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莫斯科,街上走一圈,有几个场景是令人难忘的,那是在俄罗斯看到的、感受到的和想到的东西。虽然不一而足,但还是值得写出来与大家分享。在奥运会召开一周年倒计时的今天回顾整理这些感受,觉得那些鲜活的记忆既清晰又沉甸甸。
一、秩序
莫斯科的蜘蛛网状地铁四通八达,可在高峰时期还是非常的拥挤。但再挤也不会出现蜂拥、争抢的镜头,人们以极快的速度进出,站立好身体,等待车门闭合地铁启动。
再挤的车厢,见到年长的,有需要帮助的,一定有人自觉起身让座。
地铁上行的电梯上,行人一定都站在右边,没有人不识相地“一夫当关”。
在莫斯科排队也是司空见惯的。等车,买东西,缴费。人们认认真真地排队,耐耐心心地等待。没有插队,无人抱怨,不会大声嚷嚷,一切是那么的顺其自然。不像有些国人排的队,喧嚣着,在喧嚣中不得不大声讲话才能让对方听见,排着等着,就站成一个硕大的扇形,不知谁是队尾,只好盲目地向前挪往前挤。
不过有时候,排了大半天的队,好容易轮到你了,小窗口"哗"的一下就把帘子拉上了,飞来一句“等十分钟”。后来才知道,原来是办事员烟瘾上来了,要去吸烟。这个让人有点忍俊不禁吧,应该传达我们的“顾客是上帝”观念给他们啊!
如果说这是一种对秩序的遵守,不如理解为对个人形象的维护和对他人的尊重和对公共环境的维护。
还有打电话也是这样,极少听到有人在大声对着手机说话的。接电话时,压低在压低声音,用只有自己才能听到的声音对话,看到这样的情形,有时我会怀疑,电话那头能听到吗?
二、无序
除了立交桥附近和高速公路,在莫斯科根本看不到交通隔离栏。
只要不堵别人的路,任何机动车在城市的任何一处马路边上都可以随时免费停放,全靠自觉顺停或并停,几乎看不到停车线标志,也没有停放时间限制。
任何一个城市的任何一辆机动车都随时可以成为出租车,只要车主乐意,都会在你招手时停在你身旁,随行就市谈个价钱,妥了就直奔目的地,收入归司机个人。
我不敢妄自评价这是多么先进的系统或合理的方式,只想说,和国内的不一样,好像还不错,每个人的宽容和自觉,淡化了公共机构与自然人之间隔离感和对立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尊重和亲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