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脚手家过鲎、公婆拜鲎
潮汕家庭中有拜公婆的习惯,还有一些地方有公婆庙,供奉的是木偶制作的老公公老婆婆各一,每到“公婆生”或者“老热”时节,便要准备粿品牲畜以拜祭,祈求家中儿女健康成长。但是有一点,祭品中是不能有虾、蟹这些脚特别多的,要不小孩会“脚手哆(好动)”。而鲎有十二只足,比蟹还多两只,所以人们常常用脚手家(多)过鲎、公婆拜鲎来形容一个小孩好动,老是破坏东西。
5、好好鲎刣破肠
鲎虽好吃,但是宰鲎却是十分讲究的,杀鲎要从它的书腮(又称百叶,潮汕人叫做“鲎册”,因其看起来像一本本的书册叠在一起)慢慢一片片分割,再依次取下脚和膏卵,千万不能弄破了它的肠子,要不整个鲎都不能吃了,因为它肠中的秽物奇臭无比。所以人们常用好好鲎刣破肠,来形容一个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与我们临近的漳州等闽南地区乃至台湾也有相似的方言,他们称为“好好鲎,刣到屎流”。可见,相近的生活习惯,是可能孕育出相似的语言文化的。
6、关于鲎的其他
医书中有记载,鲎的肉、尾、胆和外壳等部位,都可入药,用于治疗肠胃、痔疮、痢疾、咳嗽等症状。潮汕普宁一带,旧时有吃鲎饭的习俗,将鲎宰杀好后加盐和酒腌制,过段时间再拿来焖饭,据说别有风味,同时有治疗胃溃疡的功效。
潮汕有一特色小吃名为“鲎粿”,尤以潮阳棉城所出最为盛名,风味独特而名闻海内外。《潮阳县志·物产》云:“潮邑鲎粿乃粉中精品,康熙年间也以奉客。”鲎粿是用番薯粉加米粉做成皮,再包上鲜虾、香菇、肉碎等做成的馅料,加上鲎汁蒸熟后置于猪油中,在文火上熬炸而成,外酥里嫩,鲜香可口,但可不多吃,多吃则腻。现而今鲎已经非常少见了,鲎粿也就名不副实了,盖因其中已无鲎汁,难称鲎粿矣。
小时候大人们把鲎宰杀了以后,我们便要来鲎壳,在其背上挖两个孔,做成一个面具,看起来颇有潮剧中黑脸(花脸)的味道。不过这鲎壳得洗上很多遍,要不腥臭味极重,别说戴在脸上,就是拿着都难以忍受。鲎壳烧成的粉末可以用来治疗“飞蛇卵”,即带状疱疹病毒感染的皮肤病(关于飞蛇卵,潮汕有很多治疗的土方,待有空另表),烧鲎壳产生的烟据说可以驱蚊,有些地方还拿鲎壳制成水瓢。可见,在旧时鲎也是渗入到潮汕人民的生活当中的。
注:此文中所提俗语皆是我曾在日常中听到的,写此文时一一上网对照求证过。文中所引古籍地方史志皆是摘自网上,因手中并无这些书,待有时间到图书馆查证。
posted on 2011-04-22 23:18
哭泣的骆驼 阅读(297)
评论(1) 编辑 收藏 所属分类:
卖弄风雅