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黄沙、零落雨滴

昨晚加了把劲儿,看到凌晨,终于把《平凡的世界》看完了。虽然故事早已了然于胸,却也在几个不同节点上感情澎湃不已。

这部小说包含了太多作者自己的情感。乃至情到深处,路遥总是耐不住性子要跳出来抒发一些短暂的议论,易稿数次仍然不舍得删去,其实有些画蛇添足,他这样一表态,就把读者的思绪从故事里生硬地撵出来了。

还是由于作者自己的爱憎,赋予了孙少平太多光华,四五个女子对他痴心一片,如果从个人魅力和外形上看,金波应该要远远强于他,可惜,偏偏少平是主人公。这样一来,故事虽然依旧精彩,却少了很多真实的震撼。

除了孙氏兄弟,田氏、金氏家族的诸多人物也或浓或淡在小说中一一呈现,但大多数人物的塑造都太过单薄,比如金俊武和金波,金俊武一出场的气势远远要强于孙少安,而且作者一再强调俊武是个能人、强人,但强在哪里,能在哪里,在以后的讲述中却几乎不曾提及;金波的每次出现也都只是少平的一个贴身侍卫,给少平温饱,给少平安慰,给少平力量,自己的故事却寥寥数笔;其他人物也都是如此,所有的人物没有重心,统统为两个主人公服务,甚至有些人物的安排都有些牵强,比如润叶和向前的婚姻,就算那么多年互不往来,向前的真心暖不了润叶的固执可以让人勉强相信,那么之后的交通事故又怎么能一下子打动润叶,让她有那么急转的感情变化?或者是田润生和贺红梅的偶遇和火花,太偶然也太别扭。当然,也许那个年代的事情真的可以那么质朴,我是在用现在的冷漠看待从前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当然是少平和少安,可是我在看小说的过程中却不时把视线移动到从乡到县到地(市)到省的这些官员身上,而且路遥也很详尽地记述了他们的升迁、潦倒和落寞,是他们决定了农村的变化,是他们主宰了农民的命运,而且当少安仅仅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盖了几孔砖窑,攒了一两千块钱时,田润叶已经轻轻松松地调入团地委当了副书记,少安妹妹的男朋友家也已经是地毯、保姆、水果、沙发的“奢华”了。不知道路遥在写作过程中有没有这方面的思考,是否仅仅是在写孙氏兄弟的家族奋斗。

故事的主战场在农村,路遥把农村的逐渐变化写得非常生动,从大集体到联产承包到三产;从个人小作坊到雇工;从借钱到贷款;老百姓从饿殍满地到逐渐温饱;从眼红别人到自己开始动脑筋琢磨新产业;从众生平等到有的偷鸡摸狗,有的装神弄鬼,有的家道衰落,有的家族内讧,家庭反目……这些精彩的描述是小说的魂魄,路遥写得很细腻,很生动。也正是这些东西深深打动了我,促使我在昨夜硬是熬到凌晨看完了第三卷。路遥用生命写完了这本书,书中的理想主义搭配着他自己的写作史统统让人唏嘘不已。

posted on 2011-04-29 14:38 昊天客 阅读(59)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读书

<2011年4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导航

公告








counter

随笔分类

文章分类

相册

博客生活

家乡

轻松一下

书房

讨厌的英语

图片社

我的朋友

音乐地盘

有趣的地方

有用的地方

积分与排名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