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加载中……
滇红困局
 2007年08月30日 11:33   南方都市报

    本报记者麦婕莹实习生 刘丹丹 庞无忌

 普洱热使得共享原料的滇红原料价格居高不下,导致售价无法对接国际市场出口量严重下滑

   在普洱的热炒下,滇红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日前,有媒体报道,云南茶叶一贯的佼佼者―――滇红今年的出口量几近于零。本报记者多方求证发现,在去年比前年的出口量下降六成至八成的基础上,今年出口量也进一步下跌,到目前为止不到1000吨。业内人士一针见血地指出,普洱大热,与普洱共享茶叶原料的滇红则面临原料价格居高不下而让售价无法与国际市场对接的窘况。据估计,今年的茶叶生产接近尾声,滇红出口的恢复难度较大。

  国内滇红生产龙头滇红集团负责人向本报透露,他们会调整价格,对老顾客采取微利销售方式,尽量维持滇红的业务。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邹家驹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过度热炒普洱已打破市场各茶类的发展平衡,市场要回归理性,不能丢掉红茶业务。

  滇红出口严重受创

  作为云南茶的代表,云南滇红近两年面临困境,从历史高峰出口量约1万吨滑落到目前的不到1000吨左右,滇红的出口严重萎缩。

  滇红曾红极一时,驰誉世界,勇撑云南茶叶出口的大半边天。据悉,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外交部选定云南滇红作为外事礼茶配发驻各国使馆。近年,世界几大知名品牌茶如立顿等都拼配有30%左右的云南滇红。东欧、西欧、北美等地区更是滇红的传统出口地。

  但普洱在近两三年迅速蹿红后,滇红的原料采购空间被大幅压缩,据悉,以前,云南每年将80%的茶叶原料用来生产红茶。但普洱价格狂飙,每年80%的原料多改为生产普洱茶。云南茶农纷纷放弃生产普滇红,一窝蜂转向普洱。邹家驹透露,“滇红”受到了云南普洱茶热的影响,产量下降。过去,滇红产量占云南茶叶总产量的60%。去年却只产出了10000吨。在今年五月份之前,春茶中几乎没有滇红的份额。

  滇红产量被压缩,出口量随之减少。云南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方可向本报记者证实,原材料上涨引起的滇红走高,使其价格与国际价格不对接,出口量确实滑坡得厉害,最高峰时出口约一万吨,热炒普洱后,去年滇红出口整体下滑了60%-80%,出口仅3000-4000吨左右。今年情况更不容乐观,目前看来,出口量跌至不到1000吨,方可预计今年出口量将只有最高水平时的20%不到。滇红集团主管进出口业务的总经理蓝文采向本报透露,他们公司主要经营滇红业务,但去年公司的普洱总出口量仅为80吨,今年至今为止只有10多吨。

  普洱茶价在今年六月底滑坡后,给滇红带来了机会。据报道,滇红所在地的原料价格下降了50%左右。一些生产原料的茶商开始将原料转移到红茶加工上了。滇红集团的相关负责人也向本报透露,他们调整滇红业务,微利销售也要留住老顾客,尽量维持滇红的业务。

  不过,滇红的出口在今年已经难有起色。方可坦承,今年的茶叶生产接近尾声,滇红的恢复难度较大。普洱的价格仍不稳定,还会有波动,这对滇红出口的恢复带来连锁影响。

  普洱热炒牵连滇红

  其实,滇红被冷落,根本原因是价格偏高。因为受普洱热的影响,茶叶原料价格飞涨。

  洛阳纸贵的历史在云南上演。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三都赋》,而是被热炒的普洱茶。

  据介绍,随着普洱茶的风行,云南全省大部分的茶叶原料价格大幅上升。据蓝文采介绍,原料价格在热炒普洱后上涨了至少一倍,最高时达到三至四倍。云南省茶业协会秘书长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由于滇红价格上涨,原来的国际订单纷纷被退掉,连续签的合同都难以维持。

  滇红渐渐失去了国际市场份额的同时,其他国家的茶叶竞争者却是虎视眈眈,争夺大客户。联合利华(中国)高层曾向本报记者透露,由于普洱大热,众多茶园的主人开始用有限的原料转做普洱。立顿在云南采购红茶的数量严重不足,今年只能转向斯里兰卡、肯尼亚和印度等国进口原料茶。此外,邹家驹曾向媒体表达了担忧,“现在滇红的价格已经在国际市场缺少优势,市场份额在被其他国家所取代。目前肯尼亚的红茶发展得很快,国际市场的占有率在上升。我们一旦减少了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要重新抢回市场份额,要付出很大代价。”

