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把旧家风景,写成闲话
               听骆驼讲过去的故事
posts - 696,  comments - 1134,  trackbacks - 0
        每年农历三月十二,是我们这里“老热”的日子,整个镇所有村子都会搭戏棚、杀鸡宰鹅、做粿来酬谢神恩。像我们村这种大村,甚至分成七八个组,各自在邻近的庙宫前搭棚唱戏,举行祭拜。这也就是我们澄海俗称“老热”的原因了,到处都忙着准备拜神的东西,还要去外地请潮剧团过来唱戏,所以一邻近“老热”时节,就可以看到家家户户在忙着做粿、卤鹅,村里的空地也会搭起竹棚,剧团的人正忙着布置戏台,特别是到拜神那一天,还要请四处亲戚来做客,吃饭看戏,好不热闹。而我今天想讲的,是三月十二这一天一定要用到的一样粿品——甜粿。我们镇有句俗话,叫“三月十二,刣(宰)鹅舂甜粿”,其他地方也有这样的时节,不过大多数在正月。而我们这里是一年的农历三月十二和十二月的某一天(具体要问神决定)。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各家各户就要提前准备好甜粿,好等到拜神那一天,用细绳割成几块分别拜神。
        现在生活好了,甜粿大家都不怎么爱吃了,要是在以前,吃甜粿也算是一件大事。潮汕有句俗话——无可奈何舂甜粿,就是跟这个有关。话说以前物质缺乏的时候,吃甜粿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只有等到特定节日的时候才有得吃,而且旧时候没有舂米的机器,做甜粿的糯米粉要靠自己在石臼里一锤一锤舂出来了,十分费功夫。之前我曾提过,在我们这里几乎每条巷子都有一两个石臼,就是过年过节舂米用的。因为要轮流使用,所以甚至有的人天还未亮就去舂米了。当然,无可奈何并不是在说舂米困难这么简单,这里面还有一个典故。典出澄海樟林,澄海有俗语云:红船到,猪母生,鸟仔豆,带上棚;红船沉,猪母眩,鸟仔豆,生枯蝇。意思是说红头船安全回来了,家里的生活和农业就生机盎然,一旦红头船在海里出了事不能归来,生产生活便失去依靠。樟林港位于澄海东北部,是闽粤海面交通要冲,外海可直达东南亚诸岛,内陆深入陆地乡镇,港埠相连,是发展海上贸易的天然集散地。康熙二十三年开放东南海禁,特别是乾隆十二年潮人获准到暹罗买米和木材之后,外贸海禁真正解除了,红头船开始合法的从樟林港驶出,前往东南亚等地进行贸易,带来了潮汕必需的大米,樟林港也很自然的成为了进口大米的集散地。出于商业的需要喝经济的上升,乾隆朝两次批准,共建铺屋114间,组成六条街道,外有六个村社环绕,故有“八街六社”之称。后又增建了三条街道和许多新房。这些街道店铺经营着各种各样的货物,应有尽有,一派繁荣景象。建于嘉庆年间的新兴街现仍保存完好,还有位于南社村的天后圣母庙,以及祈求风调雨顺的风伯庙等建筑,都是樟林港发展史的最好印证。当时,潮汕的红头船就是从这里出海前往现在的泰国、印尼、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一带的。当时樟林港有个船主名蔡彦。有一次,他与母亲到船上清点货物是否齐备,他的母亲也随着儿子到船上看望。这时,蔡母看到这些过洋的人的行李中,都放着一大块甜粿,感到十分诧异。在潮汕地区,除非逢年过节,一般人家是不会蒸甜粿的。因为甜粿是用糯米做的,一般人家是做不起的。于是蔡老太问:“现在宽时闲月,怎么大家都有甜粿?”众人一听,不禁苦笑答道:“这是无可奈何舂甜果啊!”蔡彦解释说:“每次过洋,如果是顺风顺水,行程需十多二十日;如果碰上风浪,则要一个多月的行程,因甜粿不易变质,所以过洋者都会准备一些作为干粮。否则,若有不测,岂不是活活饿死在海上。过洋时吃甜粿,实在是无可奈何啊!”
