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想起《夜宴》里的《越人歌》,听了一晚:
今夕何夕兮,搴舟中流?
今日何日兮,得与王子同舟?
蒙羞被好兮,不訾诟耻。
心几烦而不绝兮,得知王子。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读着的时候,眼前便是两岸一片翠绿,河上一支扁舟,多情的越女撑着长篙娇羞地偷望着船上衣衫翩然的公子,用他听不懂的语言唱着自己真实的梦境,可惜山木都有枝(知),对面的他却不知伊的心事。传说中乘船的“王子”楚国鄂君子请人翻译了歌词,撑船的越女最后还是被微笑着带走了,结局比青女幸福得多,却不比青女唱起来打动人心。
或许悲剧的魅力真的在于撕碎了的美,要你费心费力地将那美复原,不似美好结局,不管中间多少挫折艰辛苦难让人顿足揪心垂泪,只要在“剧终”前万事完满,看者都只会长舒口气,拍拍胸口“还好,还好”,于是什么情感都放得下了。悲剧却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好像《悟空传》里的沙僧到处寻找琉璃盏的碎片,想还它个圆满。没人想让自己活得像出悲剧,却不能不被悲情吸引感动:化蝶的梁祝、艾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相拥的尸骨、陆游和唐宛沈园的相遇或是赤名莉香提前离开车站却在车厢里失声痛哭……不禁想起Millais的名画《奥菲莉亚》,极近细致真实的小河岸边开满小花,河中央的奥菲莉亚凄美得无以伦比,她是在哼着歌吧,可眼里为何涌动着泪水?
悲情之美,美在让人难以割舍,美在让人扼腕而叹,美在永恒的残缺再也无法复原。
Millais <Ophelia>
百度音乐链接
http://bbs.tianyabook.com/zzz/yuerenge.w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