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师,各位大德,大家好。
我下面就接著上午向大家的匯报,继续匯报。我们上午讲了《了凡四训》当中,了凡先生提出的从心上改,最高的境界是从心上改,因为念头不起,过安从生?如果你不起念头,你这个恶、过错怎麼会產生呢?
所以了凡先生说改过有三种境界、三种方法,第一种方法就从事上改,过去杀生,现在不杀生了;过去发脾气,现在不发脾气了。那理不明白从事上改,他老人家说「东灭西生」,东面息了,东面灭了,西面生了,特别难。他说第二个境界就从理上改,「此理既明,过将自止」,过错就不起来。这个理明白,我们佛门当中有两种懺法,一种叫做事懺,一种叫做理懺。
事懺,就是了凡先生说的从事上改,我持五戒,能持否?这是五件事:杀、盗、淫、妄、酒,什麼道理?不清楚,反正我就不能做了,在佛菩萨面前。理上改,「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当体即空,了不可得」,高兴的也罢,不高兴的也罢,顺心的也罢,不顺心的也罢,假的,还是囉嗦,还得把道理弄清楚,还是要罗列概念,还是要推理,还是要分析,还是要比较,才能说服自己。
从心上改是最高的方法、最好的方法,心上改就八个字:「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一心为善,就是我上午向大家匯报的,从早上一睁眼,一直到晚上睡觉,从来不想自己,做得到做不到?你不能想打电话就打电话,为什麼?我向大家匯报,我有个同事生了孩子,人家喂奶的时间,虽然是我的下级,虽然我是老闆,虽然我给她开工资,这个时候就不能打这个电话,不能适己之行,你想怎麼著就怎麼著。我们在座的诸位,有多少人打电话的时候是考虑到别人?现在接电话方便不方便?现在该不该打电话?我的体会,我什麼时候打电话考虑别人方便不方便?当我有利益的时候。这是领导,这是客户,我要做人家的买卖,我现在给人家打电话,人家会不会不高兴?人家会不会领导在睡中午觉?人家是不是家裡在吃饭?你看,为别人考虑和不为别人考虑,在事上有妨碍吗?没妨碍,只在存心不同。我在事上,我一样为人考虑,我也不给领导打电话,好像我很在意别人。心上呢?为什麼你这样做?是因为有利益的驱动,是因为你要考虑别人好给你带来利益,你不能让别人烦,你不能让别人不高兴,否则的话人家不给你合同。所以佛法论心不论事。
一心为善,就是要把别人放在心上,把谁放在心上?敦伦尽分,印光老和尚说,十六个字,「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眾善奉行」。从哪开始把别人放在心上?从你的家人。不是希望小学需要赞助,我就给人钱,不是的;说大街上要饭的,我特可怜他,给他十块钱,不是的。一心为善,先要从你身边最近的人做起。你放著爸爸妈妈不照顾,你说我到佛教协会来做义工,错了!这是恶,这不是善。除非你爸爸、妈妈不在了,随缘,爸爸、妈妈跟你住在一起,他特别想让你给他按摩按摩腰,我就这样,我根本就不往心上去,我可得念经,我可得参加法会,这不是叫为善,这是恶。因为你去参加法会,你是为自己去的。你这个经白念了,你这个法会白参加了,你是为自己。
「利人者公,公则为真;利己者私,私则为假」,这个善是假善。了凡先生在《四训》上说,善恶是有标準的。我们觉得我们打佛七、打地藏七,到这来做义工,放著先生不照顾,放著老婆不管,放著爸爸妈妈不念叨,到这来修功德;了无功德,除了罪业之外,什麼都没有。印光老和尚说的「敦伦尽分」非常非常重要,什麼伦?敦什麼意思?和睦。什麼是你的伦?五伦。爸爸妈妈照顾好了没有?兄弟姐妹照顾好了没有?朋友照顾好了没有?你在公司裡的老闆照顾好了没有?下级照顾好了没有?妻子、家庭照顾好了没有?这个都没有,这是恶。所以为什麼很多人不愿意学佛?说学佛的人在社会上,为什麼很多人对我们有误解?就是我们该干的没干,不该干的干了很多。所以佛门当中并不提倡这种做法。大家一定要记住,敦伦尽分。你的本分是女儿,你就把女儿的责任尽到;你的本分是儿子,你就把儿子的本分尽到;你是爸爸就当好爸爸,你是妈妈就当好妈妈。
「菩萨所在之处,令眾生生欢喜心」,有一个人不欢喜,这就提醒你,这就是一服药,说明你有问题,说明你不圆满。为什麼不圆满?问题不在外边,你自己有障碍。你的智慧不能百分之百的透露出来。什麼是你的障碍?自私自利,就这麼简单。老和尚说十六个字,我们今天说自私自利,只为自己考虑。所以「一心为善」是修行,修行从身边人开始。把厨房打扫乾净,把家裡的玻璃擦乾净,把孩子的衣服洗乾净,把先生的生活照顾好,这就是佛法。家裡乱七八糟,对孩子不耐烦,你看我要打佛七去了,孩子又开始拉稀了。我就遇到过这样,烦,业障现前了,这小冤亲债主,扯后腿,就这个,完了你!打佛七跟照顾孩子,一法,不是二法,佛是不二法门,我们还有取捨。很多朋友给我写的问题全是这个。
