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听骆驼讲过去的故事
posts - 696,  comments - 1134,  trackbacks - 0
  潮汕的小吃种类繁多,有粽子、牛肉丸、绿豆糕、蚝烙、猪肠胀糯米、酥饺、春卷等等,当然也少不了各种各样的“馃”了。这些馃原来是每年过节的时候做来拜神的,潮汕人一向敬奉鬼神,崇尚佛教,一年中有许许多多的节日,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潮汕乡民们就会提前准备,做各种各种的馃来拜神。有菜头馃、薯粉馃、面馃、大馃、甜馃、红馃桃、鼠壳馃等等,不同的节日,人们会根据时节做不同的馃。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即使在平时,照样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馃了,而不用等到过节的时候才能解一解馋。
  
以前做馃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做馃用的面粉是要自己用大米舂出来的。所以过节的前两天,人们就会先把大米用水泡一个晚上,然后第二天一早就到巷子里的石臼那边舂成面粉。因为家家户户都要用到石臼,所以有的人就会很早去排队等待使用石臼。因此,如果早三四十年,过节的前两天半夜里,就可以听到巷子里传来的一声声的舂米声。我们的村里,以前几乎每天巷子都有一个石臼,就摆在路边,用到的时候就会有人洗干净,然后各家各户轮流用。后来,可以用机器直接粉碎了,也就没人再耗费巨大的劳动力去用石臼舂米了。因此,那些石臼也就被人遗忘,丢弃在某个角落,里面长满了青苔,甚至在建房子的时候被人当垃圾一起搬走,丢在无人的野外。这些有的使用了上百年的石臼从此和我们告别,再也不会回到人们的生活中来。
  
做馃是一个很麻烦的过程,手续复杂,除了要预先舂米之后,还要先准备馃馅,不同的馃用到的馃皮不同,于是就需要加入不同的东西,比如薯粉馃用到的是番薯粉,红果桃要加入“因蜜”等等,然后面粉加水不停的揉,直到面团有很大的韧性才可以开始做。以前用到的馃印(做馃的模具)都是木头的,雕刻的十分精美,现在都改用塑料的了。做好的馃要放到蒸笼上蒸熟,然后摆在馃架上晾凉,等着给天上的神仙享用。
  
说到复杂,当属鼠壳馃了。制作手续极其复杂,我目前还没见过家里人做过,只是有时候吃到别人送的一两个而已。鼠壳馃的原材料需要到田里摘最嫩的鼠壳草,然后熬成麋状,再过滤,加入薯粉等等。家里的人都嫌麻烦,没有人愿意花这么多的功夫去做了。
  
做馃的时候经常会几家人一起,家里的妇女围在一块,一边聊天一边做。做好的馃在一家人的厨房蒸熟,这样就不用每一家都去劈柴生火了。所以做馃的时候也是最热闹的时候,我们这帮小孩最喜欢围在周围,偷偷捏一块馃皮,作成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跟着那些“正统”的馃一起蒸熟,孩子间比赛谁做的好看。
  说
到做馃,就顺便提一提潮汕的“月糕”,月糕是不能算一种馃的,因为它并没有馃馅。潮汕人在每一年的中秋节都会做月糕来祭神、拜月亮。月糕其实就是舂碎的大米粉加入白糖,然后月糕专用的圆形馃印做出来的。先把加了糖的米粉填入到馃印中,然后用手指按实,要按到很密,不能再往里面填米粉了才算可以。然后把月糕从馃印里慢慢的敲出来,放在纸上就可以了。记得小时候,我们一些没什么用的课本经常给撕成一页页纸用来垫月糕,比如思想品德书啊、看图说话之类的(好在我们现在的品德和说话能力都没有受到影响)。做好的月糕一个叠一个,中间隔着一张纸放在阴凉的地方晾干,干了以后就会变得很硬了。所以,严格来说我们这些小孩并不喜欢吃月糕。之所以每年都要做月糕,或许是人们心中团团圆圆的美好愿望吧。
  
现在很少人做月糕了,做馃的人也很少,大都是在过节的时候到市场买一些人家做好的,虽然省却了不少麻烦,却没有了那种自己做的乐趣,家家户户之间更少了一个交流的机会。过年的时候去潮州旅行,在韩文公祠门口居然还看到有人在卖馃印,那些馃印都是刚刚雕刻好的,非常精美,只不过不再是用来做馃的了,成了人们装饰的器物。或许有时候,他们会跟家里的小孩说:这个东西叫做馃印,妈妈小时候就是用这个东西做馃的,你知道什么叫做馃吧?就是上次我买给你吃的那个。
posted on 2007-06-30 00:35 哭泣的骆驼 阅读(79) 评论(1)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今天以前

FeedBack:
# re: 追尋那一片消失的麥田(十)远去的舂米声[未登录]
2007-06-30 12:13 | 哭泣的骆驼
亲爱的骆驼,菜头馃是不能用来拜的,还有是"鼠壳"不是"鼠曲".  回复  更多评论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2007年6月>
2728293031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1234567

留言簿(54)

随笔分类(725)

文章分类(3)

相册

博客生活

海纳百川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102464
  • 排名 - 3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