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国、锦官城,我喜欢成都这座城市。
8月在西宁青年旅馆里,我随便抓了一本杂志,其中有一部成都本土小说《芙蓉花开》,准确的说是“半部”因为是杂志上连载的,我只看了小说的后面一半。写的是成都的故事,那天在西宁的月光下欣赏成都的故事,很有感触。作者赵晖是我读大学时最喜欢的一位电台主播,记得刚上大学时每天晚上熄灯后就把收音机打开,找到赵晖熟悉的声音,她播的节目很有内涵,起码连节目中间插播的广告我也觉得品味很高。只是突然有一天她从收音机里消失了,让我的大学生活都失去了些色彩。这部小说的作者就算是她,原来她还一直在我们这座城市,和我一样爱着这座城市。原本打算回成都后找到这本书,完整的看一遍,可没想到今天成都电视台正好在放由这部小说改变的电视连续剧,饶有兴趣的看了十分钟,可说实在的这电视剧拍得真失望。
不管怎么样,还是触动了我对成都无限的爱恋,这里有我快乐的青涩年华,有我幸福的家庭,我想这后半辈子自己也不会与这里分别。就像《芙蓉花开》这部小说里写的一样,我喜欢成都精致、休闲的生活。
这里的生活说不上上档次,但绝对有品味;说不上浪漫,但绝对有创意;说不上享乐,但很知足。我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十年了,闲了去茶馆喝茶,馋了去找各种美味,疲了去热闹的书市里淘书,常常奔走在市区的菜市场里,回家欢天喜地的当小主妇做饭,也从一路一路的公交车上偷偷朝别人打望。小说里提到的“宽巷子”、“窄巷子”也是我那时最向往的一处——地处城市中心,悠悠的小巷子,绿茵葱葱,关键是这小巷子是活生生的,有一个个的小四合院,有出来进往的住家户,老人、小孩,宁静中透着生活的气息。可惜这几条小巷,名气越来越大了,后来居然成了成都的城市名片,什么改建、扩建,大把大把的投资却再也换不回这里原来的别致了。《芙蓉花开》说的就是发生这里的故事。除了小说里一个个熟悉的地名,还有那种生活的态度是我所认同的成都人的生活:特别在吃上,可以不分高低贵贱的通杀美食,舍得时间和金钱也要满足口福。爱情也好、亲情也好,都可以利用成都的美食大作文章。中餐也罢、西餐也罢、火锅也好、海鲜也好对于成都人那都是驾轻就熟,丝毫不会有一点怕生的情绪。这座大城市里,不仅有人们希望的繁华奢侈,更有小人物的别样生活,闲谈岁月。
在外旅行时我常常会向朋友们介绍成都,我真的是很喜欢这里,就像现在,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在家里盘算着明天能吃点什么好吃的,或者有几天假期,就收拾了背包,四五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看到高原上的蓝天白云,要不泡泡酒吧,去了解一些成都的先锋文化。
快乐的日子,像午睡后惺忪的眼光,带着一点美梦的回忆,还有一点现实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