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部落后台管理评测
关键词:
网易 部落 博客 可用性 评测
说明:
“网易部落(bulo.163.com)”是网易为用户提供的blog服务。本文是受约为“网易部落”后台管理部分做的评测。据说,网易部落近期要改版,希望我的拙见能起一点儿参考作用。
评测的内容主要是用户的blog后台管理界面,在必要的时候会涉及到相应的前台显示界面。
这个评测中不包含:
1. 用户登录问题。网易部落是网易提供的众多服务之一,这些服务彼此交错,要评测登录问题,需要对网易的全部产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目前,我对网易产品的了解十分有限,所以,没法分析清楚,更提不出有建设性的意见。
2. 技术问题。类似“搜索结果不准确”这类的问题,我相信网易的同行比我了解的更清楚,也正在努力的去改善。我这里就不再喋喋不休的了。
3. 可访问性问题。因为,页面底部已经注明了“请使用IE5.5以上版本的浏览器访问”,所以…也就没什么可说的了。只是…这样的要求实在不合理。Blog是web2.0的先锋,web2.0的目标之一就是为了提高可访问性。希望在改版中能更多的考虑可访问性的问题。
当然,还不包括很多别的,我暂时还没想到。
下面正式开始:
整体功能构架问题:
目前,网易博客所提供的功能信息树大致如下:
―――――――――――――――――――――――――――――――――――――――
●发表文章
●个人信息
●快速设置
●修改昵称
●修改头像
●修改标题
●设置个性化域名
●查看博客页面
●详细设置
●修改密码
●自定义连接阿
●访问量统计
●留言管理
●绑定手机
●文章管理
●文章列表
●专辑管理
●首页设置
●我的参与文章
●我的朋友
●朋友列表
●验证朋友
●我的黑名单
●我的纸条
●未读纸条
●纸条记录
●写纸条
●圈子管理
●我的圈子
●我要创建圈子
●圈子基本常识
●部落圈子地图
●模板设置
●页面风格
●页面布局
●页面调整
●页面效果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 我的相册(直接跳转至网易相册)
―――――――――――――――――――――――――――――――――――――――
整个功能信息树的分布中,有些只有一级,比如,“发表文章”功能,而有些则有三级。功能信息树的分布不均会给使用造成一些麻烦。有些功能只要点击一次就可以使用了,有些则要点击三次。
如果,用户需要管理留言,则需要先进入“个人信息”,再点击“留言管理”。这不仅仅是多一次点击的问题。“留言管理”功能在“个人信息”中,“为什么会在这里呢?留言是一种个人信息?我的纸条却不是一种个人信息?”
窄而浅的信息树是每个设计者努力追求的,当信息量较大的时候,“深”还是“宽”就成了一个难以权衡的问题。我们上面看到的这些功能原本并没有层级关系。为了使信息树不至于太宽,设计者需要将一些比较相近的功能合并到一起,使得树略微深些。在合并的过程中,如何掌握相似性是最重要的。如果设计者与用户的理解差异较大,则会出现上面例子中的问题。
网易部落现有的功能,如果能适当合并一些功能,使之在一个页面中显示,将减少整体的功能数量,比如,快速设置中的多个功能。适当加宽信息树可能是另外一个好办法。也就是,增加一级栏目,这样做并不见得总是错的。相反,猜测一级栏目的含义并反复进入更深的子栏目中寻找,对用户来讲可能是更麻烦的。
整体功能构架的显示上,目前,页面最上端黑色的功能条中提供了部分一级栏目的链接。对于象blog这样一个功并不算太多的界面来说,无需做“醒目的常用功能+完整的功能列表”的设计。对于Microsoft Word这样的软件界面是合适的,并不意味着blog界面也需要。并且,目前在黑色工具条中提供的功能并不比列表更显眼。相反的,彼此不相同的文字表述更会让用户迷糊,比如,“博客管理”指向的是“个人信息-快速设置-修改标题”。
功能列表从右到左的排列顺序不符合阅读习惯。还是以“个人信息”为例:用户需要先从右到左的阅读“个人信息-快速设置”,进入“快速设置”后,又需要从左到右的操作其中的5项功能。