  更值得关注的是,滇红除了价格优势丧失外,质量不理想也成为该行业不得不面对的远虑。云南省茶业协会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方可指出,滇红出口减少,不但由于价格和国际价格不对接,失去了竞争力,而且部分从事滇红生产的企业缺乏加工技艺,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

  打破茶类市场平衡

  现阶段的滇红产量和出口双双下滑,以及普洱价格从新高走入相对低谷,都折射出云南茶叶生态的部分负面情况。

  业内人士分析,普洱的异军突起,不仅带动今年整个市场茶叶收购价格的大幅上升,影响到的不单是滇红,还影响到另外一些茶类的供应。比如花茶,边茶。“边茶的原料上涨,我担心边茶的销售也将受影响。”邹家驹忧心忡忡地表示,热炒普洱已打破市场茶类平衡,危及云南省的茶叶产业结构。

  普洱一家独大增加了云南茶业市场风险。一旦普洱价格下跌,将可能给云南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据昆明海关统计,今年1至7月,云南省茶叶出口量2074吨,虽较同期显著下滑22.5%,但由于主要品种普洱茶出口价格同比上涨62%,拉动茶叶整体出口创汇与同期持平。

  据悉,就全国而言,可以通过地区间的调整来保证红茶的整体出口量,据今年上半年茶叶出口综述透露,我国红茶出口呈增长态势,出口量1.46万吨,同比增长15.92%,但平均单价比2006年同期下降7.45%。不过,昔日的出口拳头产品滇红却面临困境。

  如何才能使滇红、普洱等云南茶叶产业健康发展呢?方可建言,多种茶类共同发展才能带动整个茶业的健康发展。目前光靠市场调节还是不够的,茶业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的支持引导。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秘书长吴锡端透露,云南红茶、绿茶产量都有所减少,这为其他地区的红茶、绿茶出口腾出了市场空间,对全国来说影响不会太大。但对云南来说,确实会造成茶叶格局的失衡,可能带来一定风险。云南同业要注意调整产业结构。

  普洱涨跌史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开始,云南普洱茶的价格先从香港、台湾起步。2003年开始在全国各地逐步提升,此前亏损普洱茶商开始赚钱。

  2005到2006年两年的市场炒作,普洱的市场价格上涨接近150%。

  今年市场又出现“井喷”,普洱价格以300%的幅度急速拉升。今年4月20日普洱价格开始连续暴跌,其价格较今年春节缩水接近一半。

  如今,普洱茶理性回归。

  记者观察

  滇红从曾经的门庭若市走到现今的出口锐减,此番经历记录着一个地区茶种发展的轨迹。在云南,一边是被先神话继而被妖魔化的普洱,一边是先被器重然后被冷落的滇红,夹在中间的就是尴尬的云南茶叶产业。

  普洱的价格飙升能为其他茶种的理性发展提供一些经验。如今,普洱过热被普遍认为是过度炒作造成,但背后折射出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业内人士逐渐明白,光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在普洱热中,各方更应冷静对待。行业协会应发布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引导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政府应加强对普洱茶生产质量的监控,进一步完善行业标准,正确引导消费者。而企业应重视产品质量、营销和品牌建设。消费者也应理性对待普洱热。只有在各方合力推动之下,市场才会回归理性。

  当业界逐渐认识到要还普洱发展一个合理规划而光明的未来时,普洱引发的云南茶叶“蝴蝶效应”显现。因为原料价格此前被推高,滇红、花茶、边茶等品类因为原料短缺而价格一同走高。茶叶的品种比例也发生失衡。现在,大家终于明白,如果云南将茶业的大部分筹码都压在普洱身上,普洱若有闪失,行业一损俱损,风险巨大。多种茶叶共同发展才是云南茶业发展的康庄大道。

  云南是我国的产茶大户,拥有深厚而让其他国家和地区望尘莫及的茶文化积淀。不管是滇红还是普洱,都是云南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保护云南的茶文化,要建立起云南的茶叶品牌,要有各种茶品均衡、理性发展的规划和指导,要和实际市场需求接轨。摒弃了炒作、虚浮和跟风,秉承着高品质、高价值和合理价格的宗旨,云南茶叶行业定能轻装上路。

posted on 2008-11-27 12:19 茶人 阅读(35) 评论(0)  编辑  收藏


只有注册用户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网站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