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国媒体对诺奖是既羡慕又哀怨,一方面一年年地反复鲁迅、老舍、沈从文的伟大和可惜,一方面又对诺奖的不示好耿耿于怀。可是这次莫言真的成为候选人了(高行健获奖的时候已经是法国籍了,而且高行健的文字确实代表不了中国文学),各种批评和质疑又纷至沓来。
批评和质疑可以有,但他们没有一个是从文学角度去质疑,我想很多人大概都不晓得莫言写过什么小说吧,遑论阅读。他们无论是真知道还是跟屁虫,无一例外,都在嘲笑莫言的抄书(100位作家手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法兰克福书展的集体离席。
既然大家在嘲笑,我们就暂且把这几种行为视作不道德,那么问题来了:文学家该不该有风骨?好的文学家是不是应该有好的人品?人品一塌糊涂的人能不能写出漂亮的文章?推而广之,一个性格有极大缺陷但专业素养非常高的人就一定不能被专业领域肯定?
当然,所有人都晓得,莫言的这两项“罪名”其实和道德关系不大,关系的是政治。网络上大家之所以以此质疑莫言,无非是在抗议体制用政治压制作家,而作家却甘做被驯服者没有群起而抗争。如何抗争?拒绝作家出版社手抄邀请就算抗争成功了?在团里所有的人员都站起来离席而自己独自坐在那里就是抗争?我想,主动退出作协和文联,或者是当初拒绝加入,才算是有一点意义的抗争吧?
换句话讲,那些批评莫言软弱,无操守的大多数人,你们在彼时彼地,会不会、能不能、敢不敢做出和他相反的举动。
一方面讨厌政治干预文学,一方面又因为被政治干预的文学而粗暴抵御文学,批评体制,用的思维却依然是体制内的思维,那么他们和他们反对的又有什么本质区别?
该叫殊途同归呢还是蛇鼠一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