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找了一些语言学的书看看,第一本看的是王力的《汉语浅谈》。因为是谈而且浅,篇幅仅是四十几页,不过正像后面结语所记,“虽然谈得不多,但是各方面都涉及到了。”,对我这样只想大概了解的人,倒是蛮合适。
书中分别叙述了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的特点、发展简史及在各种方言中变化的状况。不少地方有些意思。
汉语的三个方面,以语法最为稳定,从古至今变化甚少;其次是词汇,新词汇总是伴随新事物的发明、发现而出现,不过因为汉语特殊的构词法,新词大多是由意义相关的旧字组合而成,汉字本身较少变化;变化最大的是汉语的语音。
从方言来看,语音的变化程度在各个地域并不平衡。发展变化最快的是北方方言,最为保守的是南方的粤语言。
包括粤语言,现代中国汉语的发音,已经极少有与古汉语完全吻合的地方。举书中的例子,七世纪的汉语中,“河”读为“ha",“涸”读为"hok",“曷”读为“hot”,“合”读为“hop";而在现代汉语中,这些字都读为"he"。再举一例,古音:“当”-“dong”,"单"-“don",“耽”-“dom”,“星”-“sieng”,“新”-“sin”,“心”-“sim”。
语音的变化,使许多古代同韵的字到了现代不一定同韵,使那些音节铿锵的古诗文现在读起来也微妙地变化。除此之外,某些有幸在电视剧、小说、幻想中回到古代的人,也许并不那么容易适应。
从书中看起来,粤语言并不单指广东的粤语而言,应该包含南粤的多种方言。因为在语音方面较多地保留了古代汉语的特点,在读古文方面有天然的优势,而读起现代汉语的书面文章总有些吞吐、纠缠、唇舌不能配合。这是我个人的感觉,每每摇头晃脑学一会古人的潇洒时,出口的那些古诗文,总是有别扭之感。
这么说起来,南粤这片地方,仿佛上古遗风淹淹不息。令复古派遗憾的是,这个野蛮之地,从古到今都一样注重生产,文化贫疾,何尝有一点古国风度。
附带提及,我家乡的潮州话,是保持与古汉语的声调对应的八调最为完整的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