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转自考研加油站
我,成都一个农村中学教师,工作6年。
工作之初并没想过会工作这么几年才准备辞,更没想到它给我这样的感受。
懵懂的选择
也许是自己见识短浅,没能远谋,作为十五六岁的初中生,面对今后的职业方向的选择时,懵懂之中,听着老师的述说,只觉得“中师”似乎是“优秀”的代名词,于是报了并踏上了这条路。
中师的头一个晚自习,老师的介绍中才真正意识到它还和“教师”挂钩。之前的理解中只觉得它会有另一个更高阶段的学习路程。
十八九岁,毕业了,其实早就想毕业了,因为在里面杂七杂八的啥都没学到,一会儿要弹琴,一会儿要学美术,一会儿又要学书法,一会儿还要去见习、实习……其实我不喜欢这些,希望认认真真的把该学的基础学扎实。不过,既然有了工作,想到多年操劳的父母,觉得可以让他们松口气了,也算有了一小点的成就,虽然还想学很多的东西,因为自己很浅薄,工作也不大喜欢,但可以一边工作,一边自学。
繁琐的工作
虽然在农村中学,工资也低,刚开始时只有500多块,而且那年还是遇上普调工资之后的,但我并没想这些,只是想干着份工作,三年学有所成之后再考虑换换。对工作也没有太多的反感。
但真实的情况却远不是自己想的这么简单,对教学内容不熟悉,教学环节不熟练,学生管理的薄弱,于是,备课、查资料、改作业花了很多的时间,学生管理也是挺头痛的一件事,由于都是些半懂不懂事的学生,常常有许多事如果不处理好就不好开展教学工作,经常处理一个学生问题得花去几个小时,甚至几天都无法解决。而且,为了工作的顺利,还得请教、学习,花时间多琢磨、总结。一天下来,看见椅子就想靠在上面休息,哪怕打个顿儿也好。教师每学期也有许多的教研,校内的、学校之间的等等,遇到自己上公开课提前还得花特多的时间准备。当然教研完了,又得说考试了,中学的检测、考试很频繁,而且往往头一天考完,第二天就得要出成绩,遇到考试晚上的时间就得改试卷了。而且,加班几乎就是常规了,我自己常常开玩笑说教师只有上班时间,没有下班时间。
这样,匆忙之中,一学期、两学期,时间飞逝,即便是想到要自学,但往往付之东流。工作久了之后,那些备课、改作业、出试卷……便凝固在思维里成了一种习惯,早上起来就会自然的想想早自习要安排什么,今天上课重点是什么,哪个学生今天得找来谈谈话……而自己的其它的想法在这样的惯性之下也只能迫于无赖变成一种纯粹的想法。
周末、假期,当一个人静静的坐在窗前时,工作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突然觉得自己竟然麻木了许多,只有这时才发觉自己是清晰的活着。开学,拿着张课表,于是周而复始的沿着它走完一学期,偶尔第二学期会略略改动下。一年就是这样了,哪年又不是这样呢?办公室里的同事常常在开学初就开始圈着日历,盼着国庆盼着元旦盼着放假,然后又开始盼劳动节、暑假,似乎在大家看来自己在时间面前就只是一种摆设,几年之后的同事常常谈论着、盘算着退休后的情况,刚开始还想和他们探讨下安排,听他们这样说多了,我也无语了。我想沿着自己的计划走下去,但这样混日度年的工作氛围中,越是有着激情越是被看成是异类,时间长了,它对人精神、意志的消磨难以想象。而工作的内容呢,面对着一批批半懂不懂事的娃娃,重复着简单、无稽的问题,一张张重复又重复的试卷,麻木呆板的试题却决定教师水平高低、效益高低、学校声誉、学生的好坏,不得不想到许多中国学生的素质怎么会不差?充满着这样庸庸碌碌、混日度年、享受日子的人,疲沓度日的氛围,我开始反感了。
短暂的振奋