所以一心为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还真难。我们提倡两个「二十」,每天发现别人身上二十条优点,每天发现自己身上二十条缺点。你做三个月试一试,我就是这麼过来的。不发现二十条优点,今天白过了,不发现自己二十条缺点,今天白过了。或一七或二七或三七,或一月二月三月,你这麼改,定有不可思议之后果。「或处冗沓而触念皆通」,碰到烦琐的事,你一接触你就知道怎麼做,心旷神怡。「回瞋作喜」,冤亲债主,跟你不高兴的,跟你打电话;欠你钱的,还你钱了;原来谈过的女朋友,闹得挺僵,给你回电话了,有感应。「明须良朋提醒」,胡小林脸色不错,最近面相都改了,你看,明,明明白白的,在明处;良朋,好的朋友会提醒你。「幽须鬼神证明」,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就会发生。北京交通堵塞,老和尚说你来香港!一看没有签证,一个礼拜他们办下来。就那天,我办公室没有赴港通行证,得坐车回家。我说这玩意儿我回家,我们家离上班地方又特远,我回了家再拿了证,我再到了出入境管理处,我想肯定就晚了。那天出奇的畅顺,二十分鐘到家,十分鐘又回到那儿,办完了还没到下班时间。你看,幽须鬼神证明,谁都说来不及了。
第二届瀋阳企业家论坛,我到那参加,北京下大雪,十一月二十八号,整个去瀋阳的飞机就我那一班起飞了,九点半的飞机,十点半到瀋阳,下午一点鐘是我的课,时间宽宽绰绰的。结果在飞机上待了一个小时,五十分鐘,到了十一点还没起飞,等到了瀋阳已经十二点半了。一般的情况下,从机场到瀋阳的辽寧省人民政府,省政府那大厅、大会堂也需要一个小时,我肯定晚了。我从登机口出来已经快一点了,还是个二把刀的司机,不是专业司机,二十五分鐘就开到现场。所有我请来的朋友没一个来瀋阳的,飞机都误了。幽须鬼神证明。
我昨天给侯老师他们匯报,你改过之后,你自己得做个有心人,到底有没有变化?我们活得太麻痺大意。或者很多像江本胜博士水实验那种水对你的加持,你忽略了。你看,你一个善念,它水的那个图案特别漂亮。老和尚在讲经的时候说,真有佛菩萨吗?要说有,他真有;要说没有,真没有。你说江本胜博士水实验那水,给你一个美丽的图案,你说那水是佛菩萨吗?你要说是,它就是。有加持吗?有,图案漂亮,你看了赏心悦目,鼓励你,善念常存,那就是加持!它怎麼加持的你?就和你晚上睡觉盖棉被似的,棉被对你有什麼加持?放在那它是冷的,你给它一分热,它就还你一分热。不在外,除你之外,哪有什麼佛菩萨?你心念恶,这水就呈现出坏的图像,你把这水教坏了。你是凡夫,这水就起心动念,它就有瞋恨心,你骂它,它就骂你;你说你混蛋,你看它的图案特别难看,它骂你。你把见闻觉知变成了受想行识,你把它拉到了地狱。你一念觉悟,说我爱你,这水的图案特别漂亮,你有爱心,它也有爱心,自他不二。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当中,碰到别的人、别的事情存恶心、存恶念对待我们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明白他们就是水,是因为我们的心念恶,才感召来他们的恶。换句话说,他们的恶是来提醒我们不能有恶念。我没觉得我有恶念?你有,你的问题就是因为你不感觉。
我们人最大的问题,就是不知道自己的错误,所以修学不能进步。但是有一条原则,只要碰到不顺心的人,不顺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问题。
信佛不信佛,信佛就得树立这个信念,虽然我今天查不出我的问题是什麼?我不知道我问题在哪裡?我照照镜子,我脸上长了个疙瘩,我不知道那疙瘩是怎麼產生的?是因为没吃蔬菜还是没睡好觉,但是它是我的问题。这一点我要先认下来,先抱回家。
等你真正的觉悟到我是什麼原因才產生这个现象,那您就是觉悟的第二觉悟,睡醒了,对疙瘩这一法怎麼长到脸上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是唐朝的时候我害了谁,我今天到了二0一0年我感得这个,那不是一般的境界。但是没关係,佛说了,儘管你回不到唐朝,儘管你回不到汉朝,但是我告诉你肯定是sometime ago,某些时间以前你干了错事。那我能看见过去吗?能。你只要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你就能看到。学佛是特别有意思的一件事情。
我们为什麼要怀著感恩的心情来到这个世界上修行?其实,你从早到晚,你碰到的一切人、一切事、一切时、一切处都是在帮助你,希望你从泥潭裡爬出来。孩子不听话,上课把作业本忘了,老公喝酒、酗酒,跟外边人打麻将,都是在提醒妳,妳心裡有老公吗?妳的德行还是不够!说这太太真有福气,先生对她真好。这太太没福,打麻将,赌,不回来。了凡说:「命由我作,福自己求」。妳是个没福的太太,妳能埋怨谁?福自己求,从哪儿求?向外求,徒向外求,白白的向外求,了无所得,无有是处,向内求。怎麼个求法?一心为善,正念现前。什麼是一心为善?为别人。为谁?为家人;再有能力了,为同事;再有能力了,为邻居、为亲戚。我们家是福建人,我也没有傅冲老师这个缘分能够跟著什麼叔叔、大爷在一起,不必攀缘。「随缘妙用无方德」,什麼是随缘?什麼是攀缘?我们查丁福保的字典,主动是攀缘,被动是随缘。会找上门来的,找上门来的时候,你就别错过这机会,那真是要打起精神,一心一意的为他好,愈做愈高兴,你真诚心就有感动。
