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交作业后,计划书的方向便定下来了。这个星期二晚上提交了计划书的第一步--收集资料的分析报告。
这份报告是我上个星期作业的重点。对于一份每周作业来讲,一连四天时间都花在上面可见这份报告的重量。报告本身不是特别难,但整个过程都需要积极的自身投入:提出问题,整理问题,确定要收集的数据类型,找不同的人做问卷调查,收集答卷,分析问卷,做图表,整理报告。
在整个进行的过程把这学期学的几门课上的知识都用到了。Effective Instructional Design 和 Trends and Issues of Instructional Design Technology 做基础,用Integra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into classroom中的第九章内容为我的问卷调查做指导,最后使用Educational Research中的Quantitative 研究的形式来完成报告。由此可见,各门知识的融会贯通是很重要的。一份作业下来,很多知识都牢牢的掌握了。
这份作业反映了上学或者是工作的一个侧面--读书不只是学知识,上班不只是挣钱。在人生成长的初期,上学或上班所附带的社会联系也是重要的。这份报告的调查对象是Campus School的老师。问卷调查在两三个小时就收回来了。而且还有老师问我是否还须要其他的帮忙。试想如果平时不注意和老师们的人际交流,完成这份作业的难度要大得多。
在进行这份作业的过程中,我几乎一直都处在兴奋状态。开始是对自己提出的问题很满意,得到了Integrating Computer Technology into classroom这门课的老师的肯定,也得到了一些启示。问题答卷出来后,又得到了Educational Research老师的鼓励。这个老师很希望看到我最后的报告分析。我的问题答卷是用一个白色的小信封发出去的。当每一个白色信封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都觉得自己好像中了彩票,特别高兴!最让人受鼓舞的是有的老师甚至问我:会不会真的要搞一个培训小组?可见这份作业是真正基于real-world的,对一个学生来讲,有很大的激励作用和培养持久的学习动力。
若需引用,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