更理想的功能构架:
交互设计中的一个原理是“可输出的内容允许用户输入”。将这个原理应用于blog的管理界面,可以理解为:后台管理与前台显示保持一致。这样,后台界面这个可输出(可显示)界面中的内容则允许用户输入了。例如,用户需要管理留言时,只需要在显示留言的地方找,就能找到“留言管理”的链接了。前面所说的“适当加宽信息树”也就不会给用户造成更多的负担了。
对于一个浏览blog的用户,blog上的多个单元是可以接受的。浏览者知道最大的列表是日志列表,最新留言、最新评论、访问量统计等都在较窄的一栏里。那么,对于管理blog的用户也可以接受相同的功能安排。管理日志就通过日志列表来操作,修改个人档案就在显示档案的地方,修改整个blog的名称就在页面最上端显示blog名称的地方。将十几个功能的链接做成一个列表,用户选择起来是比较困难的,但是将这十几个功能安排在它们他们本来的位置上,问题就解决了。
技术的发展使得web界面更趋向于软件界面。在软件界面中“可输出的内容允许用户输入”的原则无处不再。在photoshop中,给图片添加一行文字,操作过程中,用户看到的就是文字最终显示的效果。然而,对于软件的设计者来说,让文字单独显示在一个文本域中是更容易实现的,更符合技术模型的,但是,那样将使用户的使用难度加大。一些交互设计上更出色的BSP正在努力的使管理界面与浏览界面尽可能的保持一致,比如,yahoo 360,MSN Space。
当然,“后台管理与前台显示保持一致”的设计将增加开发成本,photoshop将这些困难留给了软件开发者,而网易部落将困难留给了用户。
下面依据网易部落现有的功能划分,逐个功能分析界面中的问题:
发表文章:
1. 标题的表现方式不统一。发表文章部分的标题背景图,标题文字的字体、颜色都与其他页面不同。多数页面的标题在页面的左上角,发表文章部分的标题在右上角,似乎是因为在这个页面中,右上角有一块儿空地儿。背景图片上,看不清的一篇英文除了“丰富”页面视觉效果,并没能发挥其他作用。遗憾的是,页面上多了个图画并不能使用户的使用体验更愉悦,用户只会因为页面上多了一个元素,而操作效率更低。
2. 注释文字“不能超过25个中文”。此处使用一个红色背景的惊叹号图标,类似的图标原本表示严重的警示。在整个部落中,注释文字普遍使用了这个图标,显得过于夸张了。
另外,注释文字的位置缺乏统一的安排。这里的注释文字出现在标题右侧,而下面两个关于正文的注释则出现在被说明对象的下面。
3. “管理专辑”链接。当用户希望把文章归入一个新的文集的时候,需要进入“专辑管理”功能。用户建立了新文集后,页面仍旧返回“专辑管理”中,在“发表文章”页面中并没有显示新建立的文集,只能通过刷新页面才能显示,而刷新过页面后,原先用户录入的文字也会被刷没了。如果用户是在发表文章的最后一步才决定将文章归入到新文集中,那样,损失会很严重,用户很生气。
此处的小标题是“归入文集”,但是,在后面的文字链接是“专辑管理”,所指向的页面也是“专辑管理”功能。称谓上的不统一会使用户更难理解。
4. “摘要最大字数为127个中……”,此处的文字说明,也是注释性质的,与其他加惊叹号图标的文字性质相同,却没有加惊叹号图标。
没有提供“不显示文章摘要”的功能。
5. 正文字体。正文字体缺少英文字体。
6. 两个添加图片功能。第一个图标是正常的添加图片链接的功能;第二个图标指向网易相册。如果是为了推广网易相册,应当让它在这里的表现更出色。机械的加入一个网易相册并不是方便用户的好方法,只会让用户不知所措。对于用户来说,无论是通过URL地址还是通过网易相册都只是给自己的日志中加入了一张图片。
“插入图片”的图标上有一个黑色三角箭头,通常三角箭头表示有下拉列表,或许,部落的设计者也想到了将“插入网易相册中的图片”功能合并到第一个“插入图片”中来,并用下拉列表显示,只是还没有实现这个功能,先改了图标。
7. “文章内容不能超过32000个中文……”且不说这样的要求是否合理,只说这32000,用户怎么数清楚到底是多少字呢?并不是所有用户都会使用Word中的“字数统计”功能,并且,即使是用户会用,也没有理由要求用户这样做。
如果必须要对输入的文字数进行限制,应当提供更方便的功能,比如,显示剩余字数。仅仅将自己的技术要求甩给用户不仅是无礼的,有些时候也是用户很难做到的。