        潮汕地区自古地少人多,虽韩江冲积的平原土地肥沃,且依靠大海,物产丰饶,但是人均耕地实在太少,许多人都无地可耕,生活十分困苦。清代海禁解除以后,借红头船到海外贸易之便,许多穷困的潮汕人开始冒险乘船“过番”,到南洋即今东南亚一带谋求发展,当地称为“过番”,又称“卖咕哩”(咕哩为苦力之意)。潮汕有句俗话说:“荡到无,去暹罗”,就是指那些无所事事的混混,或者其他无生存困苦的男子过番去南洋讨生活。当时过番有三样东西是必带的:水布、市篮和甜粿。水布是旧时潮汕人用来洗澡围身的土布浴巾,用途非常广泛,既可以用来洗脸洗澡,还可以当做头巾,甚至围在身上就成一条裤裙,午睡时既可以当垫子又可以当被子,因其作用之大当时的成年男人几乎人手一条,时至今日仍可以看到老年人还有腰绑水布的习惯。正因为水布是潮汕男人离不开的必需品,所以即使是飘扬过海的过番,也是时刻不离身。而市篮的作用,类似于今天的行李箱,只不过它只是个简单的竹篾编的篮子而已,用来放几件仅有破旧衣服,和一点干粮;为什么叫市篮呢,是因为在没有透明袋等白色污染之前,潮汕人民去菜市场手里都要挽着个竹篮,用来装青菜猪肉等食物,所以才称为市篮。至于甜粿,因路途遥远,且都在茫茫大海上,所以才需要备上甜粿,以防饥饿。在当时,“过番”的人基本上都是困苦之人,许多家庭家里已经无米下锅,还要在邻里三凑四借才筹到过洋的盘缠和做甜粿的糯米。因此,看到有人在舂米做甜粿就知家里有人要去“过番”了。这在旧时潮汕地区十分普遍,到现在,几乎家家户户的人都有亲戚在海外安家落户,甚至有的家族在海外的人比留守大陆的人还要多。这些潮汕人到了南洋以后,省吃俭用,刚开始帮人打工,存有点钱之后自己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到后来逐渐成规模,成为当地的中上层阶级。至今东南亚一带的国家很多地方仍有潮州会馆存在,潮汕商会仍然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甚至许多潮汕人的后代成了当地数一数二的实业家。这些人在谋生创业的过程中,都会把部分省吃俭用的钱寄回“唐山”(即大陆),供养父母,养妻育儿。他们日日夜夜的梦想就是赚够钱回家团圆,他们中有部分在当地落地生根,成家立业,也有部分穷困潦倒永远回不到故乡唐山。因此,在当时“过番”是一件很凄凉的事情,才有无可奈何舂甜粿一说。
       返乡的华侨们不仅带来家里紧缺的钱银和物品,也带来许多当地的文化。至今潮汕方言中还有许多当时华侨带回来的南洋话,比如“阿沿”、“罗哩”、“仲角”等等,我曾在博客里提过。在这些华侨往家里寄钱的同时,也产生了一个独特的文化,即是潮汕的侨批文化,待以后有机会再细讲。据说潮汕侨批正在申请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希望有更多的学者对其进行研究,一方面保护这个独特的文化遗产,另一方面也对潮汕海外移民的历史有更多的研究。
posted on 2010-06-02 19:44 哭泣的骆驼 阅读(214) 评论(1)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卖弄风雅

FeedBack:
# re: 漫谈甜粿及“过番”
2010-06-02 20:48 | 安安静静
好长...看不完...
澄海,莫非就是汕头的那个?好像有点印象~~  回复  更多评论
  

  
  做一个会讲故事的人


<2010年6月>
303112345
6789101112
13141516171819
20212223242526
27282930123
45678910

留言簿(54)

随笔分类(725)

文章分类(3)

相册

博客生活

海纳百川

积分与排名

  • 积分 - 102457
  • 排名 - 34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