩子毛小兵。他的坏,坏在喜欢肮脏,还有喜欢不上学,上学也留级,并且有抢人东西的记录。但是毛小兵坏得出奇,因为他所做的一切都与电影有关,就连抢夺对像也是电影放映的胶片。毛小兵曾有过很有意思的第一次出场,全身罩着一套从污泥中钻出来的军服,胸前挎着望远镜,腰间还有皮带与如子弹带般斜挂在肩头的书包。最有特征莫过于那张笑脸,一脸很夸张的黑泥。这样的人猛的一看,不知情者还以为他正从战火硝烟中走来。尽管文革是一段残酷而灭绝人性的时期,但外表还是太平世界。一个清平世界,突然出现一位战斗人物,这样的事除了疯子能完成,还有呢?恐怕就只有长期生活在自己用理想或幻想营造出一个空间里的那一种人。毛小兵肯定不是疯子,他的“环境”来自电影里的依据,在那样的年月,想当八路去干铁道游击队而不惜荒废学业的童年,并非就是毛小兵,如酷似歌星打扮、模仿海归气质、学说精典名句已成为现代时尚一样,那岁月唯有痴迷才能完成一个坏孩子的“战斗”形像,在历史上很多人都曾经拥有。
     这就是社会魅力。它炒作出的大众认同,不仅可以把一个人从里到外基本改换,几乎具有调整不同阶层、不同档次、兴趣不一各种关系的社会效应。在《电影往事》里,整洁、优雅的玲玲与主播母亲的床,不仅一任那满是尘土的坏孩子随意打滚,甚至还让革命矿工的红色后代,完全接受本披有“破鞋与道德败坏”名声的单亲家庭,发自内心感动的去叫“妈妈”。因为相同追求与赞许,来至五湖四海的杂色人等不仅互不岐视,一夜间还能成功结为了一个战壕里亲密的“凉粉”与“粉丝”。应该说,影片这一段描写相当成功,特别浓墨重彩对那架毛氏望远镜的讲述,是它的高倍放大功能,最大可能拉近了电影与迷恋者的间距,让相同的爱发展到彼此也爱着对方,不但女主播与放映员老潘在露天电影场开始爱慕,到了车站告别一场,玲玲看着毛小兵被强迫远去的那种分手之痛,一种两小无猜的纯洁,便引诱了原没经历过什么大悲大喜的观众,也陪着影片流下了同情的眼泪。
         恐怖。作者用笔下荒凉的小镇,把这种遭遇展示给大众:以前的人,怎样有被社会制约和被环境所左右。
     如今,《电影往事》里那种荒漠小镇的封闭已经被改革开放所打破,人们习惯用五彩缤纷来代替当年的青、兰二色,电影也从霸主高位一跌、落在了平常商品的货柜上,社会似乎已不再以谁为中心。如果毛小兵出生在这个年代,因为有更多更广泛更自由的人生选择放在面前,也许就不再去痴醉电影,似乎肯定就成不了那个“坏孩子”。人需要自由,哪怕是被欺骗、被错误引导下,既然是选择,就如醉了酒,至少不知情的那一段日子,自己会非常愉快。《电影往事》里的小镇不一样,人们除了床上男女没有选择,现实唯一可做的就是迷恋电影。就像当年的样板戏,哪怕你对京剧一窍不通,也并不喜欢这种呀呀依依、来至北方的舞台哼鸣,最后你会喜欢、甚至自己也唱,也许若干年后成了票友。那年月电影就是你的生活,你必须喜欢它,必须以知道它的明星是谁为荣,你想稍好一点的活着,就得接受这娱乐界的霸主,没人能去反抗封闭中依靠强权存在的唯一垄断。
     这就是电影的黄金时代。
     如今它衰落了。衰落的原因,从放映员老潘的口,作者给了这样的解释:因为有了电视,没谁愿意再看电影了。其实现实远非这样。是市场机制,让中国电影毫无竞争力的脆弱天性暴露无遗,一旦断了这位贵族的皇粮,任其自谋生路时,影片让我们看到了“电影大世界”理所应当被撤毁,国门大开让小镇那如封似闭环境必然消失。发展、让四九城变成了北京现在的规模,规模之伟岸,十足地把老潘与女主播的家庭淹没,淹没到只有用高倍望远镜,才能寻找到的渺小程度,淹没到玲玲找不到自我而精神错乱。作者写出了这个现实,承认了这个现实,然没有放弃电影,最后依然认为电影与生活密不可分,一场电影的重新放映,就能让毛大兵、玲玲及她的家人情感重新回归,若干年后大家又亲密地团聚在一起,电影,似乎重新成为了他们的生活,时代在这里并没有多少流动。
     《电影往事》,一种伤感的总结。
     看完电影就走进了现实,无法再回去了,没有人能再次禁止中国人对自己的选择。大街,川流不息着80后们的青春笑脸,《电影往事》能给他们留下一些什么呢?恐怕只有对昔日霸主惨伤冷遇的满篇爱怜。
 
 
 
                                
 
                                                                                                       2005.11,成都这一天是小雪


 

 

posted @ 2005-11-26 09:00 独狼2003 阅读(343) | 评论 (0)编辑 收藏

2005年11月24日 #

     摘要: 很多错误都发生在那里,也许这就是童年的魅力。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5-11-24 16:56 独狼2003 阅读(177) | 评论 (0)编辑 收藏

     摘要: 老不离蜀、少不进川,似乎这就是传统生活在向我们的意识挑战。  阅读全文
posted @ 2005-11-24 15:31 独狼2003 阅读(318) | 评论 (0)编辑 收藏

仅列出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