你不用说,傅冲老师发光盘,那行了,我把福建的老乡,广东的亲戚,我都把他们请到香港来,我给他们讲讲《无量寿经》,不用来,这叫攀缘。随缘,随缘就是敦伦尽分,你是什麼缘分就做什麼缘分的事。实际上,印光老和尚说的「敦伦尽分」,我们更往深一层说,敦伦,你来到这个世界上有五伦维繫著你,实际上这五伦是什麼?「人生酬业」,这业!你欠人家的,你给人当女儿当儿子,你不还能行吗?你当爸爸、当妈妈,你有儿子,儿子是干什麼来的?讨债来的。你不还行吗?敦伦尽分实际上就是还帐。你给这老闆打工,你欠人家的,你就得好好服务,把帐还了。实际上,敦伦尽分就是消除业障。就是还你上一辈子欠别人的,从哪儿欠?从五伦当中欠。没有说到佛教协会来打佛七,你不欠这个帐。你欠爸爸妈妈的帐、你欠兄弟姐妹的帐、你欠妻室儿女的帐,要先这儿还。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无债不来,无冤不来。所以大家千万不要错过家庭、同事,这是您最大的缘分。换句话说,累生累世就这麼折腾,没还乾净,他又来了;还乾净,他就走了。所以敦伦尽分就是消业障。一定要站在这个高度上来认识,你欠了别人的,今天你不还,你拜山、你念佛,对不起,下辈子还得纠缠你,你走不了。
「正念现前」,为什麼了凡先生把一心为善和正念现前这两个字分开?两桩事情,一心为善是放下,放下自己;正念现前,那是看破。还是老和尚说的看破、放下,怎麼叫正念现前是看破呢?什麼是正念?在座的诸位同修,谁能回答这个问题?《了凡四训》这儿有,大家都看过,都听老法师讲过,想过这个概念吗?什麼是正念?能回答这个问题的举手,所以老法师不住香港,他去澳大利亚,你埋怨谁?没人真学!为什麼老法师回不了国内,他回去干什麼去?没人能把这个东西说清楚。香港同修见我说:你劝劝老法师,你说话有分量。我没分量,我有什麼分量?就咱这麼个学法,老人家愿意在这儿待著吗?要你,你愿意吗?你做了一顿饭,连人吃都没人吃,下次你还有做饭的兴趣吗?你没了。
丁福保先生在《佛学大辞典》上说,正念,什麼叫正念?正念不是无念,正念是没有邪念。老人家继续解释,什麼叫邪念?念有念无、念自念他、念好念坏,这叫邪念。这就是云谷禪师说的,「一毫覬覦,一毫将迎」,什麼叫覬覦?企盼。就是刘素云老师说的,企盼神通,企盼佛菩萨加持,企盼生意好、身体好,覬覦。心地裡暗暗的盘算,我念佛可以身体好,我念佛可以行大运,我念佛可以这、可以那,覬覦,偷偷的窥视。一毫将迎,对过去的事情揪住不放,对未来事情盘算。丁福保先生说的,念有念无,患得患失;念自念他,自私自利,有分别心,这叫邪念。
反之,你不念这个,不念这个就是正念吗?也有可能是无念,处在无明状态,睡著了,是什麼都不念了。无念不是正念,什麼是正念?丁福保先生说:念菩提。什麼是菩提?觉知、觉悟。觉知就觉知贪瞋痴慢、是非人我、名闻利养、五欲六尘,是不是来到我的心中?贼到家来了,报警器得报警,这叫觉知,我意识到家裡有贼来了,我知道了。儘管我不是博士生毕业,但是我这点常识,家裡来人,我知道。老太太也是这样,没上过什麼学,家裡来人,她肯定知道。这在佛门当中,菩提这个概念当中,这叫觉知,就是意识到了。你肚子疼了,意识到了。为什麼疼?不清楚,大夫他能说清楚。但是我真肚子疼,你有觉知。那你有觉悟吗?没有。怎麼疼的?不知道。所以,正念是念菩提,菩提两部分组成,一个是觉知,一个是觉悟。觉悟就是你碰到的所有事情来龙去脉你全清楚,这不得了,一个叫根本智,一个叫后得智;一个叫清净心,一个叫菩提心,在佛门当中。
所以正念是念菩提,念菩提是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烦恼起来的时候一定要意识到,第二,对林林总总的万法万事,一定要清楚是怎麼来的。别人对我不好,我虽然看不到什麼时候唐朝、汉朝我对他不好,他来报復,但是佛说了,无冤不来,无债不来,没有因不可能有果,觉悟了。「觉悟」什麼意思?丁福保先生:如人大梦初醒,醒过来我在家,是这样的。睡著了,你知道什麼?睡著了,你什麼都不知道。觉悟的意思就是一醒过来,这是窗户,这是玻璃,这是桌子,觉悟了,万法都看清楚了。菩提可得否,丁福保先生继续问。菩提不可得。你看,看得破要放得下,看破了没有?看破了,怎麼来的?知道了。能执著吗?不能执著。所以什麼叫正念?正念念菩提;菩提可得否?菩提不可得。了凡先生这一个正念,我查这个字典,半个小时,要这麼学习,每个字、每个概念都不能放过。你才清楚人家袁了凡,在一五五三年,老人家说的是什麼意思;否则的话,了凡先生这《四训》你是看了,你得受用吗?你不得受用。你不知道什麼是邪念?什麼是正念?正念怎麼个念法;正念、无念、邪念,这三者之间什麼关係。所以正念现前。
正念现前,最正的正念是什麼?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怎麼个念法?很多朋友问我,今天我把我念佛的方法,《印光老和尚十念法》,给大家复印了,我就是这麼念的。印光老和尚,大势至菩萨再来,《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是他老人家挑出五经一论当中的一部分。还需要我一条条解释吗?OK。写得非常好,非常清楚。「心难归一」,这每个人都有这体会;「当摄心切念」,收住这个心,切念,使劲的念,切念;「自能归一」,自然就能归一了。