8. “确定”与“取消”按钮的表现形式。部落中的按钮普遍采用了经过样式表设置的系统按钮,只有“确定”和“取消”按钮使用的是图片。采用更相似的按钮会使用户更容易识别。“部落中的按钮是单色的、有各种按钮状态的、无装饰的…”
“确定”按钮显然是引导用户点击的,现在的“确定”按钮却比“取消”按钮更小、对比度更低。
9. 没有traceback,没有tag。Blog失去了很多根本的特征。
个人信息:
1. “快速设置”真的快吗?“快速XXX”往往被理解为对于复杂操作的一种提炼,比如,快速登录,用户将不需要进入登录页面,直接在现有的输入框中就可以完成登录。再比如,window系统的快捷方式。此处的“快速设置”并不是对下面“详细设置”等5个功能的提炼。或许是因为“快捷设置”中的五个步骤是按照一个所谓的用户流来设计的,用户操作起来更快速,所以才起了这样的名字。这个所谓的流真的能使操作更快速吗?
2. “快速设置”中的5个步骤。对于用户来说,修改这些设置没有必要按照这5个步骤来操作。难道一定要先修改昵称才可以修改头像吗?必须把前4个步骤都完成才能“查看博客页面”吗?
3. 快速设置中,修改昵称。“修改后的昵称将在哪里显示?这是个大问题。”用户要修改昵称,意味着用户希望在自己的blog中以那个称呼出现。所以,浏览界面中所有出现作者名字的地方都应该是这个昵称,而不要在留言板单元中继续使用用户原先的登录名;所以,应该允许用户以自己的填写的昵称显示,而不是擅自给用户填写的昵称后面加上“@-XI-I”之类的无法理解的标记。
4. 点击“确定”意味着用户认可现在的输入结果;点击“跳过”意味着用户不希望在本页面进行操作。在部落里,修改昵称页面中,不修改则不允许点击“确定”,因为“新昵称和旧昵称一样”,噢?!要怎么分析这个设计问题呢?据说为了论证“1+1=2”这个命题,数学家们绞尽了脑汁。论证公理是很困难的,我还是量力而行吧。
5. 快速设置中,修改昵称里,“昵称不允许重复!”怎样算是重复?我将昵称改为“臭鱼臭鱼”算不算重复?如果只是不允许与其他用户的昵称重复,那应该在用户输入后自动检测并告知用户检测结果。有使用惊叹号的必要吗?如果“重复”了,也不过是再输入一个别的昵称罢了,电脑不会爆炸的。
6. 快速设置中,修改昵称里,“昵称不能超过6个汉字……”但是输入框中却可以完整的显示10个汉字;“1汉字为2个字节”这是一堂电脑知识普及课,但用户根本不需要知道这个。
7. 快速设置中,修改头像。从“Browse…”中选择了图片地址,点击确定,经历了一系列弹出窗口后,页面转到了下一项“修改标题”。可是,我上传的图片是怎么个效果啊?快速设置中,这个5步的任务流还没有真正满足用户的任务需求。
8. 快速设置中,修改标题里的称谓问题。标题的表述是“3.修改标题”,文本框前的提示是“博客主题”。
9. 快速设置中,设置个性化域名。域名只允许修改一次。当用户修改过域名之后,以后就再也不能修改了,这项功能就成了永远没有用的一项功能,那么它为什么还总是会出现?并且是出现在一个设定好的设置流程中。
10. “详细设置”中,称谓问题。浏览器上的title显示“详细设置”,左上角的标题是“个人详细信息”,称谓同意的问题总是出现,还会出现。
11. 详细设置里,“生日”项,“填写后将不能修改”。部落里总是暗藏着这样可怕的选项。
12. 详细设置里,设置简介是否显示。“个人简介默认是不在个人主页上显示的,如果需要显示请在页面布局处设置。”填写简介的地方却不可以设置是否显示,在这里写了33个字,却只是告诉了用户“办这个事儿,要去那里。”此处,用户只是需要一个复选框能够自由设置是否显示简介。
13. 详细设置里,“当前头衔:幼儿园”,幼儿园三个字是不可以修改的。上面三项:性别、生日和简介的右侧内容都是可以修改的。
“参加圈子”后面有下拉框,但是,里面没有选项。“如果我想参加一个圈子,应该怎么操作?”这里提示了用户可以参加圈子,但是却没有提供进一步的功能。
“可选头衔”是幼儿园,只有这样一个选项。下面说明了关于头衔的问题,但是,“头衔说明”怎么会和前面那些可输入项的表现方式一样了呢?头衔说明的内容是一项注释文字,应该是那种带惊叹号的啊?
