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舒服的晚上过去之后,在手机闹钟的催促下,我才不情愿的从温暖的被窝里爬出来。走到窗边望了望,外面果然够冷的,北风那个吹呀,雪花那个不飘压。我心里比喜儿还怕。洗漱完我们离开旅馆,又开始一天的旅程了。到菜市场旁边的一家小店吃了个早餐。这里的肠粉是一条一块钱,我说那来两块钱吧。本以为两块钱的肠粉应该是在一块钱的基础上几个鸡蛋啊什么的,结果就是两条一块钱的肠粉……而我们每个人还叫了一碗皮蛋瘦肉粥呢。只好硬着头皮把它们消灭掉。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好歹今天也有几十公里路要走呢,不吃饱怎么上路呢。
连江口为什么叫连江口呢?那时因为北江和其支流连江这里汇合,所以才称之为连江口。因为是两江交汇的地方,所以江面也就比其他地方要来得开阔了。风景更是不错,河堤修的整整齐齐的。不远处就是我们去年露营的地方,那时候我们露营的空地就和北江隔着一条河堤,原来也是河床来的,因为河堤才成了一片平坦的沙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露营的绝佳场所。可惜现在已经给人用沙填平了,估计是要建什么东西了,想起沙地上那一丛丛的芦苇,我就觉得心痛。多好的露营地啊,想象一下,把帐篷搭在一片芦苇中间,枕着细软的河沙,还有江水拍打河堤的声音以及火车哐当哐当经过的声音入睡,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一年时间,什么都变了,世事就是如此多变,让人始料不及。
江边有人在修船,拿着我儿时熟悉的桐泥灰在船底上涂着。一大早的,有人冒着寒风在江边洗衣服,一个个年轻的村姑啊,浣溪沙,嗯,有诗意得很。江面不远处有几叶小舟,渔民划着渔船,站在渔船上的女人一个漂亮的转身,转眼就把网撒到江里。在镇政府对面的江边,有一个买河鲜的地方,这里是可以现买现做的,有时间倒是可以自己开车过来一尝北江的河鲜。我对着一对晒干的鱼干,还有鱼缸里养着的各种虾啊鱼啊,一阵猛拍。有个卖鱼的叔叔走了过来,指着一个鱼缸里两条动也不动的鱼说:拍这个拍这个,最贵就数它了。噢,原来这鱼就是钳鱼。梅花钳,不错的名字,估计是因为其身上似梅花的斑纹吧。
我们这一天是从连江口走到黎溪的,并没有按照计划走到江口镇,因为一路的风景也差不多,而且走到江口的话估计晚上都到不了,这样回广州就麻烦了。所以当中午到达黎溪之后,我们吃了午饭就拦了一辆回广州的大巴,回到离开一天多的广州了。要说风景的话,这一段的风景也是非常好的,虽然没有昨天那么“险”,但是江面却开阔了不少,更显得大气了。而且这一段的居民多了起来,更可以接触到北江边民众的生活。
中间有一段路两边临河,公路两边是茂密修长的竹林,一眼望去,青翠的竹林就是一副长长的屏风,把江水和公路分隔开来。但是总是有那么一些缺口,可以让我们从中窥到碧绿的江水,和远处的青山。且看左边,渔民在水面上搭起了自己的房屋,水面有一个个的鱼排,里面养着各种各样的鱼,有两个孩童撑着小船,在江面戏耍。再看右边,的竹子交织着,阳光照得水面成银白色,看上去仿佛白色的宣纸上用大写意画出的竹子一般。有时候又可以看到,江水的尽头的山,山脚下建着一座红砖的小屋,小屋二楼还有一个木制的露台呢。屋子后边有几棵香蕉,屋子前边有一个石头砌成的简易码头,停靠着一艘小小的渔船,上面还晾着渔网。我想,要是在夏夜,躺在这露台上面吹风;或者雨夜,坐在这露台听雨打“芭蕉”,该市一件多么惬意的事情。要是再来一杯清茶就更好了,我用幻想迷惑自己。
这广东省的中北部多山少田,在这一路上是充分得到证明的。随处可见当地居民在江边用石头围出一小块地,往里面填上从别处运来的泥土,就在上面种起了各种蔬菜,有生菜,油菜,白菜,豆角。这江边就成了一个个菜园子了。河沙是不能种田的,泥土得从他处运来,可见这里是多么缺乏田地。于是,家家户户的屋前屋后,只要有一点点泥土地,都给利用起来了,种上了自己的蔬菜。即使是砂石比较多的空地,也要用竹篱笆围起来,圈养着几只清远鸡。由于当地竹子不少,所以一路上可以见到做得非常精致的竹篱笆,四四方方的围在自己的门口,把竹篱里面的石头挑出来围在旁边,里面就可以种菜了。好一种“种菜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
在路上,我们看到一个老人坐在路边太阳底下,编着竹筐。我便走过去和他攀谈起来,阿伯,你这个是编来卖的还是自己用呢?
自己用的。阿伯抬头看了我一样,手里不停的把长长的竹篾一圈一圈的堆砌成筐。
你一天可以编多少个?
两日一担。我听不明白,他又说:一日一个。
我坐着看他编了一会,懒洋洋的晒了会太阳,又继续赶路了。说到太阳,这家伙可是有点害羞,千呼万唤始出来,一直到今天早上十点多才开始露脸。总算让我们见到点阳光了,可惜天空还是一如既往的阴霾。没那么快的,至少要降温一两天以后才会好一点。欧阳如是说。
posted on 2008-01-06 01:17
哭泣的骆驼 阅读(112)
评论(0)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驴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