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都是80年代,我读这篇文章,谈不上激动,只是为了怀念,怀念曾经的岁月,怀念我的学生时代。
原文:链接
【一去不返的80年代】
我们这些上个世纪80年代出生的男女,现在差不多成了半个大人:一部分仍然在象牙塔中,挥霍或憧憬未来的梦想;一部分已经开始全新的社会阅历。对于那个热闹而充满故事的年代,对于那个相对于今天还算清洁的社会氛围,我们常常觉得怀念,以至于以不同方式追忆似水年华。
80年代,永远留驻青春和理想的美妙。张雨生《我的未来不是梦》,他的歌声填补了当时太多空虚和无知的心,使我们这群未谙世事的人,开始懂得“未来”的意义。一大帮男生女生,有事没事扯着嗓子喊,我们那时并不知道,内心对梦想的渴望是多么强烈!
中学时,好友在一次外出旅行途中丧失年轻的生命,这对我们的冲击不言而喻。于是郑智化的声音渐渐清晰,“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
有梦”!我们很感恩!我们不再把小郑当作偶像明星,仅仅把他当作人世间平凡的一份子,一个朋友中的知音。读小郑的词,我第一次发觉人性的闪光点,我知道在
一个个面具的后面,人的内心是何等渴望真善美的东西。
现在回望80年代,真有点“清一色”的味道。我们这些80年代的人,似乎都是在一种“清一色”的环境中成长,伴随我们的,永远是一阵阵潮流席卷而来的风尚。什么都是刚兴起,什么都是刚开始。
《变形金刚》,《六合神》,还有那部土包子式的经典《葫芦兄弟》……现在想起来还是觉得,那些虚拟人物曾经如此真实地存在。每天课馀休息时间,哥几个一
起沉浸在动画世界中,难以自拔。尽管我们到现在都不明白,那些虚拟动漫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或许,就好像现在很多人疯狂的玩“CS”、“传奇”(网络
游戏)一样,现象本身不需要任何解释,它们都是时代自然而然的产物。
80年代还有一种文化现象,一直延续到今天的“80后
”(80年代后出生)身上。说到“80后”,其实最早的开路先锋不是韩寒,而是女生郁秀。她的处女作《花季雨季》一路畅销200万册。在那个理想充满激情
的年代,这部洋溢青春色彩的青春文学,可以说红遍了中国。在一些偏远的农村,没有电视机或者买不到小说原本,很多孩子都聚在一起,收听正午的这篇小说的连
续广播。
可是,《花季雨季》还没有正式出版,郁秀已经去美国留学。读者对《花季雨季》印象深刻,对温文尔雅、弥漫知性魅力的郁
秀,却显然没有太多在意。郁秀在美国一呆就是好几年,郁秀热早已渐渐冷却。4年前我在西安一家书店里看到郁秀新出的一部青春小说,发现很少有人驻留读她
了……那时韩寒已经渐露春光,小四(郭敬明)也紧随其后。
或许,在稍纵即逝的光环过后,人们永远是过着并不起眼的生活?
80年代谢幕于一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一大批青年学子理想被毁,远赴海外,在异国他乡忍受着灵魂的挣扎。
还有一个人不得不提,他以别样的方式告别80年代。这个人就是北大诗人海子。
【海子啊海子】
余杰早年在《铁屋中呐喊》中评论说,海子很明智地选择拒绝90年代──当然也拒绝随之而来的一切繁华奢靡。海子卧轨,早已经成为80年代壮观的一幕,它
不仅是海子生命的终结,更意味着一个轰轰烈烈时代的完全终结。诗人海子并没有来得及欣赏一场运动过后的春天,没有来得及欣赏“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让
理想者的悲剧如此上演。
无法想象海子如果坚持着走到现在,他会怎样?他所处的70年代和80年代,精神有空虚和惶恐的阴暗。纯粹诗人一贯坚持的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势必会遭受无情的冲击。时年25岁的海子,带着一本圣经和《瓦尔登湖》,安静地躺在大地之上,是个冬天,临近春节不远。
海子最为明智的一面,体现在他与死亡携手的独特。圣经与《瓦尔登湖》成为海子短暂人生永恒理想的写照──真理与人性相遇。
海子在给亲人的遗言中说:“……我的死和任何人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