14. 详细设置里,页面中的两部分内容分别有两组“确定”和“取消”按钮。这是图形用户界面设计中一个典型的错误。如果,用户不仅修改了“简介”还修改了“参加圈子”,应该点击哪个确定按钮呢?
15. 修改密码页面只是告诉用户“去那里完成这项操作”。本身并没有实现修改密码的功能。前面也出现了类似的问题。部落的后台管理是一个管理界面而不是一个功能索引界面。将网易的其他服务或部落自身的功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是产品设计中很重要的工作,时髦的说法叫“整合”。就是要给它们整到一起,而不只是链接到一起。
16. 自定义链接界面中的小标题。当前如果没有自定义的链接,注释文字“链接数量最大为100个”下面只显示“链接名称”四个字,没有其他内容。“链接名称”这个小标题显得孤苦伶仃,并且无法理解。
17. “自定义链接”这个称谓本身值得商榷。对于浏览用户看到这个标题只能知道这一部分是blog作者自己设定的链接,并没有传达出更多的信息。实际上,这个“自定义链接”就是通常的友情链接。网易部落似乎总是在创造着新的概念,从“部落”这个概念本身开始,“圈子”、“自定义链接”……合理的功能创新可以方便用户,适度的图形界面创新可以吸引用户,但是过多的文字概念创新只会督促用户去好好学习。
18. 管理现有自定义链接的方式不合理。对于各个条目都具有的相同操作,合理的设计方法是:复选框+功能按钮。而不是每个条目都伴随一组操作按钮。
19. 留言管理,打开了新窗口。上面几个按钮可没打开过新窗口啊。
20. 留言板页面的入口在哪里?在前台浏览界面中添加浏览后,转入一个留言板的页面,但是在blog的首页上似乎没有这个留言板页面的链接。
21. 自动登出后,管理留言板。用户登录后,进入后台管理,之后,由于未操作时间过长,自动登出。此时,从后台界面中点击“留言管理”按钮,页面将转入没有管理功能的留言板页面。用户并不知道自己已经登出了,看到的只是没有管理功能的留言板。(登录功能比较庞杂,我没有进行系统的测试,不多说了。)
文章管理:
1. 文章管理里有4个二级栏目,其中前两个的页面中有标题,后两个没有。前面的“个人信息”部分也有这样的问题。
2. 文章列表页中,列表的上下都有的相同的“删除”和“移动到专辑…”功能。这是在列表较长时,为了方便用户而设计的。原本是很好的做法,但是现在的实际情况是:上下的表现方式不完全一致。用户需要经过观察、对比才能明白,“原来下面的功能与上面是一样的”。
3. 文章列表页中,“移动到专辑…”功能,表现方式不理想。由于使用了类似与“删除”功能的表现方式,用户会出现直接点击文字的误操作。(有待具体的用户测试来验证)
4. 文章列表页中,“跳转至XX页”。但是,页面上却没有写共有多少页,当前是第几页。并且,不知道如何提交。
5. 专辑管理页与自定义链接页操作相似,问题也相似。值得一提的是,注释文字中提示的“专辑数量建议不要超过6个”。过多的专辑会使页面显示出现问题,或许能想出更好的办法解决,甩给用户总不是给好办法。用户要遵守的规矩已经太多了。
6. “首页设置”这个功能的标题表述的不清楚。如果不打开页面看到里面的内容,恐怕多数用户猜不到这里面的功能。
7. “首页设置”里,显示数量的默认值是“0”。难道不在这里进行设置,blog浏览界面中将一篇日志也不显示?而实际效果并不是这样。或许这可以归为一个技术问题吧。那就不多说了。
8. “我的参与文章”,标题没有表述清楚。“我的Blog中的文章都是我写的,为什么我的参与文章竟然一篇也没有?”