老和尚特别慈悲,一层层展开,「摄心之法」,怎麼摄心?他回答,「莫先於至诚恳切」,没有比至诚恳切更摄心的方法。这至诚恳切又是概念,什麼叫至诚恳切?「心不至诚,欲摄莫由」,如果你心不诚,你想摄心不可能。我不知道什麼叫至诚恳切?你改过就是最诚恳的,你能发现自己的问题,就是诚恳心的表现,依教奉行。你说我虽然不知道至诚恳切什麼意思?你真改过就是至诚恳切,而不是说烧香磕头。
「既至诚已」,在心上没问题了,我也想改过,我也是真正的听佛菩萨的话,听净空老和尚的话,已经至诚了。「犹未纯一」,还是不行,杂念纷飞。「当摄耳諦听」,这点很重要。摄耳諦听,收住你的耳朵放在佛号上。
我们大家都知道这麼一个说法,心声,香港人民的心声回归大陆(我当然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你们的心声),香港人民的心声,你看我们描写这个心是有声音的,其实我们在读报纸、看电视都是声音,只是你没意识到而已。比如说你读这篇文章,《印光法师十念法》,你虽然没出声,但是你心裡是有声音的,没有声音你读不懂它,这就是心声。摄耳諦听。
「无论出声默念,皆须念从心起」,无论是出声的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还是你心裡头默念,皆须念从心起。什麼叫念从心起?比如说爸爸、爸爸、爸爸,十句。爸爸、爸爸、爸爸,感觉一样吗?后边这个念从心起,真在念的时候,有一个爸爸在后边。爸爸,爸爸,爸爸,你白念。第一个跟大家交流,皆须念从心起。你看老和尚念经,念佛号,在那机器裡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念的时候,心裡真有阿弥陀佛,念从心起。「声从口出」,声音出来了;或者声不从口出,声从心出也一样。「音从耳入」,什麼意思?我的体会,这裡边还没数数,这是念佛功夫比较好的人,无记无数。就是你在念佛的时候,你不把「阿」听真确了,你不能走到下一个字。「阿」你什麼时候真的把你耳朵拉回到这个「阿」字上,听明白了,你再说「弥─陀─佛」。别有嘴无心,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哪个字都没听,囫圇吞枣就过去了。所以,「阿─弥─陀─佛」,听明白。这四个字都有元音,英文的元音,所有的元音都要给得丰富和饱满。念佛要都摄六根,你的心根就都摄了,对不对?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你心裡想著它,嘴上还念得特清楚,把元音都要念明白,嘴根都摄了;耳朵还得摄过来听,就三根了。六根当中就三根被摄住了。
印光老和尚在《文钞》当中说,当你摄耳諦听的时候,你鼻子闻不到味。说我摄耳諦听了,你鼻子还能闻到味,楼底下炒菜你还闻得到,对不起,您没摄耳諦听。摄耳諦听,楼底下那酱牛肉味你就闻不到;嘴裡也没味道,舌根跟鼻根全都都摄了,身体在什麼位置上也不知道,这叫摄耳諦听;身根也失去知觉了,鼻根也没有作用了,舌根也没有。都摄三根,耳根,心根(就是意根),还有嘴根(舌根)。
「默念虽不动口」,虽然我们默念是不动口的,「然意地之中,亦仍有口念之相」,不能掐珠。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他后边讲不能掐珠。我把脑子要集中在哪?集中在嘴的动。集中在嘴,虽然嘴不动,你还要觉得它在动。默念,拉长声,一直听真确了,别著急走到下一个字,除非把这个字听明白再走到下一字。不在多少,声声佛号跟它有感应,我是这麼念的。仍有口念之相,就是虽然你不出声,但是你的脑子还要放在你的嘴上,我在念。大家能有这种体会吗?我现在正在念:「阿─弥─陀─佛─」,听得很真确,走到下一句。闭上嘴了,你在卫生间,你不能出声音,出声音不恭敬,那你就默著念,默著念耳朵还要听心声,听清楚再走下一个字。听的时候,要感觉到嘴在动。
「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听得清清楚楚。如是摄心」,如果这样摄住心,「妄念自息矣」,妄念自己就息掉了。「如或犹涌妄波」,如果还是妄想像波涛一样在汹涌,在往外冒,「即用十念记数」。这是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人必须採用的方法,除此之外没别的方法,就要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於一声佛号」。全心的力量放在这一佛号上。二念,阿弥陀佛是一念,数数是二念,摄住心了。就这个猴子,「阿弥陀佛」这一条绳拴不住它,再把数数这条绳再拴到猴子身上,得力了,这猴子走不了。左手是阿弥陀佛,右手是数,这个猴子、这个心就摄住了。「虽欲起妄」,还想起妄念,家裡煤气没关,孩子的便当,该给谁打电话,虽欲起妄,「力不暇及」,顾不上了,你没那工夫了。「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这种好的方法,最究竟的方法,「在昔宏净土者」,在过去弘扬净土的那些大德们,「尚未谈及」,没有谈过。为什麼?「以人根尚利」,那个时候人的根器好,不用数数,摄耳諦听就够了。今天咱们根器不行了,老和尚接著说,「不须如此」,不需要这样,「便能归一故耳」,就能够归一,是这个原因。
