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确实是一个有才华的词人。我所欣赏的几个会填词的人,除了罗大佑、李宗盛,就要属林夕了。罗大佑的歌词总是充满了对社会的关注,并且很贴近中国人所认同的文化;而李宗盛是我觉得造诣相当高的一个,能将歌词写得如此传神却又通俗且不流俗的人,即使不能说他已经炉火纯青,至少也是高手中的高手;至于林夕,可以说是现代流行音乐词人中的花间派了,基本上离不开情情爱爱,却又甚合或得意或失意男女们的心。
当初我第一次听陈奕迅的《不如不见》的时候,就因为一句“像我在往日还未抽烟,不知你怎么变迁”,而彻底喜欢上这首歌。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首都有属于作者、属于演唱者、属于听者的心情,正因为勾起了听者心中的故事,才有了共鸣。于是我想起当初我答应过一个女孩不要抽烟,没想到最终离开了她却离不开它。歌曲低沉得压抑,配上eason浑厚有点沙哑的声音,让人仿佛成了曲中的男主角,忍着呵欠搭早班机,终于见到了分手十年的她,却已不是当初的感觉,与其是一种成熟的表演,还不如不见。于是,我打消了毕业之前找她一起吃顿饭的念头。
相比《富士山下》,我觉得这次林才子玩得有点过头了。虽然大家都承认他的才华,但是我并不喜欢他的《富士山下》,歌词过于隐晦,虽然华丽的有点李义山的味道,却也不适合和李义山一样来玩晦涩。许多网友很喜欢富士山下,我想最大的原因应该是它的曲吧,确实不失为一首好歌。但单就歌词来讲,我还是觉得林才子与其卖弄他的文采写首《富士山下》出来,还不如一首简简单单却又不失诚挚的《不如不见》来得打动人心。这当然和个人的喜好有关,也许大多数人还是喜欢富士山下,我不得而知。就像小学课本上对白居易通俗到连老妪都能够听懂的诗词表示赞扬,认为贴近劳动人民的时候,我还是喜欢李义山华丽与晦涩,还有后主的小资本主义的哀伤。当一个民族的教育只注重平民化的时候,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开始出现危机。所以我一直对简体字心有不甘,虽然我还在使用它们。扯得有点远了。
刚好最近又听到张清芳的《别来无恙》,也是情人分手后相见的场面。只是《不如不见》是见面后的失望,以至有些决绝。而《别来无恙》则是对当初分手的惋惜,青山依旧人亦无恙?“这感情是否真的别来无恙,为何我至今仍失去方向,你放弃了我我放弃了你,是不是遗憾从此真的遗忘”。这种感觉是我曾有之的,只不过几年后却又和《不如不见》相同了。不同的心境不同的遗憾,是因为当初爱得不够?还是当初爱得不对,或者不合适?
会想起就表示没有完全遗忘,不管这种想起是爱是恨。忽然想到陈奕迅的另一首歌,《我终于放开了她》。
我终于放开了她,
自以为从此自由潇洒,
想不到这么多冷静的夜,
却变得荒凉安静可怕。
说放开是可笑的,但至少这种荒凉安静我觉得是对的。脑里的我笑笑说,不如不见。
posted on 2008-05-24 23:19
哭泣的骆驼 阅读(123)
评论(3)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影音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