我的朋友:
1. “朋友列表”中的用户ID。在“朋友列表”中,要添加好友则需要输入用户ID,但是从用户第一次申请“通行证”开始,到用户日常的登录,始终没有出现过“ID”这个概念。ID是什么?是不是跟IC、IP、IQ之类的差不多?当用户不知所搓,打算离开的时候,却找不到“返回”按钮。
2. 在“朋友列表”中,“搜索好友”的功能。没有说明是在用户现有的好友列表里搜索,还是在整个网易用户中搜索。
3. “验证好友”。要给一位好友发纸条,要给一位好友捐赠,要“加黑”一位好友、要删除一位好友,要添加一位好友,要搜索一位好友都是在“朋友列表”页里完成的,唯独要验证一位好友却要在另外一个页面中操作。
我的纸条:
1. 标题的称谓问题。“未读纸条”、“纸条记录”和“写纸条”,三个界面中,只有“纸条记录”界面左上角的标题能与右侧相应的按钮对应上。
2. 三个界面顶端都提供了部分与右侧按钮相同功能的链接。或许在页面顶端增加功能链接是为了让用户更方便的找到需要的功能,然而,减少页面上的元素或许是更好的方法。
3. 在“写纸条”中,“从好友列表里添加”将进入“朋友列表”(再次出现了称谓问题,朋友还是好友)。如果用户先写好了纸条内容,再通过“从好友列表里添加”选择好友,那么,纸条的内容将无法保留了。
“我的朋友”与“我的纸条”的关系。“我的朋友”类似与一个B/S结构的IM产品,有朋友列表,还有黑名单,俨然一个QQ的建制。在“我的朋友”列表中,可以给不同的朋友发纸条。对于“我的朋友”来说,发纸条类似于在线或者离线的留言功能。单独看“我的纸条”部分,可以将其理解为一个简单的邮件系统,朋友列表则是邮件系统中的通讯录。这两种理解方式都有一定的合理性。无论以哪种方式理解,至少应该承认,纸条功能与朋友功能联系是很紧密的。那么,如果能把这两个功能和而为一,则可以简化功能信息树,简化界面,更易于用户理解。唯一的损失恐怕就是部落里将减少一个陌生的概念。
圈子管理:
从约这篇稿子的“小混”那里了解到:网易部落不只是博客,还包括圈子。那么,大概可以这样理解:网易博客+部落圈子=网易部落。之后又阅读了关于“圈子基本尝试”的那篇帖子,里面说到:“部落圈子是网易博客的特色……”。那么,部落圈子应当是网易博客的一种功能。一个北京市加上全中国等于什么呢?只能还是全中国。这样说来,网易部落=网易博客。到底是部落还是博客,我始终没能弄明白。
之所以在这里字句推敲的考量这几个名词是因为,对于用户来讲,这实在是个基本需求。用户需要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哪里,在做什么。网易博客为了强调自己博客的独特优势,额外制造出了“部落”和“圈子”这两个概念。或许这样可以吸引来更多好奇的目光,但是,一个难于理解的产品很难真正得到用户的认可。
由于对圈子的实际功能我没有做什么具体的测试,所以,下面只能就界面表现提几点肤浅的建议:
1. “圈子管理”的缺省页。进入一级菜单的“圈子管理”,缺省项是二级菜单中的第一项,名字还是叫“圈子管理”,并且页面中没有实际内容,只是提示:“请在子导航选择你需要的功能操作!”实际上,第一次点击“圈子管理”对于用户是毫无意义的。只是获得了选择二级菜单的权力。之后的四个二级菜单按钮都是新打开一个浏览器界面显示的。这恐怕就是建立一个空白的缺省页的原因吧。毕竟到目前为止,部落里的其他功能都是在同一窗口中打开的。到了这里,用户在部落里刚刚建立的使用习惯被打破了。
2. “我的圈子”上面的工具条。工具条里为了“我的圈子”新加了功能。这应该是在新窗口中打开的原因之一吧。不过,这个做法的效果却并不太好。用户在部落其他的页面中已经形成了对顶端黑色工具条的认识,知道工具条上有哪些功能了。这个时候,在工具条中加入新的功能,用户并不容易注意到。