「(印光)以心难制伏」,他是自称自己,因为印光老人家的心很难制服,人家大势至菩萨,人家心难归一,那个表法的,他都心难归一,更何况我们凡夫,他是这个意思。印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才意识到这个方法的妙处,不能不重视。他后边的结论很坚决,「捨此不能成就」,除非你不想成就。「盖屡试屡验」,百试不爽,怎麼试怎麼灵;「非率尔臆说」,这绝对不是随心所欲的瞎说。「愿与天下后世」,我们是后世。「钝根者共之」,你说我不是钝根,恭喜你,你要是钝根,你就回来。大家不承认自己是钝根的举手,没有,是吧?都是钝根,是吧?OK,你得救了。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我希望跟你们共同的採用这种方法来念佛。「令万修万人去耳」,别看不起人,印光老和尚就这麼念佛,人家火化了以后,舍利子,咱们火化完了以后是什麼东西?肯定心裡清楚。
「所谓十念记数者」,你听他讲这方法,「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这句话不得了,十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念得清楚。「仍须记得分明」,你还得记住,我这念的第几个?「至十句已」,念到十句之后,「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我想这个大家比我都熟;「不可二十三十」这麼记。「随念随记,不可掐珠」。老和尚掐珠,老和尚掐珠表法的,提醒你。他掐那个佛珠,告诉你要念佛。我问过他,这个佛珠一拿在手上,让别人一看见,老和尚的意思是示转。不是有三种转吗?作证转,劝转,示转。
老和尚拿佛珠是示转,提醒你看到的人,人家老和尚还用那麼念吗?那是给你做表法的,你看到这个佛珠,老和尚在念佛,我在干嘛?不可掐珠,一定要记住,掐珠你心的力量就弱,这种念佛方法是心理的体操,锻鍊你心的力量,就和做俯卧撑似的,锻鍊肌肉。你一掐珠,心的力量就弱了。就和有人帮著你俯卧撑一样,你心的力量、锻鍊就差。「唯凭心记」,只能凭心记。那我念到第五声就不行了,没关係,慢慢来,再从头来。
「若十句直记为难」,什麼意思?就是说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麼念,你难。那就是说你可以两个五,也可以三三四,都行。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这有个问题,我自己的体会,有时候我念多了,我就不知道我这个五是第一个五还是第二个五,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记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这样你就不会错。有的时候念著念著,真的,这是第几个五?是前面那个五、还是后面那个五?这是我自己的体会。特别是在环境比较复杂,或者自己比较累的时候。
「若又费力」,不行,李炳老就后边这方法。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三三四,「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做到三个清楚。念得清楚,就是每个字都不能含糊,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字听清楚,「弥陀」呢?错,吞了,吞了这个音。英文necessary(必要的),老师跟我们讲英文的时候,老师说元音要给足时间,元音千万别吞,吞元音那个英文就不好听,ne-ce-ssa-ry,四个音节。四个音节,每个音节的元音都要念得準,我们中国人讲话,叫别洋腔洋调,ne-ce-ssa-ry。四个音节,你只要把元音念清楚了,这个英文字母念得就好听。necessary,这就不好听,不到位。所以,「阿弥陀佛」也是这样,念得要清清楚楚,「阿─弥─陀─佛」。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妄念就下不来了。「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你心就乱不了,时间一长,就像刘素云老师说的,就好像她跟老和尚见面的时候,听经的时候,她好像心裡也是这样,真的是这样。你走路的时候,比如我从这回到酒店,就自然而然就起来了,特舒服,而且是你閒著也是閒著,你就想阿弥陀佛,你不想阿弥陀佛就想自私自利,这是肯定的。正念现前。