疲惫而庸碌的工作一年多之后,自学的进度极慢,很想找到一种学习的氛围。后来看到大学开设了半脱产的学习(周末、假期学习),于是考虑之后就报了名。刚开始还好,周末学习和假期学习,正合我意,周末的话,我从家赶到大学七十来里,早晨五点过起来骑上摩托车还能赶上,寒暑假更好,全身心的投入。但后来周末上课的时间改成了工作日的晚上(因为绝大多数上课的同学都是成都市区内的),虽然大学离我工作的地方有近百里,没法,却也不能失去学习的好机会啊。这边下了班五点过,那边七点过就要上课,马不停蹄的骑上车就赶路,有时刚赶上,有时迟到一会儿。由于摩托车不让进城,乘车又不便,我还专门找了些到学校的小路。晚上下了课九点过,车上全被露湿了,戴上两双手套,但没出城指尖就发痛了,不久后手指就没啥感觉了,最麻烦的是戴着眼镜再戴上头盔,由于内外温差,便起了水雾,看不清外面,路上没雾还好,还能看见路上近处的白线,起了雾还要随时下来擦掉,但往往骑的时间长了之后只觉得眼前闪过道道白线,其它的就什么也没感觉了。还好,是深夜,行人车辆少些。 吸引我的除了老师的讲授,更多的是在那样的氛围中受到的感染,清晨七点过到校,路灯下到处都是晨读的同学,课上大家学习的热情,课下的交流等等,无不让人精神振奋。但毕竟是成人的学习,每期的时间很短,加起来不过十多二十天,到大学能获得思想上的启迪,但仍靠自己下来花精力学习。本来学的不扎实,加上每天繁琐的工作,这样的振奋也逐渐被消磨了。
思想在矛盾中挣扎
2003年底,当时有个念头,另外找个工作,03底到04年初的那两学期也找了许久,也找到过一些,由于文科专业,也没学很好,找到的同样都是些垃圾工作,最终我还是决定回来,再次好好的规划自己的方向。首先,自己得找更有前景的工作和催人奋进的环境。其次,自己的底子薄,中师毕业后虽然继续学习过,但太弱了。自己得扎扎实实的深造,选择一个更高的平台发展。以前在心里萌发的考研的念头在04年越来越坚定了。于是,开始着手准备。
没想到专业的选择成了我的第一个矛盾,由于学习的文科,虽然我自己并不太喜欢,但考虑到这么多年了,在从头开始抓理工科的话考虑到时间、精力,似乎不行,便准备选择文科类的。不过,心里一直都有种顾虑。但无论怎样公共课是要补的,就从补英语开始。这里,我要提下,英语我可是差的没底,中师几乎没学(虽然开了,但往往被其它课取代了,考试也成了形式),而专科是自考的,也没学英语,本科是成人类的,英语安排了两个学期每期上的课不到十节,对我来说,似乎是坐飞机。不过,考试前老师会发一份几乎相当于答案的试卷,唉,就这样蒙混过关了。既然决定了再难也得做,基础差,就从高中的补起,哪知,还是那么多单词不明白,语法更别说了,一头雾水。
当然,还得努力排除工作对自己的干扰。
一开学,学校的一连串工作接踵而来,又开始了一学期的循环,同时,我也给自己制定了作息时间和学习进度。开始的一个月还能做,但几个星期下来,学校里的事越堆越多,如旋涡一般,不知不觉中自己卷了进去。当疲惫忙碌之后,发现一学期这样浑浑噩噩的结束了。
接下来的几学期,自己无不叮嘱自己:认准自己的方向,坚定自己的原则,力排干扰。05年尽力推掉了工作中所有能推掉的事情,班主任,教研组长……即便这样,面对零零种种的事情、纷繁的教学内容、头痛的学生问题,就算再马虎也得耗去很多精力,再加上那办公室那浑噩的氛围,办公室里无法看进书,有时又要加班,回到寝室大脑萦绕着许多纷繁的事情。每天早上在希望中醒来,晚上在失望中睡去。尽量利用周末,但毕竟时间有限,补的东西太多。学习进度像蜗牛爬行一般。每到期末,尽力想跑离办公室的念头愈发强烈。只有一个想法——找个安安静静的学习环境。一直到06年,由于考虑到辞了之后经济上的压力,以及可能考不上的问题,我一直没辞。同时,无法摆脱工作的干扰,眼睁睁的看着一年年时光的流逝,看着宝贵的时光消逝,学习进度十分缓慢,内心一直在矛盾徘徊。在思考后越来越觉得:
实际上许多人实力之间的差别并不大,
关键就在于观念和魄力,
如果你是在一群山雀中间,你永远看不到海阔天空,
为何不做一只鹰,展翅翱翔!
我不能再在犹豫中失去时间,失去青春,我决定——辞!
愿结交同道中人,风雨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