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听骆驼讲过去的故事
posts - 696,  comments - 1134,  trackbacks - 0

  前两天下班的时候,刚好是农历十五。我走出公司,已然下午六点。天还没完全黑下来,天空是桔红色的,罩着一层薄薄的云,好像轻纱一样。东边的天空,竟然悬着一轮极圆的月亮,在轻纱似的云层后面,以桔红色的天空做背景,真是美极了。噢,又到了十五,中秋都过了两个月了。这圆月让我又想起了家里的“豆方”。
  “豆方”这个东西,我想除了潮汕人以外,是很少人知道是什么东西的。其实就是花生糖,以前宿舍楼下河南的宿管姐姐说他们那里也有。潮汕人管花生叫做“地豆”,大意是把花生当做长在地下的一种豆,区别于黄豆绿豆长在地上。我们那里做豆方一般都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八月十五中秋节,另一种便是结婚的时候。像广州人结婚要买几个椰子、分一些花生给客人一样,这里的人结婚的时候,也要准备一些豆方供客人享用。客人走的时候,派几袋给人带回去,表示一下意头。
  每年的中秋前后,就是花生成熟的季节。农民们收获了一筐筐的花生,除了一些卖给来收购的商人,还要留着一些供自己食用。我们这里的人以前多是吃动物油为主,很少会拿花生去榨油。近年食用植物油的人多了,也都是从超市买的。据说在很早以前,人们才会去带上自己种的花生去合作社交点钱,榨成油带回家。留着的花生都是晒干后存放起来的。中秋节快到的时候,家里的老人们就要拿出去年收获的花生,重新晒了一遍,然后吆喝家里的小孩,一起把花生仁掰出来。这些花生仁都粉红粉红的,极可爱。不过生的花生可是不好吃的,尽管我们有时候嘴馋,丢两颗到自己嘴里,嚼一嚼还是吐了出来。一股的“臭青”味!
  掰好的花生主要是用来做月饼和豆方。月饼是自己土制的,把花生炒熟,舂碎,加入白糖、炒熟舂碎的芝麻,自己和面做饼皮,包好以后压成扁平的小饼然后用油慢火煎熟。以前是吃不到商店里卖的双黄白莲蓉月饼的,更遑论冰皮月饼了。这种自制的月饼也成了一种极难得的美食。印象中,我二姑他们家做的月饼最好吃了。
  豆方的制作相对大工程一点。要动用平时很少用到的鼎,即炒菜用的大锅,够几十个人吃的那种。花生先放鼎里炒熟,这时要一个人在下面往灶里加柴火,一个人在上面拿着长长的铲子不停的翻炒,直到花生炒得酥脆,香气四溢才可以起鼎。等花生凉了,用手把花生搓一搓,分成两瓣,花生仁外面的衣就脱开了,然后放在很大的竹编的“湖”里(一种竹编的圆形很浅的容器)。然后在湖里翻一翻,把花生衣都颠到湖的边沿,用力一吹起,花生衣就都飞走了,剩下金黄的花生仁。这就是做豆方的主角。
  另外还有一种原材料,就是麦芽糖。到了中秋节的前几天,家里的女人就要到供销社买好几斤的麦芽糖回来。这是一种好吃的零食,我们喜欢用手沾一点,放到口里吮吸。大人们总是会拍拍我们的头,“一边去,别在这里偷吃!”。麦芽糖买回来以后,放到鼎里炒,鼎里先要抹上一层油,以防麦芽糖烧焦沾锅。麦芽糖在鼎里搅拌直到渐渐变稀,倒入已经超好去皮的花生,不停的搅拌使花生均匀的分布在麦芽糖里。就像种花生的时候一样,小心翼翼的把花生子种在土里的一个小孔中,然后轻轻的盖上土。
  做豆方需要一块颇大的空地,空地上摆放着吃饭用的桌面。这种大桌子都是过年的时候来客人或者喜迁新居或者娶新娘摆喜酒才会动用到的大桌,都是自己家找木匠做的,桌子的可以拆成桌脚和桌面,桌脚还可以折叠起来。平时不用的时候收起来放在偏房里,或者干脆就搭好桌子摆在客厅中央,拜神的时候在上面摆放着供奉神明的瓜果菜蔬。桌面摆放在地上,然后在桌面洒上一层薄薄的面粉,接着趁热把和了花生的麦芽糖倒在桌面上。再由一个力气大的男人拿着一只抹了油的玻璃瓶(南方人少吃面食,没有专门的擀面杖),把花生糖摊开。这是很讲究技巧的,既要把花生糖摊得厚度适中,还有够平,要是疙疙瘩瘩的凹凸不平那就不及格了。八月的天气开始转凉了,要在花生糖冷却之前就把它摊好,最佳的作品还应该是接近正方形的,这样切下来才不会有太多的边边角角浪费了(这些边边角角通常是打赏给我们这些馋猫的)。