「须知此之十念」,要知道这种十念法;「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说早晨起来有十念,他们摄妄心的效果是一样的。「用功大异」,可是用的功夫可差多了。「晨朝十念」,早晨起来,「尽一口气为一念」,就是你早晨起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直念阿弥陀佛,这叫一念,只能念十念。「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老人家多慈悲,大势至的话,你不听行吗?「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我们这种方法,是念一句佛号我们心裡知道一句,不是一口气。晨朝十念是一口气为一念,你早晨起来念十口气,甭管多少,念完为止。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就是一天你念几万声佛号,你都十句十句的记,特方便。「不但去妄,最能养神」,上火了,是吧,大便乾燥,你念念试试,养神;心烦,舌头长疮了,养神。不但去妄,最能养神。养神,神安则体安。
「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你快慢都行,不妨碍。精神好了,情绪好了,现在刚吃完中午饭,睏了,慢点儿念;到晚上饿了,快点儿念;走路的时候跟著步伐念,都行。「从朝至暮,无不相宜」,不论是早晨、晚上都合适。「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跟掐珠记数,利益从天到地相差那麼大。「彼则身劳而神动」,掐珠念佛,身劳而神动,身体劳而神动。你看又得记数,又得念佛,又得掐珠,够忙活的,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身体很放逸,很舒服,心也很安。「但作事时」,只是在做事的时候,「或难记数」,比如说我在家切菜,或者在看电视,或者是洗衣服,可能真的两个五、两个五,三三四,够困难。怎麼办?「则恳切直念」,就别记数了,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切菜,就不记数了,因为条件不具备,干扰太多,恳切直念。「作事既了」,刚做完事,「仍復摄心记数」,再把心摄回来,再重新记数。「则憧憧往来者」,这讲的是念头,憧憧是一个接一个的;「朋从於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都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服从这一句佛号,敌人就降服了。
「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讲的是这种方法。「利根则不须论」,利根就不说了,这种方法肯定得利益。「若吾辈之钝根」,你看多谦虚,像我们这一辈的钝根人;「捨此十念记数之法」,如果不用这种十念的记数方法;「欲都摄六根」,你想把六根摄住,「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就是不可能;「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这个老和尚讲得太多了,为什麼这一句佛号即浅即深、即难即易、即大即小?你说它浅,它就四个字;你说它深,尽虚空遍法界,三藏十二部就这一句佛号。你说它小,小就四个字,让你摄心;你说大,大你能成佛。就这意思。不思议,确确实实不是胡小林能给你们解释的,不是我们能说清楚的,不是我们能想明白的。您最好听他的话,别老琢磨,他下边说了我们的缺点。
「但当仰信佛言」,应该相信佛说的话;「切勿以己见不及」,千万不要因为自己的观点和理解力达不到这个水平;「遂生疑惑」,就生疑惑,你没福了,你怀疑了,真的吗?印光老和尚说的方法行吗?就这麼简单?「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使你多劫的善根在这当中丧失掉了,在疑惑当中;「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你不能够最究竟、最圆满的获得这种大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为可哀也」,太可怜了。
「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行住坐卧,四时,掐珠念佛,您看,我们大家要记住,其实我们一定要注意这种念佛,我们掐珠念佛只有在走和站的时候,「行住二时」,这两种时刻;「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由於你的手动,「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时间长了就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没有不合适的。「卧时只宜默念」,躺著的时候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第一个是不恭敬,第二个对身体不好,伤你的气。「切记切记」。谢谢大势至菩萨,阿弥陀佛!
