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涯看到一篇题为《央视春节联欢晚会,请讲普通话》的热贴,贴主的观点是“推广普通话是我们一直以来致力做好的工作之一。没想到,春晚这么一个影响力甚广的节目,居然上那么多方言,实在是大大的不妥。祖国那么广大,你能保证人人都能听懂某个地方的方言?这种导向是不对的,对正在学习中的青少年尤其不利。”天涯网友纷纷响应,说今年晚会的小品听不懂,没有字幕完全不知说什么,看现场观众笑也不知笑什么。有的怀念起陈佩斯时代的小品,南北皆宜。
首先声明,我对国家语委这几年大力宣传推广普通话的做法非常支持,当年秦始皇统一文字后来不就被认为是伟大之举。央视主持人播音员都要求持一甲证书上岗,我记得周涛曾在某个大赛的主持中炫耀过她拿到了一甲,然后给一名参赛选手纠错。语文科目教师要求二甲,至于演员,一线文化工作者,好歹得跟人民教师一个水平吧。
随着赵本山小品走红,东北演员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充斥屏幕小品和电视剧,大有一统天下的气势。《打工幼儿园》小品中那个年轻女教师,我可以判断她是操着标准的东北普通话,因为刚好就在一月这个档期,她出现在央视的两档电视剧中,没有配音,采用了纯正的原声。
其次声明,我没有歧视东北方言的意思,只是他刚好成为了荧屏不纯净语言环境的典型。刚才说的那个小品,我把唯一一张小品类节目的票投给了他。
另外我觉得,东北演员完全有能力把普通话说好,就是那几个当红的东北派圈内人士,让后辈都以为大江南北的观众都好这一口,就不想着翡翠白玉汤喝多了也恶心。看来媒体的导向成了语委工作的强劲对手。
在西安北大街有一幅巨型的推广普通话的宣传字,银行邮局等很多公共场合也在服务窗口摆放“请讲普通话”的标示牌。近两年来,确实越来越少在公开场合听到西安地方方言。
将来我们会怀念老祖宗留下的老调调,偶尔说起来一定是生活中的乐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