  摊的平整的花生糖应该趁它完全冷却之前,洒上一层面粉,然后用刀切成五厘米见方的方块状,这才是真正的“豆方”。把豆方分开,冷却后就可以装袋了。用的袋子是印有龙凤呈祥的透明袋,一个袋子装上八块、十块豆方后,拿一根吃饭用的铁筷子,把袋子搭在筷子上,靠近蜡烛一焙,袋子稍微熔化就密封起来了。这个焙的距离要掌握得当,太远了透明袋不熔,就密封不起来了;太近了,又会把袋子烧破。所以我们一般都是负责装袋,密封的工作通常都是由大人们来完成。因为封得不好,豆方很容易就受潮,过不了几天就软化了。经过这最后的一到工序,中秋节用的豆方就完成了。
  结婚用的喜糖通常不是切成方块,而是切成五厘米乘以一厘米左右的长条状,叫做“豆枝”。其实是一个东西,不同的形状而已。
  这储存的花生在一年中除了用来做豆方、月饼之外。还可以用来做菜。每到家里某个先人忌辰的时候,我们总是要在客厅里摆上一桌子的菜,供这位祖先享用。一般除了各种鱼肉之外,照例还要有水果和一味甜的菜肴。以前粮食缺乏,人们没那么多钱,都是想着办法做菜的。这一味甜品,有时候用两个番茄煮成甜汤,加入两个鸡蛋搅拌成蛋花就可以上桌了。或者买一个菠萝,切成片加一个银耳,一煮也是一个菜。实在没办法,掰几两花生仁,用水煮熟加点糖搁点葱油也可以凑和。印象中小时候每次外婆家祭拜先人的时候我和弟弟总要过去吃“帆派”(丰盛的大餐),就经常有这道水煮花生甜汤。这也是没办法想出来的办法,由此也可见花生的应用之广。又或者,把掰好的花生放在锅里炒熟,趁热淋上和好的盐水,水分蒸发后就会在花生上留下一层薄薄的盐花。吃起来又香又脆,是早上吃粥的最佳佐料,也是平时下酒当零食的好东西。我家里以前经常会炒一玻璃罐的花生,可以吃半个月。更简单的就是把花生丢锅里,加一把盐,把花生煮得稍微酥软,就可以放着当配粥的佐料了。嚼起来也是很好吃的。
  花生在农家的应用是很广泛的,所以以前每家每户都必备一麻袋的花生,留着一年的食用。没有花生,就算你吹嘘自己家再有钱也是惘然。这一点有点像北方人谈媳妇时第一个问的就是你们家有几口酱缸。当然,花生在潮汕人中的重要性还没有北方人的酱菜来得这么重要。

posted on 2007-11-30 20:43 哭泣的骆驼 阅读(159) 评论(3)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今天以前

FeedBack:
# re: 追尋那一片消失的麥田(十三)花生及“豆方”[未登录]
2007-12-01 01:42 | BoBo
哈哈哈 徒弟你真厉害 连酱缸的事情都知道啊哈哈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追尋那一片消失的麥田(十三)花生及“豆方”
2007-12-01 17:49 | 哭泣的骆驼
那是,我并5系浪得虚名~
名师出高徒嘛~~~@BoBo
  回复  更多评论
  
# re: 追尋那一片消失的麥田(十三)花生及“豆方”
2007-12-01 23:15 | snail
酱缸???我家在北方,咋没有?咋办捏?555~  回复  更多评论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2007年11月>
28293031123
45678910
11121314151617
18192021222324
2526272829301
2345678

留言簿(54)

随笔分类(725)

文章分类(3)

相册

博客生活

海纳百川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102899
  • 排名 - 33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