大家不是老问你怎麼念佛?我就这麼念,念了有一年多,快两年了,真得受用,心清净。心清净,不是没有烦恼,我跟大家匯报了,今天上午我这个起心动念、脏心烂肺还是有,但是捕得住敌人了,不是敌人不来,是说敌人一来你觉察到,心好用了,敏感了。这个电网原来在家裡头没网,敌人想来就来,来了还偷了东西,咱还不知道,跟敌人还交朋友。现在,拉上电网,敌人还来,来了,撞上电网马上报警。咱们香港人家裡都有警报器,就是装这个。久而久之,你就摄心了,它是有个过程。我的体会就是,这麼个念佛的方法,念到最后心灵了,敏感了,有点小念头,马上就能意识到,就提得起来,这个猴子刚要一蹦,砰一下,那绳子就揪住牠了。原来不是,那个心就和猴子似的,攀了半天,你还跟它走了半天,不行,怎麼动了?而且特别奇怪,就是你念《了凡四训》、念《弟子规》的时候还会有妄念。但是清清楚楚,我这一遍念完《弟子规》,八分鐘,多少个妄念。就好像妄念是妄念,《弟子规》是《弟子规》,两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些时候那种境界挺舒服的。你要真想好好念《弟子规》,说这遍我一个妄念都不要有,你真能做到。
有些人说做不了主,《了凡四训》我还做不到,一念念四十分鐘,四十分鐘没一个妄念,我还不行;但是有什麼妄念,想了什麼东西,我清清楚楚。而且我知道我在哪一段我有了妄念。这是真的,不跟你们玩虚的,我没那工夫,但是我知道我这一遍《了凡四训》念完之后,我在哪一段,比如「立命之学」,我三个妄念,在讲到什麼时候,因为那一段念得还挺清楚,但是妄念来了:什麼公司的事、单位的事情,反正乱七八糟的,有时候幼儿园、小学的事都来。你说你想那玩意儿干什麼,都过去了。所以了凡先生说,「一毫覬覦,一毫将迎」。你都五十五了,你想那小学同学干什麼,没办法。它就好用了,这心灵了,灵了以后,过错一来的时候,你就立刻能提起来:我有烦恼了。
心到病除,大家一定要知道这个道理。比如说,我们练气功,中国的站桩,骑马蹲襠步,腿一弯,这麼一掐手。你想劳宫穴,劳宫穴在这儿,是个穴位,你马上就觉得劳宫穴有气,对吧?热乎乎的。你就能感觉,真有感觉,心到气到。所以你念佛完了以后,你只要心一到,这个习气就起码打了两折。明白吗?我意识到了,意识到,它就走了。意识到是什麼?就是太阳出来了,露水就没了。就是意识不到,所以这个冰从一尺积到三尺,最后还跟人吵架。一旦意识到,这冰就吹了,特别特别好。
所以我们要记住心到病除,我们只要意识到这个问题,是问题了,你放心,不会让它氾滥的,我这样做错了,不要懊恼;要跟烦恼做朋友,不要对立。明白吗?很多人说,怎麼又生气了?真是沮丧。烦恼出来是老师,给你出考卷,你小子学得怎麼样了。来点小烦恼,考个试吧,你跟它对立什麼?过去了,明白吗?所以烦恼就是菩提,烦恼就是老师,不要对立,不要自责。很多学佛的人,最后见了我面,灰头土脸的,垂头丧气的。「胡先生,今天这佛没法念了,怎麼念都不行。」其实这就是进步,你知道了,原来你是不知道,现在你知道你这一天干了什麼事,恭喜你,知道病了,知道病是治好病的第一步。所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有烦恼,烦恼就是菩萨,烦恼就是药,烦恼就是考卷,烦恼就是老师。我们要怀著感恩的心,感谢这些烦恼,是它在成就我们,我们是伴随著烦恼,把烦恼转成菩提。
每一次烦恼来,我们就每一次觉悟,我又生气了,这生气,我们可以有几个层面,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千万别当真;再一个,这是我欠他的,这次我还了就完了,也行;再一个,我有这个病,他是大夫,这是最高境界,就是华严境界,他是大夫来到这做一个示现,提醒我,我这个病还没治好,今天给你送来一服药,你吃了,你就好了,感恩!你看这境界就更高了,比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高了,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什麼?有什麼了不起的,都是假的!还是对立。要感恩,我阿赖耶识裡有这颗种子,出现了这个问题,今天示现了,我有这个病,今天我肚子疼了,让我去医院,肚子疼了。你骂这肚子疼行吗?你赶快去医院,去医院,肚子不就不疼了,要真感谢这肚子疼。所以周泳杉老师说,癌症并不是坏事,其实癌细胞是在给你提醒身体出状况了,好事。所以要怀著感恩的心看我们的念头。
佛是不二法门,我们说是妄心,我们说是脏心烂肺,那是表法,那是方便说,实际上哪有什麼脏心烂肺?妄心,真妄不二,它就是帮助你转成真心。给你看到茶杯的这一面,是烦恼,这一面就是菩提,你只要一转过来就行了。拿什麼转?拿佛号转。
所以真妄不二,我们要抱著感恩的心看待我们的妄念。我们累生累世妄念很多,在六道轮迴,今天这些妄念又出来了,还在教育我们,我们上一辈子就是因为这个妄念老师来的时候,我们没有正确的拿老师当回事,我们没有依教奉行,我们没有尊师重道,让这老师白忙活了上一辈子,这一辈子又来教育我们,又来帮助我们。
第一惭愧,第二感恩。给人家添麻烦了,谢谢老师,不捨不离,在这一生当中又相伴著我们,伴著我们成长,使我们觉悟,多感恩!从来没离开过我们,这妄念,妄念是好老师,告诉你什麼不能想,什麼不能想你都改了,你就是做的全是对的,错的不做了,那剩下就是对的了。杯子盖这面你不见了,你不就见的是这一面,它一回事。
所以我们对妄念是一种什麼态度?不能抱著对立的态度,佛门当中叫「边见」。我这次来香港,有很多朋友跟我说:真是,完了,好像在敌人面前打败。没有敌人,妄心、妄想,贪瞋痴慢、五欲六尘、是非人我、自私自利,那是老师。你觉悟了,它就变成佛法;你迷了,它就变成魔。所以贪瞋痴慢,自私自利,是非人我,名闻利养,哪有什麼好坏,就和江本胜博士的水实验一样,你心念好了,它就变成好老师拯救你,成佛之梯凳,你踩著烦恼成了佛。你迷了,你迷了就是下地狱的门径,就去地狱了。
所以我们怎麼看待烦恼?烦恼是好老师,无始劫来伴随著我们,呵护著我们,提醒著我们,教育著我们,希望我们踩著他们的肩膀成为佛菩萨。所以感恩烦恼,感恩妄念。
你抱著这种方法念佛,那种声声佛号感谢这些妄念,眼泪自然就下来了,法喜自然就充满了,都是菩萨,都是恩人。我们对不起人家,一遍一遍的教我们,你看我们上学的时候,为什麼感谢老师?数学题不会做再来一遍,再来一遍,老师诲人不倦,就一遍一遍的教你,你说这种老师你感谢吗?