3. 点击进入“部落圈子地图”,新窗口中是“部落地图”页面(称谓问题又出现了)。圈子从功能上分为系统圈子和个人圈子。从页面上显示的内容分类上,又有“个人圈子、部落推荐圈子、专业圈子、原创圈子”。即便是看过那篇基本尝试的帖子,恐怕也不容易一下子就弄清楚圈子不同属性间错综的关系。
模板设置:
1. “模板设置”中的前四项功能,四个功能修改同一个页面。这四个功能都是用于改变浏览界面视觉效果的。改变的是同一页面的效果,但却在四个不同的界面中操作。这如同在photoshop中,每一个图层都是单独在一个窗口中显示。如果photoshop真的是这样的操作,恐怕Adobe早就倒闭了,而网易部落则没有。如同设计者还没有充分意识到web交互设计的重要性一样,用户也还没有意识到。
2. 前四个功能的标题表述不清。这实在是一个很难解决的问题。因为这四个功能都是完成一个任务的,只是由于功能表现的局限,才强行将“调整页面显示效果”这一个功能分成了四个。标题表述上的含混不清,使得用户无法通过标题名称找到自己想要的功能。只能是逐个尝试,并希望自己能有好运气。
3. 标题中的英文。在其他页面的标题中也出现了英文,但是都比较小,“模板设置”部分的英文相对比较突出。显示英文的意义何在?为了英文用户?显然不是。如果加入英文只是为了装饰,那我建议可以改为加入阿拉伯文,毕竟认识阿拉伯文的用户会更少,翻译错了也没关系,并且阿拉伯文本身也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我的英文水平不足以判定这些标题翻译的是否准确,但是“页面调整”和“页面效果”都用adjust,至少有一个翻译的不合适吧。
至于“保存设置”页面使用了和“页面风格”页面一样的标题,那只能说……怎么说呢?这就如同小学的时候,分析自己考卷中出的错误一样,总是分析不出什么,最后,只能归咎于粗心了。
4. “页面风格”中,只提供了一个按钮---“提交并查看页面效果”。如果不提交则无法查看页面效果。可是如果不先看看页面效果,用户怎么决定提交哪一个呢?缩略图只有60×60px,并且只显示了局部,用户需要预览功能。
5. “页面调整”中,页面上部7个备选项的显示效果与下面的表格缺少必要的对应,只通过橙色背景下的标题,用户很难分辨当前是在调整哪个部分。
6. 在“保存设置”页面中保存我的模板,被保存的模板却在“页面风格”页中显示。在工商银行存入的钱,却被打进了农行的存折里了。
7. 前面五个按钮都打开了页面,第六个却没有。第六个按钮“恢复默认”与前五个按钮表现方式一样,按钮中同样也有那个文件夹图标,但是点击它却只弹出了个小提示窗口。“恢复默认”按钮前的文件夹图标是永远也打不开的。
总结:
部落圈子为blog的交流提供了更便捷的方式;将功能拆分细化的设计思路也有很多值得业界同行参考的价值(当然,这种思路运用的不恰当也会产生一些问题,如开头部分所说的那些)。网易部落的成绩不容忽视。当然,部落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纵观网易部落,比较明显的一个问题是: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很理想,比如,修改密码问题,朋友与圈子问题…衔接不理想还表现在界面视觉效果上,各个功能页面之间缺乏统一性,标题的统一、按钮的统一、称谓的统一。
部落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创造新概念。部落里提供了太多的新概念,圈子、纸条、文集……对于大多数中国互联网用户来说,blog本身就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当用户们试图了解blog的时候,却发现,这个新概念是由其他更多的新概念来解释的。这使得用户的学习过程无止境的延长。
预祝网易部落即将开始的改版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