我跟你说,妄念比你在世间碰到的老师还恩情重,你一睁眼就陪著你,你休息了,它还作梦、还提醒你,容易吗?你呼呼大睡做那个梦,干嘛?都是在梦境当中提醒你,梦境当中你还说瞎话,我就这个,白天不说了,做梦跟人说瞎话。你看这个,白天不发脾气,做梦跟人发脾气。老和尚说了,做梦的时候做到这种恶梦,提醒自己,不灵!
你什麼时候睡觉不作梦了,甚至梦见佛菩萨,了凡先生也这麼说,「先贤接引,法幢高悬,飞步太虚」,这好境界,你说这念头不是菩萨吗?你睡著了,他都不离开你,提醒你现在到什麼境界了。如果你睡觉作梦都是恶梦,「梦吐黑物」,告诉你不行。所以他一分鐘都没离开你,真正诲你的是谁?财色名食睡。我们必须得站在这个高度上来看待我们的妄念,来看待我们的烦恼。所以我们不能跟他们对立,我们要接纳他们,我们要把他当成恩人。
好了,我们连妄念都当成恩人,你说你还有对立面吗?「仁者无敌」,你就做到了!仁者无敌,就是爱人之人没有对立面,反过头来说,孔子说这句话,你只要有一个对立面,只要有一个人不喜欢你,只要有一个人讨厌你,只要有一个人不待见你,对不起,你不仁,没别人的事。仁者无敌,孔子没有说,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可以有对立面,没有,仁者无敌。只要有敌人,只要有对立面,只要有障碍,对不起,你不够仁。多伟大,为什麼?你别问了,好好念佛!老和尚说了,瞎琢磨。
所以,我昨天跟大家说的也比较绝对。上次我在摄影棚裡,十个电话,我说,十个电话都不该打,咱们说十个电话九个电话不该打,还有一个电话应该给胡小林打(开玩笑)。所以说十个人有九个人不应该见,十句话有九句话不应该说。这当中会耽误事吗?老这麼十念十念的,买卖耽误怎麼办?家裡的孩子事耽误怎麼办?「依报随著正报转」,你信不信?你不信佛,你还拿这个心思向外边去安排这安排那,真的不用。
我这次一月一号在新加坡讲,我全公司的人现在都紧张,我刚开始学佛的时候,说:这傢伙,这胡小林一天一天的不出屋,跟屋裡闷著,窗户也不开,点一根香;跟著一会儿咕咚咕咚的,一会儿老和尚的声音出来,一会儿念佛机的声音出来,这毕竟是卖炉子的公司,怎麼没一点炉子东西,而且书架上不是《大藏经》就是老和尚给我那些书,什麼刘善人,全是这个。老和尚就给我一句话,他说:「你试一试,信佛!」我说:「师父,我听您的,我就一年。」我还说就一年。二00七年一月一号,不吃肉、不喝酒了,佛说了,挣钱,财布施得财报,没有说喝酒就挣钱。不喝酒,所有的朋友都不接受:开什麼玩笑,胡小林,哪有生意场上不喝酒的,酒愈喝愈厚,牌愈打愈薄,你不喝酒你怎麼做生意。而且你开什麼玩笑,你请我们吃饭,你又吃素,人五人六,还拿双筷子,一次性筷子还不用,还用自己的餐巾纸。我今天带著,带著餐巾纸。不愿意用,节约,师父说表法,就和昨天候总似的,拿那毛巾,我还以为是老和尚的毛巾,我说怎麼那麼擦,没完没了的擦,最后展开了,说那是我自己带的毛巾。这毛巾度多少人?多大的老闆,一年挣多少钱!那条毛巾是个问题吗?都在存心不同,就是为了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